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一之小作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2章 杨氏集团的开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般来说,报纸文章保存价值较低,读者当天看完当天就扔,最多在报夹里放上一个月,然后就捆起来堆在落角里准备卖掉。因此,副刊文学也被称为豆腐块文学,亚文学,省级以下大部分报纸作品难登大雅之堂。

  杂志就不一样了,有较大保存和收藏价值,即使是老旧杂志,也有可能流落到二手书摊再卖一遍,至于二手报纸你看过有谁卖过的?古旧书籍收藏市场内,旧杂志照样有人淘宝。

  所以,省级作协的入会要求,从来不是看你在报纸上发表了多少作品,而是看杂志作品、获奖作品,以及是否出版书籍。

  钱丽非常羡慕地站在后面叹道:“哇,真的是杂志啊,这才叫文学作品!杨子建,你真的成名了,恭喜啊!以后你成为像路遥、王朔一样的大作家,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同学!”

  杨子建笑嘻嘻道:“哪里,省级而已,《散文天地》还有点出名,算是小半个国级,但《闽省乡土》原来叫《闽南乡土》,八五年创刊,非常年轻,只能算是半个省级。”

  汪滟走过来,毫不客气地将两个大信封拆开来,取出杂志,先翻到《南塘——千年闽学古镇》的页面,看了第一页,文章内容简直就是把杨子建所有家乡散文简化凝练在一篇文章上,做导游词都可以了。

  正要认真翻看时,铃声响了,美术老师走了进来。

  汪滟立即把两本杂志带了回去道:“我看完,下课还你。”

  这还有自己发表意见的份吗?杨子建深深地感到悲哀,就这是有女友的男生的无奈,特别女友和自己还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区,从此学生时代再没有了自由民煮,从此后宫的梦想始终悬挂着一把闪亮的菜刀……

  林逸同情地望着杨子建……

  钱丽则带着淡淡的失落,如果……

  张瑾冷哼一声,直接无视……

  今天的秋雨越下越大,南塘镇笼罩在大雨的水幕之中,杂草丛生的马头墙、脏污的青石路面、陈旧的滴水屋檐,这些景色仿佛一副优美清凉的水墨画,一首婉转怀旧的古诗。

  进士巷,行人稀少,雨水把青砖和卵石路清洗得格外光洁,水泽反射着暗淡的天光。

  常舒雨和杨子珍放学回家,两人共撑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因为伞太小,两人紧紧挨着,舒雨手揽着子珍的肩膀,而子珍则抱着舒雨的腰部,两边屋檐的水流形成两道长长的瀑布,“哗哗”地溅起无数水花。

  两个小萝莉怕雨水把衣服弄湿了,只好尽量走在路的中间,她们走得很慢,两百米长的巷道,走了五分钟,终于进入杨家的侧门走廊,常舒雨收起了雨伞。

  子珍看着已经湿透的硬底布鞋,炫耀道:“哥哥明天下午就回来了,镇长会派车去接他。哥哥打来电话来,说会给我买一双旅游鞋。”

  舒雨纠正道:“是书记派车,书记比比镇长大。”

  这时,正厅传来一阵喧哗声。

  舒雨好奇道:“难道下雨天了,还有游客到我们家里来拍照喝茶吗?”

  子珍倒是有些开心道:“有些游客很好的,送糖果给我吃。”

  自从南塘镇和杨子建出名后,杨家也跟着出名了,经常都有镇干部、村干部和中学、小学的老师来访,还有一些镇里的高中毕业生们。

  现在镇上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都非常留意报刊杂志,一看到杨子建的作品就叫起来,互相传看交流,这不仅是镇党委政府和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他们的自发行为,因为文章与他们生活和历史相关。

  他们阅读杨子建写的有关南塘的文章,虽然写得天花乱坠,与实际有不小距离,但看到自己就生活在文学作品里,就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每次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根据杨子建的文章做导游,昂首挺胸地讲述着“这风雨桥我天天在下面玩水洗澡”、“这天后宫我常常在里面看电影”、“这古井我经常打水”、“这大宅子就是我的家啊,陈知州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因为游客大多有点学问,兼职当导游的镇干部、学校老师自然提到“少年作家”杨子建,在某些有身份地位的游客要求下,还会被带到杨子建家观光做客,导致杨妈妈有些烦不胜烦,但又非常开心,因为游客都是城里人,而且都在夸自己的儿子。

  游客们每当看到这座古老深邃的宅院,宏伟精致的门楼,高达半米的门槛,以及悠远的书香世家,都会不禁恍然大悟:确实,只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族历史,这样的文化熏陶,才会诞生出像杨子建这样一位小天才出来!

  不过,今天下大雨,游客并没上门,上门的是副镇长、旅游区筹委会副主任、汽车游船出租旅游公司总经理王荟同志,她身边跟着中学苏校长、文化站林站长、村长李群德等一班手下。

  由于许平凡有老区长的关系,马援朝有武装部的关系,这个旅游公司很快就批了下来,反正都是挂羊头公司,许多审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真要审的话肯定是不合格的。

  然后就是搭建草台班子,王荟非常重视杨子建,随着杨子建写的文章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他本人就是南塘镇旅游公司的一个活广告,现在电视广告非常重要,电视台每天有一半时间是在播放广告,而南塘因为有杨子建而省下了一大笔广告费,加上旅游是他倡议和鼓动起来的,怎么也要给杨家回报。

  按许平凡书记的意思,是让杨父杨士杰进农技站或供销社工作。杨父是农民,种过果树,对农业知识懂点,再进修一下,到农技站也能胜任;供销社就简单了,卖卖东西总会吧!

  但马援朝镇长却不以为然,小学文化就不能干事业了?这时代,经商做个体户、做二道贩子成为万元户的人多的是,他们有几个是高学历的?还有一些私营企业家,都是小学毕业生!因此,他要王荟考察一下杨士杰,合格的话,就招聘他进旅游公司,把他当作部门经理来培养。

  马镇长还特别提醒道:“这是杨子建的意思,他认为杨父还是很有前途的。”

  王荟因此早上冒雨上门拜访,和杨父进行面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