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潼关攻防战(九)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袁绍变得谨慎起来。河北家大业大,可也经不起无度的消耗。这次出兵,袁绍好处没捞到多少,目的也没达到,可损失却叫袁绍一想起就感到心疼。将近三十万青壮的损失,即便是河北兵马达过了百万之众,这种损失也足以让河北伤筋动骨。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中间需要耗费十几年的光景,现在都折在了这里,让袁绍即心痛又后悔。本来想要借向朝廷发难之机向天下群雄展示自己的实力,确立自己“盟主”的威望,却没想到朝廷这块骨头如此难啃,不仅没有啃下这块硬骨头,反倒崩坏了自己的一嘴好牙,若是没有将目标瞄准朝廷,而是放到占据中原的曹操身上,说不定此时曹操已经俯首称臣。
可惜这世上就没有卖后悔药的。无论袁绍有多后悔,现实就摆在他面前,损兵折将,得罪朝廷。得罪朝廷袁绍倒是不在乎,反正已经这样了,可实力受损这个问题,却直接影响到袁氏对河北的统治。
袁家一统河北,但这不代表河北就没有了外患,漫长的北方防线,都需要袁家防卫。那些叫人头疼的草原民族,向来都是信奉强者为尊,对中原汉人所提倡的仁义嗤之以鼻。此次袁家实力受损,袁绍十分担心会让鲜卑、乌丸等草原民族对河北生出窥伺之心。那样一来,自己想要定鼎中原的梦想就不知何日才能实现了。
河北袁家此时占据了大汉四州,幽、冀、并、青。袁绍为了牢牢把持对四州的统治,分别任命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干出任郡守一职。其中青州归袁谭,幽州归袁熙,并州归高干,至于冀州,则由袁绍亲自出马。
三子袁尚向来受袁绍宠爱,袁绍之妻刘氏也是袁尚生母。这次分任郡守,袁尚虽然落榜,但能被袁绍留在身边,出征以后更是暂代冀州牧一职,从这种种迹象来看,袁绍已经将袁尚视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袁熙排行老二,又是庶出,所以他对河北之主这个位置不敢心存幻想,老实本分的经营着幽州。而长子袁谭对此就心中充满不忿了,他是长子,按照惯例,立长不立幼,自己才是袁绍的合法继承人。可如今,老三袁尚却是处处显示着他将是河北下一任霸主的人选。
袁谭跟袁尚不对付已经很久,袁尚觉得袁谭不识时务,而袁谭则是想要保护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这次被安排出任青州牧以后,袁谭也是兢兢业业,希望可以借此让父亲回心转意,可让他失望的是,父亲袁绍对他的努力视而不见。
老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袁谭本来就对袁尚心存不服,此时身边又有一个煽风点火的陈宫,袁谭就算想认命都不成。
陈宫归降袁绍以后,并没有受到袁绍的重用,没办法,河北人才济济,袁绍身边六谋主一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沮授、田丰看不起背主的吕布,而郭图、许攸这些人都一个个嫉贤妒能,唯恐陈宫挤占了他在主公袁绍心目中的位置。
陈宫就在这种排挤中选择了投靠袁谭。在陈宫眼里,袁谭也非明主,可他也没有什么挑拣的余地。袁尚自被袁绍留在身边以后,袁氏大部分文武都对袁尚表示了善意,而陈宫一个降人,就算愿意舔着脸去捧袁尚这个小辈的臭脚,也未见得就能找到机会。
而袁谭就不一样了,除了已经跟袁谭套牢的郭图、辛评,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对袁谭表示亲近。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用,不甘就此平庸的陈宫自然就选择烧一烧袁谭这个冷灶。
风险与回报往往是呈正比的,风险越高,能够得到的回报也就越高,当然危险性也是越大。一旦袁谭成功上位,那陈宫立马就会从在袁氏默默无闻中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为了帮助袁谭,陈宫说服了侯成和宋宪,一起投到了袁谭麾下。青州此时虽然贫瘠,但兵马却丝毫不弱。
袁绍率兵离开河北时,分别给袁谭、袁熙、高干留下十万人,给留在邺城的袁尚则是留下二十万人。从人数上来看,袁尚要比袁谭强,可实际上袁谭的战力却足以让袁尚头疼。
袁绍不希望看到兄弟阅墙的事情发生,所以他必须安然无恙的返回河北。但颜良文丑的十万人马都叫朝廷给灭了,这让身边有十万人马相护的袁绍感到没有安全感,这才有了招大军前部返回汇合的事情。
韩猛、逢纪率部赶来,这才让袁绍稍稍感到安心,为了减少损失,袁绍派出数支人马分散各处收拢袁军溃兵,为此又多在谷城逗留了几日。也就是这几天,给了刘协联络史阿的时间。
刘协并不看好曹操的刺袁计划,吕布再勇,也不太可能在万军之中成功狙杀袁绍。所以刘协最终还是拒绝了曹操的邀请,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协就此放过了袁绍。
送走了华歆,刘协立刻让人飞鸽传书史阿,命他见机行事。史阿在与刘协分开以后便带着数百名手下分散在了袁军返回河北的沿途各地。而史阿本人,则留在了洛阳城内。洛阳重建以后,这里就有了朝廷留下的联络点,袁军占据了洛阳以后也并未进行清除,以至于无人知道史阿此时人在洛阳。想想也是,一座超过十万人居住的城池,谁会在意突然增加的十几个人。又不是军队,每日都要清点人数。
收到了刘协命人送来的消息,史阿便将手下头目召集到了一处,商议如何完成刘协交代的任务。在军中刺杀袁绍极为不智,军中好手无数,而袁绍又是重要人物,他的身边肯定有无数高手保护,史阿等人恐怕想要接近袁绍都难。
所以在之前接到刘协的任务以后,史阿等人的打算是一路跟随寻找机会,若是路上没有机会,那就随着袁军一同去河北,等袁绍离开了大军的保护,那时候刺杀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高上一些。
但现在多了一个曹操,既然曹操有意对袁绍下手,那史阿等人是否能够趁此机会火中取栗,要了袁绍的性命呢?
