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家娘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二章 坑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四十二章

  二老太太挥挥手,“要训斥你自家的孩子不用在我们面前,”说着定定地看着寿氏,“六媳妇,你娘家那边怎么样?”

  屋子里的熙攘声因为二老太太这句话安静下来。

  寿氏的娘家在京城,祖上曾经做过官,寿氏的二哥考上了举人和武兴侯是连襟,所以姚老太爷才会高看寿氏一眼。

  婉宁从前被关在绣楼里,对这些事一无所知,昨天从二祖母嘴里才听得详细。

  祖父用寿氏掌家不是因为寿氏会听话,而是因为寿氏娘家有利用价值,就像当年的沈家,所以现在寿氏被罚,祖父也不能不开口护着寿氏。

  其实寿氏坏事,祖父恨不得将寿氏逐出家门。

  寿氏张大嘴不知道二老太太这话是什么意思,半晌才道:“家里都……安好……”

  是谁忍不住笑了一声。

  “噗嗤……”

  寿氏真是被吓坏了,连这样的问话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是二老太太在嘲笑三房。

  难得的是姚老太爷坐如磐石,纹丝不动,远远望去神气清健,有几分的休养。

  半晌,姚老太爷站起身来,“以后族中的事我也不再插手,不过有件事要当着族人的面说,朝廷征粮长,我们姚家是泰兴大户,粮长的事自然落在我们姚家头上,朝廷已经找了我,想让宜春做粮长……”

  婉宁看向旁边坐着的姚宜春。

  姚宜春仿佛不敢相信的模样。

  祖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将粮长的事说出来。

  二老太太扯了扯嘴唇,幸而崔二爷早就提醒了宜州,否则她还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应对三老太爷。

  “我们二房做了几十年的粮长,宜州要管理族中事务,自然不会再接粮长之职。”

  听得二老太太的话,姚宜春神情舒缓了些。

  “不过。”二老太太话音一转,姚宜春又不由自主跟着紧张起来。

  “丑话说在前头,从前最难的时候,粮食恐怕征不上来,我们老太爷在族里立了份文书,若是在征粮上出了差错,跟姚氏一族无关。”

  “跟姚氏一族无关?”旁边的五老太爷不禁皱起眉头。

  怎么能无关?

  那不就是逐出姚氏一族。

  “五叔要将文书拿出来看吗?”

  不等五老太爷说话,二老太太让人将文书请了出来。

  二老太太面色不虞,“若是姚氏族人再做粮长,就照着这份文书来写,别的不说,犯了朝廷王法,自然交由官府惩办,我们族里也不藏污纳垢。我们二房写文书在先,族人也就照此行事,不偏不倚。”

  哪里来的文书?

  从前也没听说过二房立了什么字据。

  五老太爷吞咽一口,想要说话。

  二老太太横了一眼过来,“五叔,这里可有你的签字,你不记得了?那年下大雪,你过来和老太爷喝酒,你们哥俩儿定了这件事。”

  那年下大雪。

  他确实来过族里,不过不是因为定这件事,而是……他想要纳东街**为妾,用了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那**的叔叔是公门中人,故意扮成女子的模样等着他,将他抓了个正着,他连裤子都没穿上,就被带进了二房。

  这件事闹出来,不要说在族里,在整个泰兴他都没脸见人,他记得他还立了字据,赔了**二百两银子。

  满屋子的晚辈都在这里,说出这件事,如同让他在人前脱了裤子光屁股。

  五老太爷顿时觉得屁股上凉飕飕的,好像自己那点东西皱皱巴巴,脏了吧唧地都摆在大家面前,他不禁觉得羞臊。

  姚老太爷难掩惊讶,“我如何不知道此事。”

  “那时候三叔忙着科举,三叔该有印象,那年我们老爷将过冬粮食卖了一半给三叔筹了赶考用的盘缠,让三叔早些去京里,在京中的那年冬天,我们族人摆宴,吃的都是清汤寡水,我们老爷向何家赊了三头大肥猪。”

  “那年的猪肉真好吃。”

  “五叔你还记得吗?”

  几句话就将人带到了那一年。

  大家互相看看,鸦雀无声。

  五老太爷擦擦汗道:“二嫂这样一说,我还真的想起来了,当年二哥是怕连累族里,才定了这样的规矩。”

  二老太太微微一笑,“有了规矩,事就好办……”

  姚老太爷不禁多看了两眼二老太太,二房这两年外强中干,已经支撑不下去,为什么二老太太今天能这样咄咄逼人。

  居然还想出文书的法子。

  族人都不反对,他这个儿子要做粮长的人如何说话?质疑这东西是假的?

  不知怎么的,姚老太爷就将目光落在婉宁身上。

  婉宁安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又像什么都说了。

  “三叔,这个粮长你到底做还是不做?”

  这个粮长你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童妈妈站在一旁,手心攥着一汪冷汗,二老太太和小姐仿佛一点都不紧张,她一颗心却要跳出来了。

  小姐帮二老太太出了主意,说这样写份文书。

  大老爷还怀疑老太爷会因此跳脚,不去做这个粮长了。

  小姐却只说了两个字,“会的。”

  会的。

  婉宁将二老太太扶坐在椅子上。

  虽然南直隶漕粮的风声紧,但是何家卸了粮长之职,祖父这时候不谋粮长将来恐怕就难有机会。

  粮长的**力很大,可是在文书面前又像烫手的山芋,到底要怎么选择,那就是祖父该着急的,不论他选了哪个,结果都不会让他很如意。

  “既然如此,”姚老太爷看向姚宜春,“你就回去写份文书,交到族里。”

  真让他写啊?

