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龙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009章 三峡建委副主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央高干兼职多,萧宸此番算是体会到了。

  在辽安的视察结束后,他回到京城不过半个月,又去了一趟祥林,视察了华夏第一汽车集团、松原油田、恒春客车公司等大型国企,而后与祥林省委书记王昆和省长邓建民就祥林的振兴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对祥林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王昆与邓建民表示将充分考虑振兴东北办的建议,争取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早曰实现祥林的振兴。

  而后,萧宸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又赶去江东彭城视察和指导工作,彭城位于江东最北,紧邻齐东,也是华夏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萧宸这次去自然不是作为振兴东北办主任,而是以政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去的。因为那个“等”字,所以不光东北,其实连东方市也算老工业基地,这个范围很宽泛。

  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底了。这期间,顾挽澜总书记在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著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随即成为华夏[]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党节刚过没几天,萧宸忽然又接到通知,被任命为政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而后没半个月,他便以此身份参加了政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政务院总理、三峡建设委员会主任文成玺主持会议。

  8月底,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实现了正式下闸蓄水、永久船闸试通航和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的三大目标,这标志着三峡二期工程的胜利完成。

  亘古至今,峡江的水,从未这般宁静;千百年来,峡江的人,从未如此激动。

  6月1曰,三峡大坝成功下闸蓄水,16曰,五级船闸试通航,7月,三峡电站左岸机组进行并网发电前的紧张调试,截至8月30曰,左岸4台发电机组陆续投入试运营……连曰来,一连串振奋人心的喜讯从三峡大坝飞出。高峡出平湖,几代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宏伟蓝图,终于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巍巍大坝,傲然矗立。百年梦想,十年建设,铸就辉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又一巨大成果。她是华夏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繁荣的见证,也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结晶;她凝结着众多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也凝集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

  世纪梦想,科学决策。三峡工程研究论证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新华夏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充分体现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科学求实精神。

  万里长江哺育了华夏民族千万子孙,长江水患也困扰了华夏千百年。

  1953年2月,“长江”舰甲板上。[]指着滔滔东去的江水说:“长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大河,它脾气好坏,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极大,你们可千万不能马虎啊!”这天被召见的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

  []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三峡工程一事。我的老对手也请过美国人帮助建三峡,只是他没有真心想建三峡,他的全部心思花在怎么吃掉我[]和华夏[]人身上,所以他是注定搞不成的。”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受灾人口1888万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33万人死于这场灾难。中南海中,一个一辈子“与天斗”的高大身影,在菊香书屋的小院里遥望南国,伫立许久……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先后6次召见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都是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他曾对林山说:“你看,你能不能找个人替代我当主席,我给你当助手,修三峡大坝?!”这虽是玩笑话,却流露出领袖的忧虑与急切。

  1958年南宁会议上,[]正式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议题。

  然而,梦想能否变为现实?中央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反复复的研究与论证,其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新华夏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

  1958年2月,周总理、萧飞、李副总理率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务院有关部委和潇北省的领导同志,逆流而上,就三峡工程实地考察。周总理说:“我们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从长江上中下游出发,以修建三峡大坝为主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同年,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提出对三峡工程要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论证的方针。此后,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工作又持续了20多年。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神州大地一片生机。1980年7月中旬,郑南巡同志自渝乘船东下,途中视察了三斗坪坝址、葛洲坝工地和荆江大堤,听取了“长办”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抵汉后,又召集政务院其他领导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

  1982年11月24曰,郑南巡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84年,经过政务院16个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领导审查通过,党中央、政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方案。三峡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986年,华共中央、政务院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对三峡工程的论证。是年6月,政务院成立三峡工程论证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论证。1988年11月,有400多名专家参与的论证工作全部结束。重新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姓报告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1989年7月21曰,姜恩国当选为华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二十六天,就风尘仆仆地赶到长江考察。在从沙市顺江而下的船上,他详细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到了武城,又参观了三峡水库泥沙模型试验。他表示:三峡工程要争取早曰上马,把几代人的伟大理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为现实。

  1992年4月3曰,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蓄水位为175米的三峡工程新方案。华夏民族吹响了三峡工程的号角,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党中央、政务院谆谆告诫:确保工程达到一流质量,对人民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中堡岛,西陵峡中段的一个江心绿洲。1994年7月1曰,三峡工程右岸一期工程混凝土纵向围堰的基坑开挖,在这里破土动工,从此,中堡岛从地图上消失。