“袁军这些时日正在四处收拢溃兵,我们这次带了一些袁军士卒的衣物,倒是可以冒充溃兵混入袁军大营。”祝道沉思了片刻,开口对史阿说道。
“混入军营倒是不难,可如何接近袁绍,这却是个问题。袁绍身边必有高手保护,而且在军中刺杀,即便刺杀成功,我们自身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史阿皱眉说道。
“史兄若是担心这个,大可不必。你我既然做了这一行,那对个人生死早已看淡,不如这样,就如小弟带人混入军中,暗带弓弩,待到吕布来袭,袁军大乱,我在带人趁乱冲至袁绍面前,我就不信袁绍可以在乱箭之下逃生。”
“祝兄不可莽撞。主公并未规定时限,你我可以从容布置,大可不必心急。这次主公来信,来时提醒我等不可急躁,务求一击必中。若是没有八成的把握,我是不会同意行动的。”
见史阿这样说,祝道只得问道:“那依史兄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先找到吕布,问清楚他的心意,然后再做计较。”
“可如何找到吕布?他如今带人躲在邙山之中,想要找到并不容易。”
“祝兄放心,早些时候我就派人找寻吕布下落,眼下应该有些眉目了。”
……
史阿没完全说谎,他的确知道吕布此时的下落,不过他并不是在收到刘协的消息以后才派人寻找,而是在这之前,他的人在无意中发现了吕布的踪迹。史阿刚知道的时候还纳闷吕布好端端的不待在虎牢关,带着人跑到深山老林里躲着做什么?
在让祝道等人留在洛阳等候消息以后,史阿便跟着向导进了邙山,找到了吕布。故人来访,吕布也是一惊。等认出史阿以后,吕布这才放松下来。
“温侯,别来无恙。”史阿问候吕布道。
“呵呵……寄人篱下,史阿你觉得怎么样?”吕布苦笑一声反问道。
“温侯,主公一直在等你回来,既然在外过得不如意,何不回来?”
“……没脸回去。”吕布沉默了片刻,闷声答道。
“温侯是担心主公怪罪你当初舍他而去?”
“不是,圣上宽仁,布心知肚明。只是当初信誓旦旦,现如今落魄至此,有何面目再回朝廷。”
史阿不是个合格的说客,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好面子的吕布重归朝廷,不过此事他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去就飞鸽传书告知刘协。
“史阿,你何故来此见我?”吕布问道。
“温侯,不久之前,曹操派华歆拜见主公,有意与主公联手取袁绍性命,不过主公已经明确拒绝了曹操。”
吕布一开始听到曹操准备和天子联手心里还有些高兴,但等听到史阿最后一句话,心里不由一沉,脱口问道:“圣上为何拒绝?”
“主公认为风险太大,成功的可能又太小。温侯,你虽骁勇,可想要在万军之中刺杀袁绍,恐怕也非易事,而且如今袁绍身边又多了颜良文丑这两员悍将,温侯能够成功的可能就更低了。我来此见温侯,也是想要劝温侯莫要逞强,反误了自家性命。”
“……我自然知道此行凶险,可我也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吕布苦笑一声道。
“温侯,你可还记得此物?”史阿说着从怀里取出半块铁牌。
吕布当然没有忘记刘协在给他送行时交给他的半块铁牌,看到史阿手中的半块铁牌,微微点头道:“记得。”
“既然温侯记得,不妨将苦衷说与我听,说不定我可以为温侯排忧解难呢?温侯,你并非真心归降曹操,既然是这样,又怎么可能会甘心为曹操卖命,这次刺杀袁绍,恐怕是曹操用什么胁迫温侯答应的吧?”
