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一之小作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老“桔子书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快到两点半时,杨子建才脱身,朝着镇西的陈知州府跑去。

  才跑出进士巷,后面就追上了两个小萝莉,她们换上新旅游鞋,跑得飞快,像两只美丽的小蝴蝶,子珍的双马尾、舒雨的长辫子在风中飞舞着,显得稚气可爱、朝气蓬勃。

  她们喊道:“哥,等等我们。”

  杨子建只好放慢脚步,等她们跑近,劝道:“我要去拜访大学的教授,晚上再陪你们玩,乖,快回去!”

  舒雨抓住子建的衣角,撒娇道:“子建哥,我们见过易教授,国庆节下午他来小学参加活动,还给我们上过一堂课呢,我当时代表南塘中心小学,给他献过鲜花。”

  杨子建听得呆愣一下,脚步一个趔趄,差点摔到水沟里。

  不过,想想易教授是学者与明星的结合体,一方面他肯定喜欢安静地研究历史和教育,但另一方面又比较喜欢热闹,比如上演讲台,上电视,展现他的口才、机智与幽默。

  后世,杨子建可见多了易教授与一些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辩论的视频。

  子珍学大人状道:“我们可以给哥哥做介绍哦,易教授讲课非常有趣,不过,他眼睛好可怕!”

  杨子建不禁笑了,易教授有一双曾国藩的三角眼和成龙的大鼻子,如果不说话瞪着你,确实会让人发慌,也许这样的奇容,才让人印象深刻吧。

  “好吧,你们也别给我介绍了,只要乖乖站在旁边就行了,知道吗?”

  “好!”两萝莉脆声答应。

  带着两小萝莉,杨子建很快就跑到了前塘溪巷的小石拱桥。

  天色灰白,虽然阴云渐散,但太阳始终没有出来,穿镇而过的塘溪涨了一尺有余了,“哗哗”地拍打着两边的堤岸。

  他们沿着河边的后塘溪巷,朝着西边跑去,到了一座大牌坊前才停下来。

  这时,对面正刚好走来六七个人来,大多是杨子建认识的,许书记和马镇长,但他们现在也成了一般小干部,正陪着一位老人,六十多岁,身穿灰色中山装,有些秃顶,额头油光滑亮,国字脸慈和安详,但眉眼带着淡淡的官威。

  杨子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这些人中,两位美貌少女显得特别突出。

  一位是蓝雪,上身穿着灯笼长袖的白衬衫,下面是黑色波点长裙,加上小圆脸小酒窝,显得甜美可爱,清新优雅,乌发披肩,走在河边小巷,仿佛从诗词中走出来的古典少女。她正挽着老人,给他介绍着这里的风景。

  另一位,居然是汪滟!

  她怎么来了,怎么来了也没跟他讲一下?

  “嘿,子建!”汪滟笑嘻嘻地挥手,她穿得有些随便,粉红衬衫蓝牛仔裤,加上蓬松的大马尾,看着活泼开朗,自由自在,像一匹在草原上奔跑的粉红小马驹。

  她身边居然还跟着汪所长,一身公安警服笔挺,只是他的重点不在儿女身上,而是和许书记、马镇长一样,亲热地陪那位老人。

  杨子建和汪滟使了个眼神,然后用衬衫袖子抹了把汗,小跑到他们跟前鞠躬道歉:“谢书记、马镇长、不好意思,来迟了。汪所长,没想到您也会来。”

  舒雨就方便多了,直接带上子珍,举了一下少先队队礼道:“领导好!”然后乖巧地退到汪滟的身边,和汪滟小声地聊了起来,汪滟对这两个未来的“小姑子”也是非常亲热。

  许平凡微笑道:“我们也刚刚从风雨桥过来,子建,过来见见梅宁区的老区长蓝波同志。”

  杨子建一惊,这才想起这位是谁了,连忙上前向老人家长鞠一躬道:“我小时见过您,蓝爷爷,您从78年到82年在南塘镇当书记,全南塘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很多都是您主持修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您推广的,南塘四周的荒山野岭变成果山果园,都是您的功劳……乡亲们都敬爱地称您为‘南塘改革之父’呢!”

  老区长退休两年,年纪大了,最爱听人提起他的政绩,这种实打实没有浮夸的吹捧才让他开心,才让他激动和得意,他走过来握了一下杨子建的手笑道:“哈哈,你这小秀才,就是爱吹牛,我可没听说过什么‘南塘改革之父’,倒是听了另外一些绰号。杨子建是作家,文人比较夸张,我还是问问我家老实的蓝雪,你说说看?”

  蓝雪抿嘴笑道:“是‘芦柑书记’,还有‘桔子书记’。”

  老区长抬头怀旧道:“对头,就是这两个绰号。”然后有些遗憾道,“南塘是我的第二故乡啊,我六十年代转业到这里当了五年的公社干部,后来关了牛棚,平反后,又在这里当了四年书记。可惜,我解决了南塘人民的吃饱饭问题,却始终没让南塘人民富起来。”

  许平凡惭愧道:“老领导,对不起,是我无能!”

  老区长叹道:“是该批评你啊,我以前就叫你发展古镇旅游……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马镇长见他们又开始追忆检讨了,连忙道:“我们进金紫巷吧!易教授可能等不及了,把门关上又研究文史资料。”

  于是,老区长左手拉着蓝雪,右手握着杨子建,朝着大牌坊正对的一条巷子走去。一边走,他一边询问杨子建的学习情况,写作情况,他看了杨子建的不少文章,知道南塘突然开发旅游与他有莫大关系,因此对他非常亲切。

  杨子建一边走,一边介绍道:“金紫巷可以说是南塘最宽的小宽了,有七米多,因陈知州‘赠服’而来,由于他发展海贸有功,因此朝廷‘赐服金紫’,金紫官服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而陈知州才五品,有点类似清朝加黄马褂之类的褒奖。”

  走了三十多米,但没走进大门,而是朝右边一个院子月门走去。这里原是知州府的花园,土改后被政府没收为集体所有,六七十年代曾改建为招待所,新的砖楼招待所建起来后,这里基本闲置。易教授来后,弃新招待所不住,带着学生住进了这片老房子里。

  杨子建笑道:“别看这房子不起眼,86年电视剧《聊斋志异》有五集在这里拍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