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6章:对驯鹰官的重视
这个回答让杨怀仁非常满意对于这些新来的驯鹰官的安排还要他亲自操心一下以显示他对他们的重视。
因为他们刚来也不会让他们立即进入军中不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家人也包括海东青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这个范围就广了比如气候生活习惯这些只有习惯了才能谈得上融入。
杨怀仁打算在杨家庄子空出几个院子来给他们住就跟那些最初的通远军的家属做邻居。
当初那些通远军的将士如今也都成了龙武卫和虎贲卫中的军官上了年纪的人退出军队他们的儿子也补充进了军队。
也有一部分成了杨怀仁的亲卫这些人在军中都是骨干地位相对较高他们的家人对杨怀仁感恩戴德能给杨怀仁帮不少忙。
让这些鹰奴住进去左邻右舍都是军属无形中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将来对他们有一些照顾或者交流不算是难事。
生活条件自然不必多说杨家庄子现在几乎都是富人只存在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
杨怀仁相信鹰奴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顾日子过的富足了他们也能更踏实的在军中为杨怀仁效命。
语言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他们现在不会说汉话但必须要学教他们的人杨怀仁自然会安排这需要一个时间。
杨怀仁考虑的是驯鹰这项工作虽然很专业但也绝不能全部掌握在他们手里自己人必须也要学学会了最好学不会或者实在天赋不适合的那就换一批人。
就把那些鹰奴当师父一样供起来哄着他们教也要把他们驯鹰的本事学过来这样才能保证驯鹰这么重要的事情掌握在绝对可靠的人手里。
鹰奴在军营里当驯鹰官虽然不是实职但给他们的待遇却一定要高让他们赚的钱足够养活家人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如果他们的家人愿意学习汉人的农耕式的生活庄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给他们做收入和福利也绝对不含糊。
而他们的儿子愿意继承父辈的职业继续成为驯鹰人的那很好让他们跟派去的人一起学正好还让他们没法明目张胆的藏私。
愿意念书的可以在庄子里的私塾里读书将来长大了也可以去学院里学一门养家和立业的本事这个都给予一定帮助。
总之就是对他们好捧着他们也无所谓关键是让他们和他们带来的海东青能在大宋军队中形成真正的助益和效果提高军队的整体实力。
另外就是让他们产生归属感了人都不傻特别是能成为驯鹰人的这些人。
杨怀仁就觉得他们都是极其聪明的不然也学不会那么复杂的本事只是他们在原先部族中不一定被重视觉得他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所以显得他们没什么地位罢了。
当他们在大宋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家人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的时候他们必然会琢磨究竟对谁忠心耿耿才是对他们自身还有对他们的家人最好的。
杨怀仁很慷慨的给了他们十天假期让他们熟悉环境同时也自己出钱给了他们每家一百贯钱当做安家费。
本来杨怀仁是想多给的但后来一想这恩啊不能一次给的太足得一点一点来所以就给了一百贯这也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足够他们安家。
十天之后他们便进入作为试点的龙武卫当值和其他的将士们一样他们也成了大宋将士中的一员。
安排好这一切杨怀仁才和黑牛哥哥他们说起士子进入军队的事情。
黑牛哥哥说明了一下这件事进展的情况让杨怀仁有点失落的是事情的进展不算很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朝廷的邸报发下去之后确实有不少中了进士一直没有出仕的士子愿意进入军中任职。
只是人数上也杨怀仁预计的有点差距全国统计下来也只有不到二百人。
想来应该是文武之间的差异还是影响到了大家的判断他们的确想出仕为官但也总觉得真进了军营里也就代表着他们此后成为文官的几率非常渺茫了。
他们中不少人还是觉得自己的志向是以文治国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当年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可排名也在中游已经熬了那么多年了现在也应该快轮到他们了所以觉得应该继续等下去。
杨怀仁砸吧着嘴心里当然有点不太痛快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还不把握还真是有点令人生气。
但后来想想他也便释然了观念这种东西要想改变太难了也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再说给官职说起来也是一种利诱人家不吃你这一套也情有可原只有将来那些率先进入军中的士子真正干出点名头来了对他们的吸引力才会逐渐增加。
可问题在于杨怀仁对这些士子的需求数量大约在两千人上下他想的是最好每一百名禁军将士都能配上一个文职官员。
杨怀仁虽然觉得这个是目标不一定非得要求立即就实现但他之前设想的一千人应该是有可能的但现在看来这一点是无法实现了。
他思考了一番觉得应该把目标定得低一点五百人这个可以有。
眼下已经有二百人了学院里应该能再挑选二百人出来其余的一百人只能再去跟老李头说说让他帮帮忙联合几位大儒再发动发动尽量多动员一些士子来报名。
于此同时对这些人的培训工作也要逐渐展开了培训地点就是庖厨学院后边的老龙武卫大营。
这帮人虽然将来在军中是文职但必要的军事素质是不能少的总不能将来出去打仗仗还没打呢他们那副身子骨先倒下去了那他们不是来帮忙的反而成了累赘。
至于培训军官嘛杨怀仁点了两个人卢进义和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