  姚宜春有点害怕,万一出事了族里不管他怎么办?

  姚老太爷横了姚宜春一眼,“拿得起就要放得下,磨蹭什么?”

  姚宜春这才将屁股离开椅子去拿文书。

  二老太太挥挥手,旁边的妈妈将文书收了起来。

  “我让宜州誊抄一份送去三房。”

  姚老太爷皱起眉毛,“二嫂连二哥写的都不然我们瞧一眼?”

  “瞧什么瞧,不怕你笑话,经过了多年,原来那张纸都被虫蛀了,前些日子翻看族谱才想起来,重新写了一张,好在五弟和八弟都记得,有人证在我还能胡说不成?”

  姚老太爷就看向五老太爷。

  五老太爷不情愿地颌首,远处始终没有说话的八老太爷清清嗓子,“二嫂说的确有其事。”

  有人证还怎么说?

  姚老太爷缓缓地喘息着,尽量让呼吸平顺下来,这次来二房,有一种让他折了翅膀的感觉。

  ……

  崔奕廷在喝茶。

  泰兴知县朱应年没想到能将这位爷留这么长时间。

  自从知道这位爷是崔大学士家的公子,又有崔尚书照应,泰兴县就像烧开了的水,人人都想宴请这位爷和这位爷拉拢关系。

  崔家有位贵人还在宫中,很受皇上宠幸,中宫空缺多年,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国之母。

  再说一阁臣双尚书听起来就让人耳热。

  不过宴请这位崔爷倒是容易,不过他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就不知道这位少爷喜欢什么。

  本以为崔奕廷喝些茶就会走,谁知道崔奕廷端详了这茶水半天。

  “这是什么茶点?”崔奕廷转着茶杯。

  “是泰兴新开的一家茶楼送来的。”

  软软的点心,吃起来很甜,像糖又不太像,说是点心又不是。

  “朱大人家中可还有?”

  跟他要茶点?就这东西?

  朱应年忙看向管事,管事一溜烟地跑去内宅,不一会儿工夫回来道:“太太说……没有了……不然让人去买。”

  “哪家茶楼?”不等朱应年吩咐,崔奕廷已经询问。

  “是……泰兴楼。”

  泰兴楼。

  “那家茶楼,现在……不卖这些茶点,只是……上门拜会的时候送一盒。”管事的低声道。

  “二爷喜欢我让人想办法买来送去。”朱应年笑脸相迎。

  一个大男人竟然喜欢吃甜食。

  崔奕廷眼前浮起一个模糊的身影,随身总是带着只荷包,里面放着几块糖块,每天掏出来摸摸,却又舍不得去吃。

  趁着崔奕廷没走,朱应年低声道:“崔二爷有没有觉得泰兴最近气氛有些不对。”

  崔奕廷不说话。

  朱应年只好接着道:“崔二爷去李御史家中,有没有听说巡漕御史的事?李御史沉冤得雪,朝廷定然委以重任……”

  崔奕廷抬起头来,仿佛不经意,“那你准备要怎么办?”

  “瞒着李御史,将这尊瘟神送出南直隶。”

  崔奕廷道:“若是瞒不住呢?”

  朱应年压低声音,“那就想方设法,让他说不出话来。”

  崔奕廷面色自若,“若是朝廷的巡漕御史,只怕没那么简单吧?”

  “但凡是个人,就有弱点,”朱应年道,“别说李御史,就算哪位显贵来了,也有应对的法子。”

  不知怎么的,崔奕廷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

  朱应年怔愣在那里,他看不懂那笑容的寒意,只是觉得有些可怕。

  崔奕廷道:“既然如此,朱大人就没什么可怕的,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是。”

  朝廷公文下来了,七日后准备迎接巡漕御史,李御史八成是为了查案先行一步,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朱应年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也许这件事没有他们想象的好办。

  “崔二爷,”朱应年迟疑着,“您能不能将这里的情形跟您叔父说说,我现在真是心里没底啊。”

  崔奕廷似是没听明白,“怎么说?”

  都说崔奕廷不学无术,还真是。

  只要崔奕廷态度有松动,就是有戏,朱应年趁热打铁,“要不然,我让师爷写封信,二爷誊抄一份。”

  崔奕廷神色间有几分不以为然,“让我誊抄一份送给叔父?”

  朱应年道:“我们尽量将漕运的事做得周全,瞒过巡漕御史,京里那边的情形还要拜托崔大人。”

  崔奕廷忽然正色起来,“朱大人就不怕我泄露出去,万一我是巡漕御史又该怎么办?”

  “不会,不会,”朱应年笑着摆手,“哪里能连崔二爷也信不过。”

  ******************************************

  明天十二点要上架了。

  大家别忘记冲点银子,支持教主正版订阅啊(此处省略五百字絮絮叨叨)。

  另外下个月的粉红票,亲们帮教主留一下吧,教主新书要冲新书月票榜,拜托拜托了。

  C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