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堪重用
是以楚家在奇肱国的声望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大家心里也都很清楚,楚家现在的一切都是凭真本事得来,楚家能够得皇家信任自然也是因为楚锦丰本人一向精忠报国,对楚家的两位少年将军也是要求严格,全然不存反叛之心,一心一意只为保家卫国。
太傅虽不认可贺元明的所作所为,但是对于皇帝的安危也是大大放在心上,让自己的儿子护其周全,也算是做到了尽忠职守。而如今倒要让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来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这不得不让太傅大为震怒。
皇帝看着众人,他自然知道太傅的意思,只是太傅一家手握重兵,虽然对朝廷并无二心,但实际对他这位皇帝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没有兵权在手,他始终都觉得自己没有底气。
听韩熙的意思,虽然季云冲此人万万及不上楚子轩,但若真能为自己所用,凡事都听自己的安排,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况且季云冲的老爹季允一向都深能讨皇帝欢心,如此一来倒也算是得力之人。
贺元明权衡再三,尽管不尽如人意,他还是想姑且一试。
贺元明也不正面与太傅发生冲突,反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丞相墨宁。
丞相从韩熙提出此建议开始就在琢磨韩熙究竟是什么意图,这个人虽为皇帝宠臣,但是在朝堂上说话确是极有分量,并非单单是因为皇帝对他的宠爱,更多时候也是因为韩熙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让丞相和太傅等人都不得不佩服。
尤其是在皇帝胡作非为的事情上,若不是韩熙偶尔会出言制止,贺元明估计更不得人心。
只是韩熙此人却着实让人琢磨不透,时正时邪,也许上一秒太傅和丞相都还在称赞韩熙劝皇帝改变心意有功,下一秒韩熙也可能会对皇帝的另一番胡作非为拍手叫好。
大家都摸不透他的底线,也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背景,此人是贺元明在行宫避暑时偶然在官道上撞见的,贺元明一见倾心,巴巴的就把人带到了宫里,也不顾韩熙的意愿。
韩熙一开始是极度厌恶的,也不知是何原因,后来倒是在皇宫里生活得如鱼得水。
韩熙平日为人傲慢,不把人放在眼里,极不招人喜欢,向来做事都是我行我素,但是确实也并非绣花枕头。
太傅也曾派人调查韩熙的来历,但是多番调查却都不得而终,只是不管韩熙如何胡来,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来讲是无害的,这一点也是太傅能够容他的原因之一。
而韩熙此番的言论,不得不让丞相本人也大跌眼镜,太出乎大家的意料。
季云冲是什么样的人,文武百官心中自有论断,若说是个将才却是万不会有人认同,若说要反对他担任军中职务,又是万万不敢说出口。
贺元明见丞相一直都低着头,似在沉思,他开口问道:“丞相,你以为如何?”
丞相被皇帝问话,自然是有理有素,他先是整理好自己的衣装,上前一步,微一躬身,然后才缓缓答道:“皇上,臣以为,季将军才能虽不及楚将军,但是楚将军即为御林军统领,而这禁军统领一职交由季将军担任也未尝不可,若真有意外,楚将军自不会袖手旁观,可保皇上无忧。如此一来,季将军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岂不两全其美?”
丞相果真是中庸有道,这一句话可谓是两方都不得罪。
楚子轩即为御林军统领,其职位和权势并不低于季云冲,而让季云冲担任禁军统领一职,不过也是隶属于他的管辖,自然是换汤不换药。这样一来,不仅皇帝有台阶下,就连太傅也无话可说。
若对丞相这样的说法还存在不满,那摆明了就会让人以为太傅一家妄自独大,不给其他人成长的机会,反而让人以为其存了谋反之心。
太傅自然也知道丞相话里的意思,他冷哼一声,奋力一挥衣袖,不置可否。
丞相自然知道此番话会惹太傅不满,不过他会这么说自然也是几番权衡的结果。
太傅再不满季家父子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有太多的反对意见,毕竟楚家三父子也算是奇肱国的重兵之臣,如若一味地打压其他臣子的势力,势必也会招来更大的不满,这无疑是自掘坟墓。
楚锦丰作为三朝元老,又如何会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只是他所忧虑的并非权势职位,在众人看来,也许会误以为太傅是贪恋权势所以才不愿意放权,实则他是真的在为贺元明的安全着想。
可以说,在朝的所有人中,要说有二心,比比皆是,可要说太傅有私心那绝对是污蔑和误解。
太傅虽权势滔天,但他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皇帝和百姓,他的不满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他知道即便他手握兵权仍然救不了奇肱国的百姓,仍然不能让这个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为今之计,他只得从长计议。
贺元明看了看两人的表情,心下了然,看来大家都没有异议了,他还是故作广纳百官之言的样子,幽幽问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朝堂上自然不会有人存了异议,即便有也不可能再说出口,这显然已经成了三公之间的对决,他们是不能随便发言的,一个不慎就会被认为是某一派的党羽,自然对自身来说属于树敌之事,众人又怎的会看不穿?
贺元明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当朝便委以季云冲禁卫军统领一职,季云冲面对这一幕幕的变故,完全搞不清状况。
他只得慌忙谢了恩,可脸上的表情却看不出到底是喜还是忧,竟有些哭笑不得的意味。
他茫然地看向自己的父亲,季允此刻却是喜上眉梢,他撸着自己的胡子,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情,对于众人的道贺也都一一谢过,一点都不觉得受之有愧。
这一日的早朝便在这样戏剧性的一幕中落幕,而朝堂下的众人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