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 1881章:偷鸡不成蚀把米
--
-->
众人多是这个心思,纷纷点头。
又说了一会儿,忽听得一个声音道:“看,沈老爷子来了?”
这一声透着几分喜悦,所以大了些,立即吸引了不少人侧目。
杨峥听得动静,微微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对面的颤颤巍巍的走过来一老头,那老头看年纪六旬上下,衣着光鲜,一把大胡子随风而动,颇有几分儒者之风。
众人见他走来,纷纷站起来抱拳,那老头急忙拱手回了礼,然后在为首的位置上落了座位。
早有人提起酒壶给他满上了一杯酒汤,老人也不含糊举起酒杯与众人轻轻碰了一下,便一饮而尽,这才开始落了座说话。
为首那商人笑着道:“沈老爷子,这苏州城自从万福记弄了个什么饼卷,咱么就没什么好日子过,本指望着饼卷能空手套白狼,如今可好,百姓拿着卷,趁着粮食涨价,要我们兑换,您是不知道,这三个月咱们是怎么过的,每日的银子那是大把大把的往外流,拦都拦不住,那日子没法提了!”说到这儿,他稍作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今日我们来就是听说整个苏州城,唯独沈老爷子您老人家开的这家商铺不但没有赔,还狠很赚了一笔,这着实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不,今日诸位前来,就是想请老爷子您老给我们指点指点,不至于大伙儿都活不下去不是?“
“是啊,沈老爷子?您如今对这卷可是最有发言权的,您老可以好好给我们说说,也给我指条活路!”第二个汉子也附和道。
沈老爷呵呵一笑道:“这个好说!诸位今日能来,那是看得起沈某,我岂能藏着掖着?“
众人看他答应得这么痛快,人人大喜,为首那人给他重新倒了一杯酒水,有些讨好的道:“老爷子,您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来!来!来,诸位一起敬给沈老爷子一杯!“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十几个酒杯就这么轻轻碰在了一起,听得几声清脆,众人一仰头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沈老爷子呵呵一笑,道:“诸位看得起老朽,老朽今日就与诸位闲话家常?说道说道!“
众人看他模样,顿时大喜道:“如此多谢沈老爷了?“
这种被人仰视的感觉,让沈老爷子很有些成就感,那张满面红光的老脸,再一次绽放开来,落在杨峥等人的眼里,仿佛年轻了几岁。
众人似生怕自己的喧闹声打扰了沈老爷子说话的兴致,人人屏住呼吸,一脸期盼的看着沈老爷子,等待他的金科玉言。
沈老爷子微微酝酿了一番,才慢慢开口道:“这事儿说来老朽也没什么经验,不过是从书中掌握了些前人经验而已,做出了细微的调整而已?如三个月前,我就发现这苏州城内米价涨到厉害,而别处米价却毫无变化,便暗暗开始留意了,走访了苏州诸县,询问了不少百姓,得知他们早已打探到其他省份的米价略低苏州城,所以他们趁着苏州城米价的高的时候,纷纷将粮食卖出,再其他地方购买粮食,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
众人都从那个疯狂的日子过来的,所以对这记忆印象可谓深刻,听得纷纷点头,为首那汉子道:“这有什么不妥么,这样的事情,不要说百姓了,就是我们也不是这么干的么?”
第二个汉子道:“可不是么,高价卖出,低价买进,这些年我们都是这么做的,要不然怎么赚银子?”
其他人纷纷附和,刚刚压下去的气氛,又变得热闹起来。
沈老爷依旧面带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高航有些看不惯,忍不住低骂了声道:“这老头天生一副不讨喜的嘴脸,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段誉一听顿时不满了,道:“商人也有好的,你看我家大小姐就不是这幅嘴脸?”
