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7崛起南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22章 芝罘湾新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海汉执委会的时间表上,对东北亚地区所规划的进程倒是与沈志祥的想法差不多,等北上部队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就会筹备跨海进军现今由后金占据的辽东半岛。不过届时收复辽东之后的地盘归属问题,恐怕就不会完全依照东江镇的意愿来进行分配了,毕竟海汉花费了大量资源进军北方,可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

  即便海汉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大举攻入并占领东北内陆地区,但扼守黄海渤海交汇处的辽东半岛南端,却是海汉规划中必须要拿下的战略要地。只要控制了这里,海汉的影响力就可以辐射华北、东北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形成从辽东至海南一线的沿大明海岸控制带,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战略意义都非常巨大。

  当然这种宏伟的规划,在这个时代还很少有人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看清海汉的真实意图,就如同潘严和沈志祥都不太明白,这位于南方几千里外的海汉国为什么要自己出人出钱,跑到遥远的辽东海域来为大明出力打仗。在他们看来,这种行动似乎完全无利可图,反而还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但他们接触到的海汉人都极为精明,并不像是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的人。

  两人在航程途中也私下分析了一番,但也不能确定海汉真正的目的为何。但有一点是两人都确信无疑的,那就是海汉做这些事的原因绝对不是站在藩属国的立场上为大明分忧解难。

  从皮岛返回登州的航程非常顺利,一路上天气晴好,舰队只用了大约三十小时就抵达了芝罘湾。能够平安地完成任务回到基地,船上的水兵们都十分兴奋,尽管这次出海任务只持续了一周左右,但因为航行海域都比较陌生,而且大部分航程是在所谓的敌占区之内,水兵们一路上都是出于备战状态,持续数天下来精神和身体都比较疲乏,就等着回到芝罘湾之后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整期了。

  不过船上还有人比他们更为激动,已经离开登州一年的多的潘严看到芝罘岛的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时就差点情绪失控,他在此之前可没想过自己还能活着回到山东,当下差点就泪洒船头了,抓住沈志祥手臂道:“沈兄,前面是芝罘岛!是芝罘岛啊!”

  沈志祥的老家在辽东而不是山东,当然没有重归故里的潘严那么激动,不过看到芝罘岛出现在视野中,这已经证明了海汉之前声称已在山东这边建立据点的说法是属实的。这登州是大明的地界,沈志祥也不用再怀疑海汉人会在海上绕来绕去玩别的花样。

  沈志祥以前因为执行任务曾多次来过登州,对于芝罘湾这地方也并不陌生,这里在明朝之前一直都是胶东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到明朝实施海禁之后才被慢慢荒废掉,官府对于这里的监管力度也相对偏弱,海汉人选择这里作为据点倒是颇有眼光。不过当舰队绕过芝罘岛东角驶入芝罘湾之后,沈志祥看到这里的状况也不免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在此之前王汤姆和谢立都对他透露过海汉正在芝罘湾兴建港口码头和定居点,但沈志祥认为这些临时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不会太大,毕竟海汉人的根子在南方而不是山东,他们要在本地兴修大型设施就势必会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而海汉人才到山东不久,这对他们来说大概会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沈志祥在抵达芝罘湾之前,一直认为这里的据点顶多也就是几座临时栈桥和岸边的大片帐篷罢了。

  然而眼前所见的景象与他的预计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在芝罘岛南岸已经建起了长达百丈的码头区,虽然其中的一部分地段并未完工,但整体轮廓已经显现出来。而港内所停泊的船只有近百艘之多,其中也不乏各种型号的海汉战船。港湾内还有不少小船穿梭于芝罘岛与大陆之间,不知是在捕鱼还是在运送人员物资。

  随着舰队驶近码头,沈志祥也终于能看清岸上有大量的劳工正在工头的指挥下搬运条石修筑码头,数量至少在千人级别。而岸上不远处就有不少建筑物,从外形不难分辨出其功用,既有高大密闭的仓库,也有整齐划一的居住区,甚至已经铺设出了一段段平整的道路,已经初具港口小镇雏形。很显然海汉在本地的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都远远超乎了沈志祥之前的想象。

  “这些在岸上施工的劳工,都是我们从福山县招募来的移民。”谢立很适时地出现在了潘沈二人身边,向他们说明本地的现状:“我们这趟去辽东之前,已经有一千多名劳工在岛上为我们效力了,想必现在这个人数又会增加不少。”

  沈志祥指向码头工地道:“怎地还有工头拿皮鞭驱使民众在海水中劳作?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移民待遇?”

  “小沈将军不要误会,这些在海水里劳作的人可不是移民,他们是之前被我们抓获的战俘,全是登州境内的土匪。”谢立连忙向他解释,免得产生了误会:“首长们不愿让移民在恶劣条件下劳作,所以才让这些战俘来完成最艰苦的工作,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原来如此,倒是在下错怪了。”沈志祥听了这个解释,倒也觉得合理。海汉要在芝罘岛实施这么大的工程,劳动力必然不足,将战俘全都派上工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潘严听了这个回答之后却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同僚了,连忙向谢立问道:“那请问这次被贵军在旅顺口俘获的其他人又当如何处置?”

  谢立看了他一眼道:“自然是要先接受劳动改造,视其表现再作定夺。”

  潘严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贵军能够应允。”

  谢立道:“有什么要求,你先说来听听,但如果是想要我们直接放人,那就不必说了。你的情况已经是特例,我们也不可能全都照此处理。”

  潘严忙道:“在下岂敢提出如此非分要求!这回来途中在下一直在想,我们这些人就算重获自由,也不能再安然返回山东,更不能继续从军,否则必定会被处以叛国罪。若是能得到贵军许可,在下愿劝说被俘同僚,转投海汉阵营效力!”

