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别来如梦·心伤
九月,秋高气爽。
孟心竹钉好一颗岩石锥,抓了抓腰间小袋里的镁粉,乘着休息的这会儿,她放眼看了看四周的风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听听,我们的孟才女,又开始吟诗了。”
孟心竹低头看看处于下方的人们,“好风景,有感而发嘛。”
“哈哈哈,”已经登到与孟心竹并肩的位置的一个男子笑着说,“我们还以为你会在悬壁上吟一句‘秋风秋雨秋煞人’或者是‘秋花惨淡秋草黄’之类的呢。”
“哈,我又不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看到花落了也伤感,叶黄了也悲凉。我可是乐天派,再说这里的秋景真的好美,看了就知道是丰收的颜色。”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完了完了,我们又多了一个‘诗人’!哎,洪宇,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手了。”
洪宇笑了笑,“我这是耳濡目染。”
“是投其所好吧!”众人笑起来。
“我们看这个也不要叫什么攀岩社了,直接改诗社好了,这两个人正好凑一对。”
孟心竹也笑着摇摇头,继续向上攀岩。洪宇瞪了一眼下面的众人,跟着向上攀。
洪宇第一次见到孟心竹时,就被她吸引了,这个女孩子充满灵气的眼睛,兴起时脱口而出的诗词,纯真的笑容和偶尔心事重重的颦眉都令他魂牵梦萦。之后他主动担当了她的攀岩老师,希望通过接触搭起双方心灵的桥梁,可是已经快两年了,女孩对他这个老师兼追求者没有表现出有别于对他人的好,他们似乎还是停留在朋友这个阶段。
攀岩社里的这帮朋友又怎么会不知道洪宇的心思了,总是有意无意的给两个人制造机会,可是……总的一句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中午时分,所有攀岩队员都来到这个崖壁半山腰的一处平台休息。孟心竹抬头看看剩下的一半路程,她突然感到有些心有余悸,这么多年的攀岩经历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脑中有个声音正在劝她别再继续,别登上去。是第六感还是第七感?她甩甩头,在她的字典里可没有半途而废或者放弃。稍做休息后,大家又开始继续攀岩了。
看着她娇健的攀岩姿态,其他队员们都啧啧称赞洪宇教导有方,名师出高徒,对于孟心竹只是淡淡一笑。现在她只是一个攀岩队员,而离开这里后,她将是另外一个人,一个这帮队员绝想不到的人。
孟心竹,22岁(不过还有一个月才满),她的五官很大气,虽不是倾国倾城的容貌,但却组合得恰到好处,再加上她所具有的能给所有见过她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气质和健美、修长的身材,真是一件人人称赞的优等品。不过孟心竹对自己的自身条件并不是很在意,她在意的是创造这些条件的那个人,因为自己是他的作品。
当孟心竹在襁褓中的时候,便离开了父母,她对他们没有记忆,她所拥有的是和一群兄弟姐妹在海岛上一起生活的记忆,还有就是对他的记忆。从小她和姐妹们就受着严格的训练,不仅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要练习武术、舞蹈、音乐。生活如此的单调、课业如此的繁重、教官如此的严厉,令不满八岁的小心竹产生了逃避的念头。
一天晚上她和几个小姐妹一起离开了宿舍,才走了几步便被发现,被关进了隔离间,其他小姐妹都吓得蹲在地上哭泣,她却没有哭。当被教官问及为何不哭的时候,她只说因为教官讲过,哭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的,所以没必要如此浪费自己身体内的水分。
结果她没有被处罚,还见到了他,从此成为他的素材之一,任他雕琢。十年后,她成为了他手下最出色的四只“燕子”之一。
所谓“燕子”,其实就是女间谍、女杀手。她们根据组织的需要化身成为各式各样的女人接进目标,获取情报或者执行刺杀任务。这样的任务并不排除有牺牲色相的可能,但孟心竹在方面每次都可以全身而退,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很小心,还因为他在帮她。
是的,他在帮她,一直在破例帮她。所有刺杀的任务他都不会派给孟心竹,而在她不能毫无破绽的处理情欲之事时,他总是能及时出现。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孟心竹心里总是甜甜的、很幸福。可是当她在20岁生日那天向他告白的时候,却被绝情的拒绝了。那一刻的孟心竹如同寒冬腊月再吃了一份加大的圣带一般,透心凉。此后她想找他问个明白,他却总是躲着,避而不见。
最后她决定冒一次险,赌上自己对他的全部情感,賭上他对自己也有情感,賭上自己未来的幸福。在执行任务时,她第一次放纵自己,和目标激情碰撞,衣服一件件减少,她忍住制止对方双手在自己身体上四处流走的冲动,继续违心地配合着。就在自己身上只剩三点“小可爱”时,对方突然停止所有动作,一动不动地压在她身上。
那一刻孟心竹突然流出眼泪,口中却说:“你不应该来。”
他站在暗处看着床上的两个人,叹了口气,慢慢走过去,推开那个已经不能动弹的裸体,准备扶起她。孟心竹突然双手环抱着他的脖子,“为什么?”
怀里的人抽泣着,他顿了顿,尔后拿着衣服为她披上,严厉地说:“你居然用这么笨的办法,真让我失望。”
孟心竹抬起头看着他,“你说过,只要达到目的,什么办法都可以。”
他低头看着女孩,这种眼神他十二年前也见过,正是这种眼神令他挑中了她,事实证明他的确没有看错。“好,我告诉你。”他放开女孩,看着她穿好衣服,“我很喜欢你的眼睛,里面透露着很合我味口的——欲望,每次看着你,都会让我很难克制自己。”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