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一之小作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日新月异,专业作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黑暗、静谧、冷清。

  杨子建凌晨睡醒,发现自己侧卧在一张病床上,背腰垫着软枕,右肩伤口麻麻的有些痒,包着厚厚的纱布,散发着药水的味道。

  床头伏着一位少女,在另一边,有张简易小床,母亲正睡在那里呼呼打鼾。

  杨子建深深责备自己,真的很不孝,重生一个多月,让母亲陪他进了三次医院,每一次都让家人胆战心惊。

  杨子建醒来,少女也醒来了,拉亮床头小灯。

  “哥,要喝汤吗?”舒雨问道。

  杨子建点点头。

  舒雨拿来保温壶,倒了一杯排骨汤。

  杨子建喝了几口,伸手摸了一下舒雨散开的头发,轻声道:“谢谢你,辛苦你了,小雨。”

  舒雨眨着明亮纯洁的双眼道:“不辛苦,我喜欢和哥哥在一起,感觉非常舒服。多亏爷爷帮我说话,我才能请假进城照顾哥哥,哥哥愿意和小雨在一起吗?”

  杨子建捏着她的小脸道:“你是我妹妹,我当然愿意一直和你在一起。记得你小的时候,我还天天照看你来着,那时你就像一只小猫咪般大小,非常可爱……”

  然后,两人轻声说笑着,杨子建是睡过头了,想说话,而舒雨在陌生的地方睡不着,于是,她讲了镇里发生的许多新鲜事——

  那位叫刘天翼的台胞到镇里开始建新电影院,天后宫正在清理复原成庙宇,现在看电影要在晒粮坪看露天电影了;南塘镇旅游公司设在天后宫侧院的办公室里,爸爸每天到那里报道,然后带着鹭岛大学新来的建筑系教授和研究生去丈量房子做规划。

  云龙书院和南塘社学腾出来后,村部搬到了北区新砖房,南剑著名雕塑家朱宇仁给书院和社学捐两座木雕的朱熹像和杨时像,书院现在一边修理一边卖门票,两毛一张,但去游览的人不是很多;风雨桥游客最多,现在开始修理两边的雨披和走廊屋顶瓦片,桥头盖了个小木屋,也准备收门票,两毛一张……

  二伯、姑姑、常大伯、罗小舅按杨子建的意愿,建立了“杨氏闽学旅游工艺品公司”,属乡镇企业,挂在镇旅游公司的名下,由魔都金点子公司投资,已经开始筹建两家工艺品店、一家杂货店、一家照相馆、一家小工艺品作坊、还有一家南塘小吃店……

  蓝家入股旅游公司,开始修建东津渡口码头,购买游船,以后游客想到南塘,不用坐长途汽车,直接从南剑市坐游船,沿着闽江直到南塘镇,进入塘溪,中间还可以到丹山景区“免费”游玩,因为景区也是蓝家人在管理……

  杨子建听得津津有味,这南塘镇现在是日新月异啊,可能过一个月回去后,已经不认得路了。

  舒雨问道:“哥哥,你以后是不是要当大作家?那小雨就给你当秘书。”

  杨子建呵呵轻笑一声道:“作家不需要秘书,它其实是非常孤独和枯燥的工作。”然后他侃侃而谈什么是作家——

  很多人把作家“娱乐化”,其实,作家是一群最枯燥的上班族,尤其是国家级别有社会职务的专业作家,是脑力兼体力职业者。

  以大作家贾平娃为例子,91年他是《长安》编辑,省文联干部,专职作家,每天的工作,白天就是上班、看稿、编辑、写稿、开会、下班;晚上和朋友抽烟喝茶、高谈阔论,然后兴致来了,写一篇文章,创作一幅字画。

  这就是作家的日常状态,贾平娃干了一辈子,后面当了省作协主席,也就是减少看稿、编辑时间,把开会、演讲时间增加而已。

  然后是非常态的工作,比如制订一个创作计划,到地方采风,写一个中篇数个短篇小说,用一年去构思撰写一部长篇小说,或受邀去学校单位演讲,参加座谈会等。

  作家与明星相比,作家出售的是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脸蛋、体形和表演,演员可以扮演各种人物,但作家只能扮演自己。

  作家出版一本书籍,和导演、演员拍一部电影是完全不同,他只要独自埋头写出一部长篇,交给出版社责编签合约,然后就几乎没他什么事了。不需要营销广告,不需要制造话题,更不用维持一个团队,不需要与整个产业链协作,他只要等着书卖出去,然后拿版税——特别是九十年代尤其如此。

  出版后顶多配合出版社稿几个“售书签名”或“读者见面会”,接受一下传统媒体记者的采访,不用上电视,不属于商业宣传。

  大作家与大制片、大导演、商业大享相比,是完全不同的生物。

  大导演要面对整个演视产业链、娱乐业的竞争博弈,大商人要在商场中运筹帷幄、进行无硝烟合作与拼杀,他们都要组织起一个庞大的团队,与整个社会方方面面进行协作。

  作家却只要面对自己,就像个体户。

  因此作家又是孤独的,一根香烟,一杯清茶,一个通宵的明月夜。

  传统作家不是网络写手,不可能量产作品,看看郭小四和寒小三的作品集,平均每年出版不到一部书籍,不仅他们如此,所有专业作家同样如此。没有跌宕起伏,生活劳碌琐碎。

  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蜘蛛网,你进入那个蜘蛛网,越是挣扎,越缩得窒息,作家只能在这个网络一角,为自己营造一个清净纯洁的空间。

  如果能重生,他们一定想回到高中、大学,好好重新活一遍,唱唱小曲,牵牵小手,少些欲望,多些单纯,享受青葱的萌动,即使天天考试真的非常讨厌。

  譬如杨子建,他现在就在细细品味高中、大学的生活,把青春折腾得有意义一些,放手尝试一些有意义的玩法,比如办学生刊物,做希望工程……

  病房窗边,月光如水。

  杨子建自顾自喃喃细语着,而常舒雨沉浸在杨子建亲切的声音之中,感觉特别安心和温馨,迷迷糊糊地沉入甜美的梦乡,嘴角漾开幸福的微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