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抉择与离别
惠安帝看着这样的反响,眼中脸上都甚是满意,冲独孤长信赞许的点点头。而坐在一边的端贵妃则是面露嫉妒,她入宫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极尽颜色的女子,这无论太子还是皇帝中意了她,对贺兰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独孤长信则是淡淡的看沣王一眼,便转目似在专心欣赏千秋的舞技。
火树银花的高度最后降得跟青鸾脚下的玉台一样高,同时响起一声鼓,青鸾手上姿势婉转同时优雅的转过脸来,眼波流转极尽媚色。在场的男子无不倒吸一口气,台上女子虽然妆容甚浓,可是台下的使臣还是看出这就是今天跟在魏太子身边的那个“少年”,想不到换成女儿装束竟然这么勾人魂魄。
而沣王看到这里竟然倏地一下站起身来,因为他也看见了她极好的身段,本来侧着身子的时候只以为是露肩的,他还可以勉强接受,可是当她转过来的时候他才看清,原来她胸前的两片衣服不是连着的,竟然一直开缝到腹部!
高座上的惠安帝看沣王激动的样子,不由笑道:“想不到千秋这一开始就能让沣王动容,可惜她已经是我朝受封的三品官员,不能随意送人的哦。”他这么说分明是存了私心,怕自己儿子好不容易看上一个女人还有人抢,他要提前给儿子占下。在场的使臣闻言也就打消了念头。
而沣王回过神来也就朝惠安帝淡淡一笑,没说什么就坐下了,神色显然已有几分恍惚。
这时独孤长信才主动问道:“继续留在魏国香消玉殒还是不计一时得失,沣王可有抉择了吗?”
沣王脸上早没了之前的锐利,独自饮了一杯酒,无奈的说道:“本王答应你便是。”
独孤长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可是脸上却没有一丝得意与笑容,抬头继续看青鸾的舞步那么轻灵,映在这星空下,那么美,可是却不属于自己。
不是不想挽留,他知道她若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只有死路一条。今天中午她又湿了的衣衫,就像自己说的,这世上没有真正铁石心肠之人。
而沣王则是越看青鸾脸色越迷惘,仿佛透过青鸾看到了其他人,在青鸾即将结束跳舞时,没有人注意到他轻轻的呢喃了两个字:“卿卿……”望向空中的眼神也变得飘渺。
青鸾献完舞说了一些吉利话便退下了,随后则开始了各国带来的表演,又是一场纸醉金迷夜自是不必多说……
连着几日青鸾都一个人待在福临殿里,独孤长信和王云都不曾回来过,也不见沣王的消息。青鸾知道这是要等到花仙节结束才会给自己一个结果,她其实对自己的生死看得极淡,所以这几日一个人被软禁的生活反而是她这十几年来过的最惬意的日子,不用杀人,不用筹谋,不用如履薄冰。
就在第五日的晚上,花仙节的最后一天,独孤长信终究还是回来了,带着王云。
他一进福临殿,便看见青鸾一个人在青灯下翻阅着经书,无聊的一个人打发着时间。她听见独孤长信进来也并不抬头,只淡淡问道:“事情怎么样了?”语气仿佛事不关己一样。
独孤长信眉头微皱走过去将她的经书夺过来,冷冷吩咐王云道:“你先出去。”王云垂眸退出去并将门关上。
青鸾手上没了经书,索性与她对视又问一遍:“事情怎么样了?”
独孤长信离她又靠近了一步,身上不由的就散发出一股子慑人的气势,让青鸾不禁提高了警惕望着他,手也不自觉的就摸上袖子里的匕首。独孤长信将一切看在眼里,恼怒的紧握住她的手腕,严肃问道:“你以为本宫会对你怎样?你想事情发展成什么样?”
青鸾眼睛微眯,越发觉得眼前男人此刻非常危险,身上的肌肉依然紧绷,冷硬的回答他:“你会对我怎样我不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也不是我能控制的。”
独孤长信将她脸上的淡漠都看在眼里,还有她眼底的疏离……忽然的,他松了她的手,转身在椅子上坐下,语调已然恢复成平时的温和:“今晚,王云就会送你去见沣王,明天你们就可以离开了。”
青鸾惊讶于这么轻松的离开,看着他淡漠的样子,一时间不知道再说什么,他们之间似乎至始至终都不曾有过什么关系,不是朋友,不是敌人,更不是主仆。
“对外我会说派你出去办事了,毕竟独孤千秋是父皇亲封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独孤长信补充说道。
青鸾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说道:“或许我这次回去性命不保,东夏长公主那里我欠你的人情,估计此生难报了。”
听他这么说,独孤长信心里总算舒服了一点,好歹还惦记着这件事,随即很善良的告诉她:“不会,相信我们很快又会见面的。”
青鸾看着他自信的模样,只弯了唇角说一句:“感谢太子这些天的照顾,告辞。”他一向都是算无遗漏,既然这么说了那么自己的性命一定无忧了。
说完便转身走了,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带走,如她当日来的时候一样。
王云待在殿外见青鸾出来,冲她点头说道:“太子已经让人给你准备好了马车,为了避免人多眼杂,沣王在城郊接你,今夜就离开。”
青鸾点头,知道若明日同所有使臣一起辞别,必定会惹起人的注意,今晚走沣王必定是做好了完全的安排。
两人一路走出福临殿无话,就在青鸾刚要上车的时候,幽深的宫殿里传出淡淡的琴声,如弹奏的人一样,这首曲子虽然平淡,但仔细听取却又仿佛存了千百个心思。
青鸾听这古琴声,知是独孤长信弹得,驻足回头再看这福临殿一眼,青花的宫灯如是通明,当初自己是抱着必死之心闯入这里的,
想不到刺杀的病秧子竟然是个绝世高手,这一待就是两个月,也不知沣王究竟是用了怎样的条件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