104.第104章 开学
“那这是怎么分班的?”苏语仔细看了,苏言刚刚说的教室,也不过六间房子而已。
“哦,学堂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每个班是两个教室。”苏言说着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班级所在的方向,里面充满了兴奋和激动。
“那你是上哪个班?”苏语疑惑的看着苏言道。
按说以苏言的年纪,是该上中班了,可是他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七八岁就来念书,那么,他难道要去小班?
“嘻嘻,多亏了姐夫在家教我的那些,先生说今天会有入学的考试,要是通过了,我就能去中班,和柱子哥和云毅哥一起念书。”苏言解释道。
此时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有苏语见过的孩子,这些应该都是云雾村的,还有一些面生的,大约就是别的村子里来的。
苏语还看见了苏文和苏武,两个孩子也看见了她,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过来的意思,而是直接走进了一间教室。
苏语对此表示很高兴,能不来烦她,那实在是太好了。
只是以后苏言要在这里念书,还是要注意,不要和两人有什么冲突才好。
不过这些苏语并没有说出来,她相信,苏言自己可以处理的好。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苏语就看见从后面走来了六个先生。
六人都身姿挺拔,略显消瘦,年龄也都相仿,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哥各个身上都带有一股读书人的儒雅之气。
姜祁拉了一下苏语,然后领着苏言就朝着六人走去。
“诸位先生好。”苏言走到先生们声旁,就恭恭敬敬作揖行礼。
“嗯好,一会儿考试不要紧张,你的能力去中班还是可以的。”一位面白一些的先生脸上露出一个浅笑,温和的对苏言道。
“是,先生。”苏言又恭恭敬敬的应了。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先生们就各自走进了教室,这是要开始考试了,苏言也忙跟着刚刚那位说话的先生走了。
院子里,原本纷杂的人群,顷刻间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前来送孩子的父母站在原地,焦急的等待着。
苏语这才仔细的大量一下整个院子,院子大约有一亩地,中间,也就是他们此时站的位置,是用青砖铺就的地面。
而挨着教室的地方,不是种了树,就是一些低矮的枝条,苏语猜测,那些应该是花。
树下摆放的有石桌石凳,虽然现在坐着会觉得有些凉,但是到了夏天应该会很凉爽。
苏语拉着姜祁一起走过去,坐在了石凳上,他们的身后,就是苏言去考试的教室。
“刚刚那个跟小言说话的,叫徐州,是个老秀才了,虽然没有考上举人,但是学识还算可以,他在这里教中班中的一个,小言要是考试过了,估计就会跟着他。”姜祁轻生对苏语解释道。
“这么说来,他对小言的印象不错啊?”
“嗯,小言很招人喜欢。”
苏语听了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线,口中骄傲的道,“那是当然,小言最好了。”
两人等了小半个时辰,才看见徐州从教室里走出来,其他的几位先生也依次走了出来,他们的手里都拿着一叠纸,苏语估计,那就是考试的卷子。
苏语不知道究竟考了些什么,但是苏言出来的时候,明显的很是高兴,不等苏语发问,他自己就道,“姐姐,我考过了,可以去中班念书了。”
苏语此时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小言真棒。”
既然已经考过,接下来就要各自进入各自的班级,开始上课了,苏语估摸着,今天大约是发发书本,说说规矩什么的,就和她前世开学时一样。
不过不同的是,前世上学书本可是不要钱的,哪里像现在,书本费加上学费,一年就要七两银子,一般人家,根本供不起。
因为你还要自己买笔墨纸砚,想学的比别人好,还要自己买书和解议。这更加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所以,苏家能同时供苏文和苏武念书,就说明苏安手里的银子不少,但是再想想她和苏言在苏家过的日子,苏语只觉得,能和苏家撇清关系,实在是太幸运了。
大秦国这里女孩子是可以进学堂念书识字的,但也仅限于学堂,当把大班读完的时候,就不能继续了。
想要去好的书院,或者去考功名,这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
但是即便如此,让女儿进学堂念书的人家也是少之又少,苏语刚刚仔细看了一下,整个学堂里,女孩的数量也不超过十个。
这只能说明,在这里,即使女子读书识字是被允许的,但是更多的父母,还是认为女子读书无用,她们始终要嫁人生子,操持家务,学这些,除了浪费银子,没有别的用处。
孩子们再次进了各自的教室,苏语和姜祁也就一起从学堂里走出去了。
刚刚他们已经和苏言说好了,等苏言下了学,让他自己回去,这里距离他们家并不远,苏言速度快,一刻多钟也就走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苏语有一种吾家儿女初长成的感觉,把苏言送进了学堂,让她压在心上的大石头瞬间消失。
不管苏言以后能不能考取功名,但至少,他有机会,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姜祁和苏语并排走着,明显的感觉到了苏语的好心情,他的嘴角也泛起一丝笑意。
不论什么时候,苏语高兴,他就高兴。
两人回了家,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天气还冷,现在还不能种东西,但是他们还有几十亩的荒地要整理。
野草都已变黄,但是需要把它们全部挖掉,然后再用抓钩把地夯一遍,把下面的碎石树枝什么的都捡出来。
这么多的地,对于两人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工程。
虽然他们已经有了骡子,可以买来一架犁用来犁地,但是苏语还是觉得,那样没有她和苏语自己亲自动手的速度快。
所以一回到家里,两人就各自换上了一套旧衣服,拿上竹筐和抓钩就去了宅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