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战略
第三军一共三万多人,人手一把弯刀原本也不是件小事,但在阿尔及利亚就算不上一件大事……阿尔及利亚民间有许多弯刀,甚至因为有使用弯刀的传统所以市面上还有许多出售弯刀的商铺,当然也就有生产弯刀的工厂。
其实也不能说是工厂,更应该说是手工作坊或是铁匠铺,一个火炉几把锤子,几个人“叮叮当当”的在里头敲打的那种。
民间有存量那就好办了,库克依马上就让人号召征集弯刀。
这种事当然就是交给独立派的人去办,他们大旗一挥,对百姓说了一通“为了阿尔及利亚独立”之类的话,很快就有成千上万把弯刀送到了第三军手中。
还别说,这些弯刀与佐阿夫兵团正在使用的军服还真配,那松垮的裤子旁别上一把刀,活脱脱的就是古代武士的样子。
倒是从中国那运来了一批新款军服后反倒有点不伦不类了:贝雷帽、绑腿、土黄色军装……原本是现代特种兵的范腰部却挎上了把弯刀。
但张弛却认为这无伤大雅,因为战场是个最现实的地方,“实用”毫无疑问的要排首位,弯刀和军服会不会搭并不妨碍士兵们能不能用这些刀杀人。
在佐阿夫兵团第三军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的时候,位于埃及开罗的盟军指挥部正展开一次激烈的争论。
争论发生在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英国派和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美国派之间,焦点在于下一步盟军该怎么作战的问题。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就提议:“我们为什么不让张弛参加这个会议!”
“那个中国少将?”亚历山大说:“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这场仗与中国部队没什么关系不是?”
亚历山大显然不希望张弛参加,因为张弛显然是帮着美国的。
“上帝!”艾森豪威尔说道:“要知道你们打算让法军加入战争,而这个中国少将则是法军的军事顾问,你至少得了解下法军各方面的能力!”
此言一出,亚历山大就没话说了。
艾森豪威尔说的是事实,亚历山大对法军的战斗力、协同能力等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就制订一个进攻计划显然是荒缪的。
于是当天下午,张弛和朱安将军就飞到了开罗。
之所以这次来的不是吉罗而是朱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讨论战争问题时朱安将军更靠谱。
张弛就开始对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感到有些厌烦了……事实上,他是不愿意参加类似这样的会议,就像上次在摩洛哥一样,会议上讨论的往往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
张弛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事实也证明张弛猜的是对的,这次会议表面上看似乎是战略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英、美两国利益的角逐。
“我们认为盟军应该在法国北部登陆!”艾森豪威尔在会议上指着地图说:“法国虽然被德国占领,但众所周知,法国还有许多武装力量存在。可以预想,我们在法国登陆后会得到法国抵抗人士各方面的支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在补给和情报上的负担。尤为重要的还是,法国与德国相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以法国为基地向德国发起进攻,与东线的苏联部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这个战略当然是很好的,它其实就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诺曼底登陆,只是此时计划里的具体登陆地点还未确定。
“不,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意大利南部登陆!”亚历山大说:“首先,如果从法国北部登陆的话……”
说着亚历山大就把目光投向艾森豪威尔:“将军,你知道德国人在法国有多少部队吗?他们甚至无需从苏德战场抽调任何兵力,就可以在法国北部集结至少44个师!”
“这是44个师,先生们!”亚历山大挥起手来,抑扬顿挫的说道:“我们有那么多的登陆舰艇吗?第厄普两次登陆战失败的教训,充分说明登陆作战的艰巨性,我们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在法国北部实施登陆的准备!”
第厄普登陆作战是英军和加拿大军在42年的时候对法国北部实施的登陆战,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过这很可能只是英军做做样子,英国人实际上无意过早在德国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因为这不符合英国的利益,他更希望看到苏联在东线与德军打得两败俱伤,之后他才出手。
所以,这两次登陆作战英军派出的部队甚至还不到一万人,而且大多数都是加拿大部队。
而这两次登陆作战的失败,就被亚历山大用来做为“前车之鉴”了。
“而如果我们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就不一样了!”亚历山大接着说道:“盟军已经在地中海地区集结了强大的兵力,我说的英联邦军、法军还有美军,总兵力已达到五十余万人。同时还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说到这里亚历山大又停顿了下:“是的,先生们!我们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这意味着我们想要进攻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了。我们可以在地中海北北沿岸地区任意选择登陆地点,从希腊到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这些地方全是轴心国极其敏感而又脆弱的地区,再加上意大利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阻碍交通不便,在两周时间里只能向意大利运送一个师的援军,因此在地中海地区实施登陆的成功可能性要比法国北部大得多。”
会议室里的将军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其中甚至还有美国将军。
“最重要的还是!”亚历山大继续说道:“一旦我们登陆成功,就有可能迫使意大利投降甚至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到时德国南部就会暴露在我们的兵锋之下!”
“所以!”最后亚历山大总结道:“先生们,我们何必要舍易而取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