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职农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参观、检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聊了一会,周世宗带领大家到建好的养猪场瞧瞧。

  到尖尾坳,简易的围墙建了起来,留着一个大门。从这里到杨义庄村里的大路,也开了大路,都是两车道宽的。

  大门的横顶上,有着“杨义庄养猪场”几个大字,旁边挂着两三块政府颁发的荣誉牌。

  “这都搞到手了?”张凡不由失笑。

  外面的很多企业,门口不也挂满这些荣誉牌吗?什么鬼先进单位等等,彰显一个企业的底气,告诉别人自己有多厉害,或者说上面罩着的。

  “咳咳!镇长他们颁发的,那块好像说是罗书记从县里帮忙讨回来的。”周世宗挠了挠头说道。

  他也有点脸红,毕竟他们养猪场还没开始,场地都还在继续修建,还没有投入生产,没有利润,就被送来这样的牌匾。

  不过,那都是荣誉,既然免费送来的,肯定收下。而且,还得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才显得他们养猪场的实力。

  “行的吧!不违法就行。”杨镇长他们也有他们的考虑,张凡也就不多想。

  老实说,黄石镇的领导们算是给力的,资金上没有多少支持,可人家在其他方面的支持可是尽心尽力,帮他跑了很多麻烦。

  “我看着也挺爽的。”连老庄主都开玩笑道。

  养猪场的荣誉,也是他们杨义庄的荣誉,单单看养猪场前面挂着他们村名,就表示他们村跟养猪场紧密相连,无论是利益上,还是荣辱上,都是一条船的。

  谁要是说他们养猪场的不好,那就是跟他们作对,是找打的行为。

  里面,还在努力建设的李成建带着安全帽出来招呼张凡。第一期工程完成,张凡马上让他们继续建设。

  资金方面,给得很充裕,让李成建放心。第二期的工程比第一期还要大,完成之后,尖尾坳这块地方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建设。

  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第三期。当第三期完成,可以投入一万头猪养殖,想想都恐怖。一万头猪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难怪这些天周世宗大量收购喂猪的精粮,花钱如流水,三个粮仓装满了两个。

  “尖尾坳后面还有一块地,也要承包下来?”老庄主询问。

  这一点,还是张凡才提出来没多久的。

  “扩充第四期工程吗?”李成建大惊,后面还有一块大约二三十亩的荒地,长满了草,还有些小灌木,并不平整。

  没想到,张凡连那块地都没有放过,是得多大的野心呀?

  张凡摇头:“那块地方承包下来,并不是要建猪舍,而且建立一个猪休息的场所,是不是分批赶它们到那边散步。那样产出来的猪肉,才是最好的。”

  补充的计划,张凡也跟周世宗谈过。世界上最好的肉牛,还要每天喝啤酒、听音乐等等,就是让它们放松成长,不要压抑。

  散步?

  杨义庄的人跟李成建他们都大眼瞪小眼,这么养猪还真是特别。要是他们,才懒得理,给它们喂吃的就好。

  “想要产出一流的猪肉,可不容易,需要别出心裁。我们不仅要猪长得快,还要长得好。只有猪肉质量好,才能卖出高价钱。否则,我们养那么多猪,销路打不开就麻烦大了。”周世宗解释道。

  他给大家说了一些外国养牛的事例,比如世界上最贵的牛肉,是产自日本的和牛。

  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由于日本和牛的肉多汁细嫩、肌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在日本被视为“国宝“,在西欧市场也极其昂贵。

  那样的牛肉,平均一斤卖到上千元人民币,那是什么概念?一头牛算它五百斤的净重纯肉,都有五十万以上。那是一头牛的价值呀!

  不过,人家的牛肉贵不是没有道理。

  传闻日本佬养和牛,对饲料和品质控制非常严谨,每只和牛在出生时便有证明书以证明其血统。从选种,到选择牧场,到各种护理,都是非常科学严谨的。

  他们打造出一个让牛舒适生长的绝佳环境,才产出世界上最好的牛肉。

  那么,他们养猪场想要产出肉质一流的猪肉,就得下点功夫。

  张凡跟他说过,承包后面的那块地出来,以后需要搭架,种上葫芦等遮阴,好让猪在阴凉的下面散散步。

  老庄主他们还是头一回听那样的养殖方法,都听傻了。

  “啧啧!上千块一斤的牛肉,怎么敢吃?”有杨义庄的村干部干笑道。

  如今,他们才知道自己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那么贵的牛肉,简直就是闻所未闻。不过,养殖方法也是精细,应该是有点道理的。

  认真留意的人会发现,日本人对各种工艺、手艺都精益求精,而人家往往也做出业内最好的成绩出来。

  鬼子讨厌是讨厌,可不能否认人家的一些精神,值得别人学习。

  “对!既然要做,就做最好,养出最好的肉猪。”老庄主开口道。

  他深深体会到,一些传统的种植养殖手段都太粗放,是时候跟上时代的步伐。唯有那样,才能争取到市场份额,将猪肉卖出好价钱。

  张凡从一开始就给他分析过猪肉的市场,仅仅是国内,便是无底洞一样的庞大市场。十几亿人口,城市人口七八亿以上,得消耗多少肉类?

  那么大的一块蛋糕,只要分出非常细微的一小部分,就足以养肥杨义庄,甚至整个黄石镇。

  猪舍的搭建十分合理,每一个猪舍,可以容纳五头猪,有相应的食槽等基本设施。每隔十多米,就是水龙头等,为了方便给猪清洗身体,清洗猪舍等等。

  “那边的墙是挡风的,冬天一般风都是从哪个方向吹过来。”李成建一边带大家参观,一边解说。

  整个养殖场,分成好几个区域,储粮的,喂食的,检疫的……

  功能区分得很仔细,就是方便解决以后大规模密集养猪产生的难题。

  “支书,我们的猪苗都准备好了?”张凡询问村支书,购买猪苗的事,是他跟周世宗一起负责的。

  “我们加到两千头,虽然有点仓促,但也是给他送大生意。现在,那家伙差不多是专门为我们养猪场服务,没问题的。”

  杨义庄的村支书说得没错,卖猪苗的家伙趁机发了一大笔,决心以后专门为这个大型养殖场提供服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