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悍爹

报错
关灯
护眼
章12 馒头白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铺内摆放着出售的笔墨纸砚,四壁挂着字画,一个长须老者坐在居中的长案前,低头提笔而书,似乎正在写着什么。

  看着铺内的字画,高升有些惊奇。

  当然,他是看不出来字画的优劣的,只不过他对挂在墙壁上的画产生了兴趣。

  记得唐代的画都不是用宣纸来画,凑近一瞧才发现果然如此,都是绢。

  唐代的画家大多是宫廷画家,画画的时候不缺绢,而纸张拿来写字的多,故而少有人用。

  这寻常的书铺内居然有绢画,要么说明这书铺的主人是个宫廷画家,要么说明书铺主人不是一般人。

  长须老者从长案上停笔,抬头,就看到高升在铺内探头探脑的张望,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拱手作揖,邹眉问道:“这位郎君,要写对联或是祭文,还是家书?”

  此刻高升才看清楚这老者的脸,拱手还礼,笑着回道:“不知先生可代写广告词。”

  “恕老朽孤陋寡闻,何谓‘广告词’?”

  在唐朝任谁听到这三个字都懵逼,长须老者已经懵逼了。

  高升的脸颊抽了一下,老脸一红,好吧,习惯性又蹦出现代词汇了,唐朝人民群众听不懂也不怪。

  “就是按照小生的要求写两副字。”高升急忙回道,要是他敢解释广告词的意思,长须老者刨根问底,他什么事情都别干了。

  先从广告说起,然后涉及到的受众群体心理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他能说上三年。

  于是高升急忙简要的将要求说了出来。

  长须老者按照他的要求,找来一张长宽都有三尺的纸张,用大号毛笔写下几个大字。

  和张大柱一样,长须老者也对纸张上的“馒头”两个字大为好奇,当知道馒头是一种点心之后,长须老者疑惑了。

  “一人一个,馒头白送?就是说这叫馒头的点心白送……”

  长须老者看着他,突然双眼放光,问道:“郎君要在哪里‘一人一个,馒头白送’?”

  “就在村市的对面,郑王别院前门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之下。”

  “不在村市,不以众聚,郎君到是个妙人。”长须老者有感而发的笑道。

  “先生过誉。”高升客气着,就他看人的本事来说,这长须老者似乎不简单的样子。

  等到两副字写好之后,高升又让长须老者在大字下画了个冒着热气的馒头,虽是国画画法倒也栩栩如生。

  “先生,这两副字价值几何?”高升掏出钱袋,准备付钱。

  “郎君白送村民馒头品尝,这两副字老朽也白送与郎君了。”长须老者意气风发的哈哈笑道,“就是郎君那叫‘馒头’的点心,送几个与老朽一品即可。”

  “这如何使得……这不好吧……小生怪不好意思的……”

  高升心里窃喜,表面上还得做做功夫,为难一番,手中的钱袋却已经揣回衣襟之内。

  高升的举动全落长须老者眼中,长须老者笑得更欢了,嘴里直道:“妙人”。

  待高升拿了字,讪讪笑道:“小生还有一事,还请先生帮忙。”

  “郎君还有何事?但说无妨。”长须老者看着他一脸的讶异,白得两幅字不算,还有要求,这货要求可真多。

  “小生欲借先生家的窗板一用,不知可否?”

  古代穷苦人家和做生意的铺子,窗户都是几块木板钉成,那种雕花的窗户穷苦人家根本就用不起,做生意也不利于防盗。

  而且这种窗板都是一块块推拉能拆卸的,白天打开通风、采光,晚上再装回去。

  进书铺的时候,高升就盯上了书铺的窗板。

  长须老者不知道高升借窗板来何用,也好奇,于是点头道:“只要日落前郎君能送回来,这窗板可以借与郎君。”

  得到长须老者的首肯,高升急忙施礼道谢一声,而后到角落拿起一块三尺见方的窗板放倒,再问长须老者找了些糊糊,将“一人一个,馒头白送”的两副大字贴在正反面,一块简单的广告牌就做成了。

  而后高升与长须老者告别,并答应第一锅馒头蒸熟了定送来给长须老者品尝,最后扛起广告牌,告辞而去。

  此刻,村市里已经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做买卖商贩、老百姓云集,前来赶圩的各村老百姓人山人海,村市一条街人满为患。

  高升扛着“一人一个,馒头白送”的广告牌,在人潮汹涌的村市里异常眨眼,不用他吆喝,人群就纷纷看了过来。

  可惜,这个时代老百姓能认识字的没几个,还是要吆喝才靠谱。

  “山外青山楼外楼,咱家馒头就是牛,诸位走过路过的父老乡亲、叔伯婶娘、郎君娘子,原价二文钱的馒头,现在全白送,人人有份,一人一个,早来早吃,后来吃风……”

  吆喝一起,就算高升声音不大,老赶圩的村民和现场卖货的货郎及老百姓都看了过来,这么有趣的吆喝还是第一次听到。

  “山外青山楼外楼,哎呦还挺文化的。”

  “馒头是啥?”

  “这货郎,扛着牌匾,也不见卖东西啊。”

  “……”

  一时间村市里的老百姓纷纷询问高升,高升只管自己继续吆喝:“洪湖水浪打浪,馒头松软味道美,一口软、二口甜,三口四口咬舌头……”

  好家伙,顺口溜都出来了。

  这些唐朝田舍汉何成听过如此有趣的吆喝?

  于是有好奇的老百姓纷纷跟着他走,倒要看看他到何地停下白送点心,看看高升嘴里的馒头是何物,再说还可以免费吃上一个呢。

  看着身后跟随的人潮,高升微微一笑,加快了脚步,走向村市对面,郑王府门前不远的大树下。

  当然,吆喝依旧不停。

  高升喜滋滋的走向大树下,身后跟了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他有点沾沾自喜,效果不错么,这样闹下去,或许郑王别院里面那位就该出来了。

  他却不知道,这群跟着他看热闹的老百姓中,混了两个他异常熟悉的身影。

  上河村是大村,上河村赶圩的日子,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会来赶圩,卖点自家的手工制品,换些钱物回去补贴家用。

  高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自然不例外。

  老爷子和老太太今日来上河村,是为了卖新编的簸箕。

  老爷子和老太太刚蹒跚来到上河村村市,就看到高升在吆喝,于是和老太太就跟了上来。

  “哼,这个败家子!”

  高家老爷子看着高升的背影,听着高升不着调的吆喝,鼻子有点歪,重重的哼了一声。

  “孩儿他耶,你莫急,三郎如此吆喝或许另有隐情呢。”

  倒是周氏,总能原谅自己儿子的各种不是。

  “隐情个鬼,自己的娃撅个屁股,俺都知道他放的是什么屁!”高老爷子一脸阴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