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归正
苏白离第一次直直望进许攸之深邃慑人的俊眸。
她的眼中渐有泪意,她不愿用谎言为自己辩白,也不愿承认自己心中有那个令她心碎的邪肆男人。
她怎能承认自己的痴傻与自作多情?
“解开你的衣衫,让朕看看,他是不是在你心里。”许攸之的声音冷静而威严,“让朕看看,你不顾一切舍命救他,在胸口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请皇上恕罪,嫔妾实在不能……”苏白离突然下定了决心,今夜要拒绝到底,即使为此付出性命。
她的心已被另一个男人伤透了,怎能再承受眼前这个男人的一再摧残?
她对后宫生活与自己的未来已没有多少期盼,如果就此结束,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惟一割舍不下的,只有娘亲而已。可自己身处深宫,这辈子怕是没有再见娘亲的可能了。
许攸之深邃的冷眸,慢慢蹿起丝丝火苗。显然,再冷静理智如他,也被眼前这胆大包天的妃嫔激怒了。他是至高无上的帝君,宠幸不宠幸谁,只能由他说了算,哪里轮得到嫔妃说“能”还是“不能”?
“你以为,朕真的不会杀了你?”
“请皇上不要步步紧逼……”苏白离软语恳求。
望着他深不可测的黑眸,她隐隐感觉,他既处心积虑将她妆扮成一位宠妃,更破天荒地将她连晋四级,自然不会轻易取她性命。
即使她大胆拒绝宠幸,他仍会在众臣面前将她当作一位宠妃……他向来是个冷静理智的帝王,这一点她几乎可以确信。
然而,下一刻,许攸之的举动却远远出乎她的意料,甚至几乎摧毁了她刚刚确信这点念头。
他松开抚起她下颌的手,一把抓住她胸前的便衣衣襟,将她整个人紧紧地揪至身前,语气变得阴狠冷厉:“让朕看看,别的男人在你心口留下的印记,是否永不可磨灭?”
苏白离明显被他的突然狠厉吓住了,几滴泪水终于从眼角渗出,可是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许攸之倾刻间失却了一位成熟帝王应有的理智、威严与冷傲,两手不由分说地抓住她的便衣衣襟,用力向两边一扯。
苏白离惊呆了,心脏在这一刻似乎停止了跳动。
许攸之蹿着丝丝愤怒火苗的墨黑俊眸,也猛然定住了。他的呼吸竟不自觉地变得深重急促起来!
伤口处的肌肤,洁白无暇,让人根本找不到曾受箭伤留下的一点瑕疵……
两人恍如入定般,除了同样急促的呼吸,仿佛都不会动了。
不知过了多久,许攸之终于轻轻放开她的衣襟,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
他对自己适才的行为感到懊悔万分。
登基为帝五年来,他从来没有过突然失控的疯狂之举。
不管边关传来怎样的坏消息,不管朝臣如何对他阳奉阴违,不管皇弟皇妹们如何桀骜任性……他都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焦虑、怒火与不耐……
可是,面对这个向来安份守己,他以为他可以轻意操控的庶女庶妃,他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怒火遮眼,失去理智!
甚至,作为拥有三千后宫的帝皇,他夜夜变换侍寑的美色嫔妃,可在面对她少女的完美时,他居然心生邪念,甚至几乎控制不住冲动……
“退下吧!朕要安歇了。”他昂首抬颌,冷然说道。
“谢皇上!”
苏白离从惊慌中恢复过来,迅速拢起衣襟,几乎是狼狈地从地上爬起,快步走到偏房内,“哐啷”一声将房门关上。
背靠木门,她的泪水再次潸然而下!
她甚至有点恨那另一个男人,那个她怎么也摆脱不了,怎么也忘怀不掉的狂放王爷。
他随意而放荡的一句玩笑话,他毫不负责的一个“承晋”,竟又让她卑微的心起了期盼,在后宫中再也无法安生下来……
次日清晨。
“冬狩之事,筹备得怎样了?”御书房内,许攸之坐在案前朗声询问。
“臣弟办事,皇兄难道还不放心?”
坐在对面的许逸然略微一笑,“就按皇兄的意思,三日后启程去泰州,翌日即可抵达秋名山皇家围场。军机大臣与满朝武将皆要随行,后宫则只由份位最高的卿贤贵妃、俪妃、敬妃、湘嫔、文嫔,茵嫔,苏贵人七位嫔妃伴驾……皇兄您看可有遗漏?”
“就这样办吧!”许攸之轻轻点了点头。
“不知苏贵人伤势可有痊愈,三日后能否如常伴君起程?”
“她已经彻底大好,再不留一丝创伤痕迹了!”许攸之冷眸一闪,似有所指。
“如此便好!”许逸然笑道,“臣弟还担心,苏贵人若是伤势未好,如何承受这两日**的车马劳顿?”
“逸然成人之后,果然也懂得怜香惜玉了。”许攸之的声音跟他的脸容一样冷冷的,“待这次冬狩归来,朕便下旨让你将楼小眠纳入府中,立为晋王侧妃吧!”
“是。”许逸然收了笑意,淡然说道。
几番争辩,他终是不得不服从皇兄的圣威。
“至于晋王正妃,此次秋名山围猎,允许高官带上年轻女眷,逸然倒可细细物色一番!”
“是,臣弟自会细细物色。”许逸然再次轻笑。
许攸之满意点头。像是想起一件大事,他忽然脸色一凛:“苏少傅那件事,到底查得怎样了?”
许逸然思索片刻,道:“臣弟查了大半年,还是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至于少傅府与苏贵人之间,也只有极少的礼节往来。臣弟在想,我们是否本就不该怀疑苏家父子?”
“朕思前想后,也觉得苏嵩虽在民间名声不大好,可不还至于敢有谋逆之心!”
“那些传言,或许是因为他得罪人太多之故!”许逸然正色道,“譬如,军机大臣卿泫安……”
“嗯。苏少傅为人冷酷,处事圆润,倒是个能办大事之人。如今大魏几位上将军均已退隐,上柱国将军汪俊磊虽则年轻,却长年镇守西北边关。治军治国,朕还须依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