  这种安排本来就是海汉想要实施的解决办法之一,谢立自然不会出声反对,不过他也没有立刻表态,想看看潘严还有什么话说。

  潘严见谢立沉默不语,还以为对方并不赞同自己的提议,当下继续劝说道:“登州水师乃是山东水师精锐,在下这些同僚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个个都熟悉海况,定能为海汉出力!”

  谢立没有立刻作答,却对旁边的沈志祥问道:“小沈将军怎么看?”

  沈志祥道:“王大人也说了,海汉和大明是同一阵营,要对付的是后金这个共同敌人。这些人离开登州之时,便已经被判了死刑,若是能让他们好好活下来,那替海汉效力也未尝不可。”

  潘严这个叛军军官当着现役明军军官的面,向海汉表示可以说服同僚改投阵营,这其实是很大的忌讳了,若不是他与沈志祥有朋友关系,估计也不敢这么大胆。谢立没有表态,也是不想显得太猴急,在沈志祥面前失了分寸。但好在沈志祥对这事倒是看得挺开,也并没有要对前登州水师人员赶尽杀绝的意思。

  当然这很可能是因为沈志祥有不少故交都在登州水师服役,使得他对这支从大明叛逃出去的部队并没有太严重的恶感。但其实要认真追究,东江镇失去旅顺口和辽东其他几处地盘,都与前登州水师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后金手中正是多了这支水面机动部队之后,才能海陆齐发攻打东江镇的控制区,让明军难以招架,只能一步步收缩防线。

  “我会把两位的意思向首长转告,具体怎么安排,最终还是得看首长的决定。”谢立自然也不会在当下给予他们肯定的答复,先安抚住两人情绪再说。

  “有劳谢大人了!”潘严深深一揖,这是一根很关键的救命稻草,为了被关押在舱底和仍然滞留辽东的水师兄弟,他必须得尽力抓住这个机会才行。若不是身无长物,潘严真的恨不得能把自己家当都送到谢立手中,以换取他的一句承诺。

  不过王汤姆当下却没空处理此事,到港之后他与前来迎接的孙长弥碰了头,然后径直去了指挥部,向同事们汇报这次北上的见闻和收获。

  这次的北上侦查行动相较原本的计划有了较大的改动,原本只打算行进到金州湾一带就会回转,但最终是将辽东半岛东岸到朝鲜半岛西北这段沿海地带走了一圈,对于辽东目前的形势也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目前后金夺下辽东半岛,将明军彻底逐出了这片陆地,不过其统治时间尚短,在这一地区的基础并不牢固。后金过去所惯用的将占领地区民众打散迁徙,再从别地迁入人口的做法,辽东半岛还尚未完全铺开实施。东江镇的明军显然已经处于非常困苦的局面,假以时日,就算后金不举兵攻打,岛上的小社会也会因为日益严重的补给问题而逐渐崩溃,而这已经是大明在东北的最后一颗棋子了,一旦丢掉,后金基本上就后枕无忧,可以放心将兵力集中在西线向大明发起挑战了。

  以海汉的能力,要独力攻打后金也不是不可能,不过那样就对投入到前线的兵力和物资数量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这种用兵也有可能会引起大明的不适。大明朝廷里也有不少聪明人,自然能看穿海汉千里迢迢跑到辽东来打后金,不可能是做好人好事这么单纯的目的,到时候在山东这边给海汉使绊子,那前线就没法打了。

  而国防部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状况所设计的对策,就是尽可能利用山东和辽东的大明驻军,以他们的名义出兵行动,冠冕堂皇地占领辽东。类似这种方案,海汉以前在南方也采用过多次,或用自己的民团军顶替明军的驻军编制,或是以联合行动的名义,让明军派出少量部队参与行动,打着官方旗号对付自己的目标。而这次王汤姆在辽东海域所选定的合作对象,便是东江镇的残余明军了。

  对于海汉而言,东江镇目前的处境其实是很便于海汉动手拉拢,而且现在真正能拯救他们的也只有海汉一家,否则等到两年之后,清将阿济格就会带兵攻入皮岛,将东江镇军民一网打尽。

  “与其等着野猪皮攻上皮岛剿杀东江镇的人马,倒不如让我们收为己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打着东江镇的旗号进军辽东,行事也会方便得多。”王汤姆向同事们解说道:“东江镇这帮人跟后金斗了多年,实战经验足够丰富,对辽东地方上的状况也熟悉,不管是充当向导还是协从军,应该都是能胜任的。”

  孙长弥应道:“我不怀疑他们的战斗能力,但今后东江镇能不能配合我们的行动,我认为还有变数。你回来之前我们查过资料,这东江镇最后一任都督沈世魁可是个死忠派,到最后临砍头都没有背叛大明,不是那么容易收买过来的。”

  “这要看我们接下来能跟东江镇达成什么样的合作协议了。”王汤姆没有否认孙长弥的忧虑,但他对合作前景还是相当看好:“沈世魁虽然有点愚忠,但他也清楚谁是不死不休的敌人,谁是可以合作的伙伴。我们在提供援助的同时,也能逐渐对他手下的人马施加影响,让他们在政治立场上逐渐脱离大明的阵营,站到我们这边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