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之战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青青子吟,悠悠我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庆忌听了小川的所请之后并没敢立刻答应他的所请,他只是说尽力一试,送走了小川和嬴阙后,庆忌立刻去找楚南公,将此事与他说明。

  南公听后道“恩,听你所言,小川前一事似乎是为了防止赵祺发病为他人所知。”

  “是的,师叔,这个我可以理解,我当然也不希望此事败露,小川兄弟这样做我也是很感激的,可是”

  南公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庆忌道“你是怕小川进宫居心叵测,反倒连累了你。”

  庆忌无难道“虽然我与小川兄弟相处时间不久,但我自信看人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他断然不会谋害于我等”

  南公呵呵笑道“小川是庄周的高徒,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你又何须有所顾虑,即使他进宫有所不当,也与你无甚大碍。”

  “只是?”

  南公望着庆忌道“只是小川多才,你怕他得到赵王的青睐,反倒于我们阴阳五行一派在赵国的地位有所影响。”

  “是的,师叔,现如今各门各派在各国王宫若能占据一席之地,都不会轻易拱手让人,若是拿去庆忌的项上人头,庆忌都不会皱一下眉头,然,此事关系重大,庆忌深恐陷师门不利。”

  南公点了点头道“你所忧虑之事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要问你,你可知道庄周的思想是什么吗?”

  庆忌恍然大悟道“师叔的意思是说赵王不会重用小川。”

  南公道“恩,你在赵王身边时间甚久,想必应该更为了解赵王的性格,易小川确实是一难得的人才,赵王也许会惜才,但却万万不会重用。”

  庆忌想了一会对楚南公道“既然如此,师叔,那我即刻进宫促成此事。”

  南公点点头道“恩,孺子可教也,去吧,去吧。”

  “诺。”

  —————————————————————————————————————

  庆忌很快就将两件事都处理妥当,嬴阙已经随他先一步进宫为赵祺看病,隔日,小川也将得到赵王的召见。

  庆忌简单的对小川介绍了下目前赵祺的病情,自然这些都是嬴阙令其转告小川的。因着赵祺的病情较为复杂,为了防止其反复,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嬴阙已经暂住在赵宫内,小川为此又谢了谢庆忌。

  庆忌讳道“小事而已,小川勿要挂心,只是明日朝堂之后,赵王召见于你之事,小川还是要多做准备为妥。”

  “多谢庆忌兄,小川深表感谢。”

  “庆忌只是引荐了一下,真的能否打动赵王,还得靠小川兄弟自己呀,庆忌实不敢贪功矣。”

  —————————————————————————————————————

  隔日,小川在庆忌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赵宫。赵国王宫位于邯郸城的城北,王城分别由东、西、北三个方城构成品字形,彼此相连,成为一体。

  赵惠文王于赵宫齐德殿召见了庆忌和易小川。

  易小川也是初见赵惠文王,只见赵何此人看上去三十出头,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易小川不由的叹道“看来强秦在此君手上未曾讨得半点便宜,想必也不是偶然。”

  赵惠文王看了看拜了一拜后的易小川,只见此时的易小川站于殿中,不卑不亢,气定神闲,果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呀,看来此人绝非寻常之辈,赵何好奇的询问道“听说易先生是庄周的高徒,来我赵国想寻求施展?”

  易小川道“禀赵王,在下自稷下随师傅学习数载,昔日于稷下之时,就曾听闻师傅说过,天下诸国,强者为秦、赵、齐,近日偶来赵国,只见邯郸如此繁华,师傅之言果然非假。想当今之世,秦国为宣太后、魏冉一党所把持,秦王软弱,无甚作为,秦国朝堂之上不是楚人变是秦人,我等士子纵有千般能力也难出其右,反倒是赵国…”易小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他看向赵王。

  果然,赵惠文王明显的被小川吊起了胃口,他见小川如此一说又不直言,不由得追问道“依先生之言,赵国又怎样?”

