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江山

报错
关灯
护眼
2131章:落魄江湖载酒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的榜样是无穷的,在无数的诗词歌赋、落魄才子偶遇佳人事迹渲染下,苏州的文人墨客,王侯公孙有这一段风流韵事,对于扬州风花雪月之地充满了向往,而苏州商人则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投入了扬州,构建了苏州固有的瘦马?杨峥来苏州的时候,正是苏州富商对瘦马最向往的时候,因此一听扬州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瘦马的生意。

  “扬州除了瘦马,难道就没别的么?大人莫要胡乱猜测才好?这陈掌柜怎么说也是个大米商,好好的米商放着不做,去弄什么瘦马,难道他的脊梁骨还没被人戳够么?“况钟道。

  高航一笑道:“况大人说得言之有理,这扬州除了瘦马,有的东西可多了,比如私盐,比如玉如意?陈家想要另立山头,未必就是瘦马吧?“

  杨峥汗了一把,心道:“还有什么比做瘦马的生意来得更刺激,更快的?”

  “陈家大公子从扬州带回来了一并玉如意,现在就陈老爷子的手中,日日不离手,我们的人还看到陈家大公子正在苏州寻找像样的店铺,看得出陈老爷想做玉如意的买卖了?”高航忍住笑声道。

  “玉如意?陈家老爷子的眼光果然独到,这几年玉如意需求量不断增大,非但民间,北京的那座皇城里也对这玩意青睐有加,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所以生意前景的确不错,做好了这可比买米的利益大得多了,况且这是一个新的行当,用不着与沈家争夺那虚有其表的米行第一家,一旦做起来了,前途不可限量,未必就比米行差多少?“况钟道。

  杨峥哦了声,道:“那这么说这事儿就好办了?“

  “大人打算怎么办?“况钟问道。

  杨峥道:“你都说了这玉如意宫中需求量大,所以这行当的买卖想要赚取大利,就需要有宫中这条线,陈家好像还没这个本事吧?“

  高航道:“陈家祖上三代为农,到了陈老爷子的父亲这一代才开始经商,除了苏州城尚未有些人脉外,并没有宫中的关系。”

  杨峥道:“他没有,我们可以帮他有的,但前提是他得卖粮食,这事儿只能麻烦况大人你亲自走一趟了?”

  况钟有些好奇的问:“为何是卑职,而不是大人?”

  杨峥笑着道:“你去的好处有两点,一来你在苏州的威望高,人称况青天,有言出必行的美誉,所以说出的任何一句话,可信度高,容易让陈家信服,其二,退一步说,若是陈家没这个打算,我们还可以另做打算,没必要将自己的底牌全部露出去?”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说:“作为上司不是应该最后才出面的么?“

  况钟哦了声,一口答应,起身便出了店门。

  此时,日头刚刚突破云彩,将红火的阳光照射了下来,繁花似锦的苏州城顿时多了一层淡淡光辉,昨日还密密麻麻的人群,此时隐隐约约来了一些,手中提着自知的麻布袋子,站在门外排队,早已等候多时的店中伙计,见有人来,一如往日的规矩,开始忙活,但人数的确少得可怜,虽说苏州不是缺钱的地方,但这样的天,能省一点是一点,即便是两文钱足以吸引无数的百姓,对于已折本买了个把月的彭家米店在这一刻,是罪恶的,因为它的价格高了不少。

  这样的抱怨从清早就隐隐约约的传了进来,伙计们自是气恼不已,可看杨峥气定神闲,一言不发,一脸不在乎的样子,他们便将那股怒气放在肚中,一声不肯了,有人来买米,就按照规矩卖,偶尔碰上几个对价格昂贵的骂骂咧咧的百姓,除了耐性解说之外,倒也多言。

  人数是从黄昏十分开始多了起来,虽然今日的苏州各大米行纷纷开场售粮食,但数量的确有限,除了手脚快,动作麻利的汉子能抢到外,其余的百姓根本买不到粮食,眼看看着苏州各大米商关上了久违的店门,累了一天的百姓手中空空如也,这才慌了起来,得知彭家米店灯火还在,纷纷赶到了这儿来,对于这些善于忘记的百姓,米店的伙计,衙役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在买米的时候嘀咕了几句,该卖出去的米还是一粒不少的卖出去了,忙碌的场面,从黄昏一直持续到深夜,几十个伙计,衙役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下歇息。