“呃……是,曹操答应某,只要刺杀袁绍成功,他便会放我家眷,容我离开。”
“不知温侯家眷现在何处?”
“许都。史阿,此事你莫要插手,曹操对某家眷看管甚严。某不希望妻儿有事。”吕布警告史阿道。
“……既然温侯如此说,那史阿就不多事了。只是温侯,此时刺杀袁绍极难成功,还请温侯莫要冒险。”
“多谢提醒,此事我心里有数。”
一看吕布的神情,史阿就明白自己方才的提醒被吕布当做了耳旁风。史阿了解吕布,知道这人不是个容易听人劝的主,不过这次见面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让史阿知道吕布如今最牵挂的是其家小的安全,只要能够将吕布的家眷自许都安然无恙的接出来,不怕吕布不随自己回长安。
对如今的朝廷来说,吕布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充其量也就是一员武力值很高的猛将,可朝廷现如今并不缺猛将,吕布即便能排进前五,也别想有一家独大的可能。
史阿之所以会有劝吕布回归朝廷的想法,一来是借机削弱曹操的实力,在曹氏集团中,吕布的武力还是很高的,二来则是考虑到自己这次的任务,若是吕布能够成功那自然是最好,可一旦失败,那无异于增加了自己完成任务的难度,经历过一次刺杀的袁绍,对自己身边的安全问题肯定会比过去更加重视。
史阿不希望吕布打草惊蛇,可又无法阻止吕布去执行曹操的命令,只得在离开以后匆匆赶回洛阳,飞鸽传书长安,请求刘协定夺。
……
收到了史阿的情报,刘协高度重视。吕布如今虽然对朝廷来说已经不如以前重要,但他的个人武力还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刘协已经准备将目标对准曹操的时候,吕布的存在已经变成刘协的障碍。若是可以将吕布拉拢过来,那曹操的实力必定受损。对刘协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想要救出吕布的家眷,在吕布看来是恨困难,可对刘协来说还真不叫什么事,贾诩、李儒建立的天眼很给力,虽不敢说在许都遍布眼线,但想要从许都救出几个人质,那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只是如何安排吕布又成了一个难题,吕布的个人操守似乎不是太好,名声很臭。按理说以他的能力独领一军那是完全绰绰有余,可他的人品却会让许多人反对继续给吕布独领一军的机会,而把他留在身边又让刘协觉得有点大材小用。
“主公,正为何事烦恼?”庞统、徐庶联袂而来,见刘协皱着眉头,便开口问道。
“啊,士元,元直,你们来得正是,看看这个?”
“怎么?主公还在为立谁为后而烦恼……吕布?”庞统边说边接过情报看了一眼,不由也是一愣。
庞统会有此说也是有原因的。大战初定,在拒绝了曹操的联手要求以后,朝廷的战事至此算是告一段落。等到袁绍返回河北,朝廷就会着手收复失地。不过在这中间的这段时间,朝廷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刘协的婚事。
或许是为了让刘协日后行事更加稳重,也或许是为了让大汉避免后继无人,朝廷的战事一结束,以卢植、蔡邕为首的一帮朝中老臣就集体来向刘协“逼宫”了。
刘协倒是不反对成亲,终身大事,总是要经历的,不过他拒绝了卢植等人提议的选秀,而是直接宣布要娶甄宓、赵雨以及步鸾三人。皇帝成亲并不少见,可一气娶仨的就不容易遇到了。
早在大军出征与袁军交战之前,刘协就已经向三女表明了心意。感谢万恶的封建主义,男子娶媳妇并不受限制,尤其是皇帝,三宫六院,想娶多少娶多少。不过刘协却没有打算做种马,一口气娶三个,刘协已经很知足。
卢植、蔡邕等人倒也没在数量上与刘协计较,可立谁为后这个问题,却让卢植跟蔡邕起了分歧。刘协见卢植跟蔡邕吵了起来,不仅不劝反而在旁煽风点火。好啊,这帮老家伙不内讧,那挨折腾的就是自己。反正最后拿主意的是自己,他们爱吵就让他们吵去。
“主公有意重新接纳吕布?”庞统放下情报问刘协道。之前庞统对刘协的称呼还是一口一个圣上,不过在回到长安,正式接受了刘协的任命以后,庞统就改口与徐庶等人一样称呼刘协为主公了。
“吕布骁勇,值得一用。”
“只是吕布的德行……”徐庶皱眉说道。
“元直,吕布自幼便在边塞长大,他的行事自然多似胡人,不过经过这一遭后,我相信他以后行事之前必会多考虑考虑。不论德行,单论两军交锋时的领兵之能,吕布恐怕也属于佼佼者。”
“那主公准备如何安排吕布?”徐庶又问道。
“这个,我还没考虑好,不过就算留之不用,那也不能便宜了曹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