  易小川笑道“赵王贤明,天下皆知,文臣武将多取自布衣,试问天下若有一处供白衣之士施展抱负之国,想必非赵国莫属。

  赵惠文王听后哈哈大笑道“先生果乃庄周高徒,见解透彻。”

  赵惠文王说完又看向庆忌微笑道“爱卿举荐不避嫌,身为阴阳学派却能够举荐它派之士,果乃贤士呀,卿可与祁奚相比呀。”

  庆忌赶紧拱手回答道“庆忌一心只求为王上分忧解劳,为赵国称霸谋得一二,此乃微臣应该做的,当不得大王如此夸赞。”

  赵惠文王走到二人身旁,他点了点头道“孤王甚为感动,有先生和小川此等大才,赵国之福呀。”

  易小川望着眼前的一切,想起了日前自己收到嬴煊的飞鸽传书“荐你于赵王,利大于弊,当事之势,需谨慎处置,切不可强求,小心为上。”

  易小川此刻招摇自己乃是庄周高徒虽非己所愿,但这个时代就是以师傅的地位和名声来判断一个人行与不行的年代,倘若不然,恐怕就是说破了天,赵王也未必会见上自己一面,而赵国大军即将集结完毕,留给小川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今之计,只得铤而走险了。

  千百年以来,在泱泱华夏大地上,向来都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无论是何种人,就没有人爱听实话,魏征只有一人,而更多的人,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因讲了实话,为君王所厌弃的则如过江之鳞,难以计数,即使是历史,也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客观条件的丢失,主观因素的更改,历史早已面目全非。

  后世有一部片子叫做《一双绣花鞋》,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写观后感时说道“我不明白的是那个国民党团长的遗孀为何要被劳改,她的老公为抗击日寇侵华而阵亡,他的遗孀就要被劳改,这是什么逻辑呀,看看隔壁的金三胖,他的姑父被他杀了,他的姑姑自杀,我们又比他们强到哪里,只因着党派不同,这个国家已经忘记了1938年我的乡党们夜渡黄河,用他们的鲜血阻挡了势如破竹的日寇,将日军的铁蹄阻挡在黄河的北岸,六六会战中,八百多人遍体鳞伤,枪断弹绝,那些大多只有16-18岁的孩子“宁跳黄河死,不当亡国奴”,在集体自尽跳下黄河前,他们面向家乡的跪拜是何等的壮烈,他们也许不知道汉家男儿哪堪他人随意践踏的道理,但是他们用自己牺牲为家乡的人们谋得了生存的机会,后死碑是未死之人向战死的英烈在明志…我想,那些六七十年代窝囊而死的名将们,是不是都非常悔恨,是不是都曾想过一句话“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12月13日,这个国家终于有了国家公祭日,虽然晚了65年,可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尊重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民族又有何颜面让别人尊重你。”

  赵惠文王笑呵呵对易小川道“易先生,易先生。”

  易小川有些出神,庆忌撞了下小川的胳膊,易小川赶紧抱歉道“小川正为赵国的处境发愁,还请赵王勿怪。”

  赵惠文王好奇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听闻王上给了赵奢统兵之权,小川甚为恐慌。”

  赵惠文王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赵奢是先王之臣,未必是大王之臣,而且,听闻赵奢乃是先王重臣,今日授其兵权,不亚于放虎归山,若其生有异心,大王可知其害?”

  赵惠文王不以为意的笑呵呵道“先生多虑矣,赵奢虽为主帅,然赵军效忠的乃是我而不是赵奢,令赵军攻打它国赵军会听令,若令赵军围攻王宫,赵军又岂会听令。”

  小川哈哈大笑,他笑的声音之大,时间之长,令庆忌和赵王侧目。小川见吸引了赵王的注意,这才止住笑言道“昔日师傅曾告诉小川一则故事,不知王上可想知道。”

  赵惠文王沉下脸问道“先生请讲。”

  “听闻戎狄王有两个儿子,大王子本应继承王位,因戎狄王偏心小王子,大王子就给士兵作了一些特殊训练”小川说道这里,他看了看二人诡笑道“大王子手挥之处,士兵无需多问即刻将目标杀死,他先是指向自己的爱马,凡是顾虑是王子的马没有下手的士兵都被大王子杀了,他又指向自己的阏氏,没有动手的士兵都被他杀了,最后他指向戎狄王。”

  赵惠文王听明白了,他缓缓的说道“戎狄王死了。”

  易小川点了点头“是的,师傅讲此事之时,小川也曾唏嘘不已,然而”

  赵惠文王忽然挥手道“先生说的意思我明白。”

  易小川一拜道“我将此事讲与王上,只是希望王上有个准备,需知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

  赵惠文王对一旁的宫人道“招左徒公孙弧传孤王口令,赵奢将军年事已高,孤王不忍老将军受风寒之苦,则令前将军王毅担任主帅,虎符由公孙弧带回。”

  宫人赶紧拜道“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