  高掌柜将算好的账目送到杨峥请他过目,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门外消失的百姓,轻轻叹了声道:“他们这哪里是卖粮食,整个苏州也不过才日出两百斗的粮食,这卖的不是粮食,而是搅动人心啊,若在也不想想办法,一旦我们的粮食撑不过去,那么百姓必然将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到我们的头上,那时候苏州可就真的乱了?“

  杨峥目光顺着高掌柜的目光看了一眼苏州的灯火,挨家挨户的灯火、招牌宛如一条彩色的长龙无限延长了过去,灯笼下人头涌动,各种叫卖声彼此起伏,透着几分盛世的繁华的影子。

  杨峥看了许久,才缓缓的说道:“你放心,苏州乱不了,且让他们得意几日?“

  高掌柜眉宇间的忧郁之气并没有在杨峥的这话儿后散去,而是轻轻叹了声道:“但愿如此吧?“

  阊门两岸布满官僚富商的园林,楼台画舫,十里不断。“家家住青翠城闉,处处是烟波楼阁,”连寺庵、祠堂、会馆、书院、酒楼、茶肆、浴室,也都叠石引水,栽花种竹,蔚为风气,比起这些,最多的还是那些巷子里的茶楼来的更让人醒目,这些茶楼隐与其中,却有让人随处可见,一座小楼,几张桌子、条凳,供人们歇脚之用,供应的食物粗糙只有芋头糕一类的小吃,泡茶的茶壶是大耳粗嘴园壶,形状似鹌鹑故以名鹌鹑壶,上茶楼饮茶戏称为去“揸鹌鹑”。茶资只收三厘钱,因为便宜,所以来喝茶歇歇脚的人许多。

  在离彭家米店不远出的东侧的巷子里的一座茶楼里,最挨着窗户的最大的圆桌旁密密麻麻坐了十几个人,桌上一只大茶壶,围着茶壶的四周放了十几只碗,碗筷的四周搁了些时下的瓜子,糕点瓜果、满满一桌子,看着倒也有几分诱人。

  因是黄昏,忙碌了一天的百姓都会花上了三文钱来这儿坐一坐,喝上一大碗粗茶,寻几个友人拉一拉家常,或是听一听旁人说些荤话儿乐上一乐,也算变相的驱赶一日的疲倦,因此每日这个时候,茶楼的人数不少,出出入入,一片忙碌,不管是坐着的,还是来回走动的,或是说着话的,神情都是一派悠闲,这里用不着将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也用不着藏着一肚子的话,任何的不满,任何的委屈,牢骚,生活的不如意都可以在这里释放出来,因有这样的效果,你坐在这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走动的步伐也不知不觉的缓慢了下来,心头的不愉快,生活的不如意,在这一刻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能与人言一二三已算不错,而这里何止一二三,所以进了这里人,不知不觉的便将一切都可以放下,然后放下三文钱,要了一大碗的茶汤,咕噜咕噜的喝上几口,便可肆无忌惮的说话,肆无忌惮的大笑,甚至坡口骂上几句,也无人与你计较,或许你骂得有新意,还能博取一片喝彩之声。再不济看一看窗外的云卷云舒,听一听蛙鸣鸟叫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

  与这里的轻松气氛相比,靠近窗台的那一桌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十几个人面色凝重,偶尔扭头看一看四周,神情举止之间,露出几分不悦,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了,桌上的大茶壶从始至终都没有被人提起过,茶馆小二精心准备的瓜果,糕点也都不曾被人碰过,甚至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白瓷碗都不曾被人翻起过,以至于茶楼的店家小二以为对方是来找麻烦的,若不是看对方衣着考究,出售阔卓,早就报官了。

  旁边的紧挨着一桌是几个粗俗的汉子,也许刚刚从码头上下了货物,来这茶楼喝一碗粗茶,说说话儿提提神,因此说话儿有些肆无忌惮,紧靠着圆桌的汉子显然是个健谈的人一大碗苦丁茶下了肚子,伸手擦了一把嘴边茶泽,便说开了,他先说的是码头卸货的事情,哪家进了多少东西说得头头是道,当说道彭家进了两箱子玉如意。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