杨峥心头那个汗,心道:“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就在三人说话之际,沈老爷子笑看了众人一眼,道:“话儿虽不错,可那也得看是什么时候,你们想这苏州城虽说有了苏松熟,天下足的美名,可你们也不瞧瞧,这苏州城的良田里种的全是粮食么?“
为首那商人道:“我虽没去看,可看这几年的苏州的货物变多,桑树成林,就是棉花也有不少,反而是粮食栽种反而变得少了?“
“嗯,这么一说,好像是这样的?“第二个商人道。
“沈老爷子这个与这次的大雪有什么关系么?”第三个商人听得好奇,忍不住询问。
其余众人多存了这个心思,听了这话儿纷纷扭头看了过来。
“关系当然是有的,凡事都有定数的,苏州城人多地少,粮食本就不够,今年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丰收年,粮食还算能应付苏州的吃吃喝喝,可百姓纷纷卖出粮食,等苏州的粮食运出去,或者被大户囤积,这样一来,粮食就不够,不够了势必造成粮食价格的上涨,一旦粮食价格上涨,米、谷、棉布、丝绸、因粮食价格的浮动,必然会跟着涨,我这南店,经营的是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对粮食的价格最为看重,而平日里购买各种提货卷的百姓,大户、豪门一看价格浮动,手中的卷必会涨价,如此一来他们必会趁机将手中的各种卷疯狂卖出,最终这些卷不是落入了大户手中,便是豪门的手中,他们担心价格浮动太大,坏了提货卷的价值,所以大面积的提货,从而造成了我们店家的紧张。”
众人各自思索着这些时日,自家的商铺情况,莫不是如沈老爷子所言,一时纷纷点头,询问应对之法。
沈老爷见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面露得意之色,挑起筷子吃了一口地道的碧螺虾仁,慢慢嚼了几下,吞入肚中,才缓缓说了下去:“咱们做买卖的,自古便讲一个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卷是我们发的,自然要认了,可咱们商铺不大,每日生出的饼、肉、米、谷、棉布、丝绸、纸、墨、只有那么多,碰上了大笔大笔提货,我们自是拿不出货物来,最后不得不进行赔偿,这样买卖就是赔了,就算退一步说,你的饼铺大,每日做出的饼足够应付,可在寻常年月,粮价不贵,咱们说到底不过是多吃点苦头罢了,可碰上了灾年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先说粮价的涨幅度太大,咱们的饼、肉、米、谷、棉布、丝绸、纸、墨在制作出来,需要需要原料和工人,生产出来,还需要有人买,这些莫不是随着米价涨幅,再变化,所以就算你能应付,一番坐下来,还是亏本的买卖?“
为首那商人道:“可不是么,你们知道我是经营什么的?“
第二个商人笑道:“你不用提醒,这苏州城那个不知道你家开的是豆腐干?“
这话儿一落,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
为首那商人道:“笑,有什么好笑的,咱家的豆腐干不好吃么,在这苏州城怎么也算是一绝吧?“
众人虽哈哈大笑,但与这话儿却无人敢去否认,说起来这家的豆腐干能成为苏州一绝,还得感谢一次偶然的邂逅引起的,据说一日,这家豆腐没卖完,时至盛夏,便切成小块,配上花椒等佐料腌上。到秋后打开缸盖,豆腐变成豆青色,臭气扑鼻,一尝却别有风味,送邻居尝后无不称奇,一时名扬苏州城,吸引了不少客人,而这家掌柜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干脆不卖豆腐,专买豆腐干,因自制的豆腐干,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 等多道工序制成了苏州城独一无二的豆腐干,生意倒也好得出奇,每日的利润足足有几百两,也算是苏州各大商铺中有些实力的商铺,只是碰上了同行,说起的时候,总少不了打趣几句?“
见众人没说话,为首那商人才接上先前的话头继续说开了:“就说我家豆腐干吧,必须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 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而成,还得掌握腌制的火候,盐多了,豆腐不臭;盐少了,豆腐则过臭,豆腐干卖不出去,所以我们商铺一日也就能制作出上千块豆腐干,可就是这些,我还得让工人多做几个钟头,应付每日的卷倒也不成问题,可关键是随着粮食涨价,五谷杂粮也跟着涨,还是一天一个价,平日里贵些倒也可以接受,可这几日的大雪,价格就高的吓死人了,足足涨了十倍,这个价格,我做得越多,亏的也就越多,可卷在哪儿,由不得我不做,就这几日的功夫,我足足亏的上千两银子,哪可是我起早贪黑一分一毫的赚回来的,如今可好,全都赔了进去不说,还说不得,要说这都是万福记不好,好端端的弄个什么卷,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