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祸端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他有自己的主观,而这种主观往往能够替代事情的客观。
若是老村长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法海说不定会在转身的那一刻,对老村长说上一句,报应,活该。
但是老村长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为了村子,甘愿牺牲自己的儿子,这种情操,法海自认自己做不到,所以他有些敬佩老村长,于是才会主动的把活计拦到自己的身上。
法海对着老村长微微一笑,说:“贫僧是出家人,除妖降魔,是贫僧的本分!”
老村长卸下了心里最后一点防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法师,我人老眼昏花,把法师当作骗子,实在是,实在是、、、”
老村长很激动,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干脆往地上一跪,说:“我给法师磕头赔罪了,希望法师大人不记小人过,救救我那苦命的孩子!”
“是啊,法师,求求你,救救大郎吧!”
看见老村长跪下了,中年壮汉也跟着跪了下来。
法海轻轻的一挥手,一股柔和的力量,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姿态把两人从地上扶了起来。
法海说:“两位施主不必如此,出家人慈悲为怀,能帮上忙的,贫僧一定竭尽全力去做,两位施主若真的心存恩情,不妨日后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法海悄悄的露出这么一手,把两人都给镇住了,两人都认为法海是真正的有大本事的人,对法海充满了信心。
两人热情把法海往村子的里面引,一路上也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在三日前,有一位村民在稻田的边上捡到了一只死去的妖兽,于是开心的把妖兽的尸体带回了村子。
妖魔鬼怪吃人,能够增长修为,同样人吃妖兽也能够强身健骨,特别是妖兽的精血和骨髓。
只是妖兽异常的凶猛,一般人难以捕杀,所以妖兽的血肉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显得异常的珍贵,这个小村子的村民就属于一般人的行列,所以捡到这么一只妖兽,绝对是一场巨大的财富。
捡来的妖兽很小,不足以让村子里面的每个人都吃上,于是村子里面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就让村子里面的半大的小伙子们来分食这只意外得来的妖兽。
半大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只妖兽能够在他们的身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一两年之后,村子里面就多了几位强大的助力。
可是在全村人满怀期待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所有吃了妖兽的人都中毒了,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双眼无神,犹如木偶一般。
村子里面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中毒了,于是全村里面的人都慌了。
平日里一点小风寒都能要了一个人的命,更何况还是毒,人口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就是一个异常珍贵的资源,更何况还是这种马上就能成为主要劳动力的半大小子,若是他们出了什么问题,对于村子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伤元气的事情。
好在村子里面也存在博学的人,当然这种博学也是一种相对性的,这个人担任着村子里面的记事任务,一般都是族老担任。
村子里面有传说,在村子后面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奇异的果实,叫做花缘果,不仅能够解百毒,而且吃了之后还能强身健体。
林大郎听了之后挺身而出,在第二天清早就出发了,往村后的大山里走去,同行的还有这位中年壮汉。
村子里的人并不多,老人孩子加起来,满打满算,才一百出头,根本拿不出更多的人手进山寻药了,毕竟村子里面的稻田里的稻子已经成熟了,需要收割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真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两人进山走了一天之后,居然迷路了,然后就遇到一只妖怪,施展妖法抓走了林大郎,然后放中年壮汉回来传递消息。
法海听了之后,心中满是感慨,底层人的生活如此的艰辛,真可谓是朝不保夕,只有集体在一起才能找到那一条狭窄的存活之路,有时候为了血脉的传承,不得不牺牲许多,单个的人命,在这莽莽原野之中真的微不足道。
“贫僧先去看看那几个孩子吧!”
修炼之人可以算是半个郎中,他们或许不会配药,但是对人体的了解,绝对在普通的郎中之上。
老村长听了法海还会看病疗伤,真可谓是意外之喜,连忙带着法海来到那些中了毒孩子面前。
老村长不知道这种毒会不会传染,为了以防万一,就把所有中毒的孩子都安置在祠堂之中,让村中几个老妇人照顾着。
老村长带着法海进来的时候,三位老妇人正满脸担忧的看着躺在门板上的四位少年,唉声叹息。
看见老村长开门进来,连忙迎了上来,说:“老村长,可是找到药了?”
老妇人看见了中年壮汉,以为他带回了花缘果,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老村长摇了摇头,说:“此事待会儿再说,这位是、、、”
老村长准备给三位老妇人介绍法海,却发现自己还不知道面前这位出家人的法号。
一看老村长的样子,法海就知道之前自己自我介绍的时候,老村长更本没有听在耳朵里,于是微微笑道:“贫僧法海!”
“对对,这位是法海法师,他是来救治孩子们的,你们快让一让!”
老村长觉得有些尴尬,于是故作生气的样子,缓解一下气氛。
法海并不在意,随着老村长走到祠堂里面,四位少年脸上已经了青乌之色,显然毒素已经加深了。
“法师能救吗?”
旁边的一位老妇人忍不住关心的问道。
法海没有说话,继续查看少年的样子,看了看少年的眼睛,眼睛发黑,嘴唇发青,身体僵硬,隐隐的还有一种臭味,指甲墨黑,浑身的经脉暴起,像是一条条肥硕的蚯蚓。
法海叹了一口气,说:“他们的情况有些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