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崇祯大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3章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腊月二十。

  离崇祯十八年的春节只有十天。

  寒风席卷着整个大江南北。

  怀中美人如玉,暖如三月,惹得人恨不能化于其柔媚之中。

  不过,朱由检依旧还是选择坐起了身。

  冷冽地空气在翻涌着红帐。

  司礼监秉笔太监史可法总是会准时地捧着奏疏候在门外。

  陈圆圆如今对于朱由检的身体毫无敏感,神气自若地将黄绫衣穿在了朱由检身上。

  站在门外,看着目光所致之的钟山雪景,发一会儿呆,是朱由检每日都做的事。

  南京城的气候明显比北京湿润。

  虽说今日不曾有雪,但深冬的冷雨已让红色的紫禁城染了一层墨绿。

  武当山的张天师传人被朱由检请进了宫中,每当在这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时候,朱由检都会跟着他打一会儿拳。

  太极拳虽柔,却也同样耗力,再加上阳气充沛,正当壮年的朱由检没多久便已是额见微汗。

  “今日有什么要事?”

  从陈圆圆手里接过热水浸泡过手帕,朱由检不经意地摸了摸陈圆圆的手,笑中带着严肃。

  司礼监秉笔太监史可法记忆力很不错:“蜀王被张献忠杀害,鞑子在京畿大肆圈地,京城百万民众无家可归,保定府周围常有百姓被杀害,建奴颁布逃人法,逃亡南方之百姓实行连坐之罪。”

  砰!

  朱由检忽然将手帕摔在了地上,嘴角一紧,目光若刀地盯了眼前的史可法和陈圆圆一眼。

  陈圆圆吓得花容失色。

  史可法也同样沉默不语。

  突如其来的一股寒风吹散了朱由检的怒意,至于北方百姓的罹难,他即便是皇帝,此时也是无可奈何。

  这时候,王承恩疾步走了来,从史可法手里接过奏疏,替下了史可法的班。

  “毕懋康的病怎么样了?”

  朱由检一见到王承恩便想起了毕懋康此人,同时也自觉地朝宫殿外走去。

  王承恩自然是贼聪明的,知道朱由检又要出宫,朝自己的下属使了个眼色,便有人忙跑去统治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李若琏。

  既然身处江南,朱由检自然是不会天天将自己禁锢在高墙之内。

  江南园林闻名遐迩,朱由检更是让许多大明官营机构都以有山有水的园林为办公地,自然也就可以在巡察之余放松心态。

  不让百官体验这片温柔富贵乡的宝贵,他们怎会死心塌地跟着自己一起护卫这片南国江山。

  在金鸡纳树树皮熬制的中药帮助下,毕懋康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依旧不能出门吹风,只待在大明工程院即愚园内看看花草听听鸟声。

  魏国公府的几房家生子成了朝廷的雇佣工,负责整个大明工程院的后勤服务,其中也包括毕懋康的生活。

  毕懋康也不再无聊,宋应星和汤若望以及孙和鼎三人也搬入了这里,各要了一处轩馆别苑住了,每日也会偶尔过来与毕懋康说说一些枪械制造之事。

  朱由检来这里自然不仅仅是看看毕懋康,他还得看看徐文爵在这工程院内做的实验进行的如何。

  犹如书房一般的实验室四周都是槅子,而中间则是三个大木桌,木桌上摆满了玻璃容器和被烧过或用什么液体泡过而臭臭的金鸡纳树。

  “实验室不能这样玩,窗户要改的大一点,另外加一个通风橱,以免实验者中毒,木桌换成砖砌的平台,平台外铺上金砖,这样可以使得台面光滑而又不会发生火灾,玻璃容器不是很好且品类单一,你府内能烧制玻璃吗?”

  朱由检看了看很透明的玻璃烧杯问道。

  “回陛下,会烧制琉璃的师傅倒是有,但西洋人这玻璃倒是还不会”,魏国公徐文爵回道。

  “这金鸡纳霜研制出来后,该着手去试试这玻璃的制法,这东西你也看出来了,可不仅仅是用来插花摆着好看,它抗酸抗碱,制药可是离不开它的,关键还是透明的,多想想办法。”

  朱由检说着又建议徐文爵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出色谱分离器来,即利用物质极性不同,添加碱性胶体可以达到生物碱的分离。

  如果朱由检自然不可能给徐文爵解释这些,他只能建议他如何做,碱性胶体材料倒也不能找,很多金属氧化物便是属于碱性胶体。

  当朱由检离开工程院来到科学院时,诺大的工程院已经是济济一堂,方以智把张岱、傅山、吕留良、朱之瑜等人都召集了来。

  对于科学院院士的选拔,朱由检是卡的比较严的,至少学问要在当今世上是有一定名望才行,除此之外还得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造诣。

  不过这几位,因为实在是名望的确太大,朱由检自然也就破格让他们成为了科学院院士,也算是为科学院搭建一个班子。

  让朱由检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些一个个在后世鼎鼎大名的学者此时还都是翩翩佳公子,同方以智一样看见皇帝陛下朱由检到来也丝毫不见卑微之色,虽是谦卑地行礼却自带一股轻狂之意,甚至张岱更是毫不避讳地直接问着朱由检:“陛下,既让我等来这科学院,不知这科学二字是为何意,为何不是集贤殿或是礼贤居?”

  “亏你张宗子也是名门望族出身,一篇《湖心亭看雪》写的西湖雪景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今却也问如此幼稚之问题,科学二字,不外乎是分科而学,飞禽走兽一科,日月旋转是一科,繁衍生息是一科,朕建科学院不过是让尔等格万物之理,求万科之学,至于为何不是集贤或礼贤,乃是因为你们暂且还算不上是贤达之士,只是可造之材罢了!”

  朱由检这话一出,让张岱和方以智等一时无语,但心里对于皇帝陛下朱由检并没有瞧得上自己这些人而有些不忿。

  朱由检见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的,也知道自己刚才那句话伤了这些天之娇子的自尊心,便不禁笑了起来,他知道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眼界朝天的,连功名都可以藐视,自比圣贤的人,但朱由检要打击的就是他们的狂,让他们好静下来把他们的高智商应用到研究自然科学中去。

  张岱六岁能机智对出“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的对子,方以智进士出身,唐甄乃后世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吕留良在原本历史上虽落得个被文字狱的下场,但却是享誉明清两代的大学者,不让这些人好好为自己服务,朱由检怎么都觉得自己是在浪费人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