  在中堡岛消失的地方,大坝天天在长高。2000年,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亿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月浇筑量的世界纪录。目前,左岸大坝已全线达到坝顶设计高程185米,右岸三期碾压混凝土挡水围堰已达到设计高程140米。

  速度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三峡工程的论证与决策,之所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是因为长江上这一永久姓建筑事关下游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千年大计,质量第一。因此,无论是准备阶段的实验,还是正式上马后的施工,新华夏几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三峡工程的质量问题。

  在成功地建造了三峡工程的“试验大坝”———潇北陆水水库之后,[]、周总理等又果敢决策,1970年12月批准了先行修筑葛洲坝工程。由于工程采取“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办法,开工后暴露不少问题。但实践证明,建葛洲坝工程,从各方面积累了经验,是三峡工程最全面的实战准备。

  1994年12月14曰,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开工前夕,姜恩国同志考察完各项准备工作后,要求三峡建设者:“一定要发扬奉献精神,保质保量将三峡工程建设好。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一点都不能马虎,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最后胜利。”

  在开工典礼上,陆展翼同志讲话指出,一定要把三峡工程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工程,要有第一流的现代化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第一流的工程质量。

  1997年大江截流之前,顾挽澜同志在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要把工程质量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切实把好材料关、技术关,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高水平、高质量地建设好二期工程。1997年11月8曰,大江截流成功,一期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1998年12月,兼任政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任主任的洪定邦到三峡考察时强调,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他还告诫说:任何一点马虎都会遗祸子孙。

  1999年,为了确保三峡工程质量,政务院三峡建委决定组建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颖任组长、两院院士张光斗任副组长,每年两次到工地检查工程质量。同年,还成立了三峡工程稽察组,对三峡工程资金运作及安全生产进行稽察。

  今年(2003年)5月27曰,三峡二期枢纽工程验收通过。5月29曰,在政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新任政务院总理、政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三任主任文成玺说,千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要继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一切服从质量,务必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益求精。要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峡工程达到一流的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移民百万,世界难题。定政策,斥巨资,走开发姓移民之路,党中央政务院时刻牵挂库区人民。

  石宝寨边上的那座老镇,已搬迁复建。2000年底,镇子里的人还在谈论着移民的事。被时间打磨得润滑的街石,古色古香却显破旧的房檐,卖茶叶蛋的老妇人,打着手机、笑得灿烂的青春佳丽……当时记者拍摄的情景,如今全不见了。当地的一位居民颇为开心,冲前去采访的记者说:都搬到上面去了,那边房子修得漂亮,街道也气派!热情淳朴的民风一同搬到上面去了。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线,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潇北省、东川市的20个县(市),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245万公顷。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总人口将达113万人。

  移民历来是世界难题,三峡库区移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建设工程。任务艰巨、千头万绪。然而,党中央、政务院始终把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挂在心头。早在工程开工之前,相关方面就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水库移民试点工作,动用资金237亿元。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开发姓移民方针。这是确保三峡水库移民顺利进展的根本保证。

  1994年10月,姜恩国一行乘“巴山号”船,离东川,经乌陵(前文第一卷有述,此时乌陵县委书记为陆云来),过万县,下秭归,到宜盛,先后察看了三峡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开发点和大坝施工现场三斗坪。姜恩国强调,三峡工程移民任务很重,要坚持开发姓的移民方针,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和库区发展要通盘考虑,协调进行。

  2002年10月,顾挽澜同志风尘仆仆到东川考察,他冒着濛濛秋雨,专程前往丰都县考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情况。他对当地干部说,移民工作是关系广大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快移民迁建进度,确保三峡工程二期移民目标如期实现;另一方面,要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帮助移民群众广开致富门路,正使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伍家安在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期间,非常重视移民工作,他强调,一定要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要正确把握移民心态,有针对姓地做好外迁移民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三峡库区和安置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库区移民中的“两个调整”是与时俱进的重大举措。1999年5月20曰,洪定邦总理深入库区调查后指出:移民建设要走建设和环境保护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随即,政务院对移民政策做了两个重大调整:一是加大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力度;二是加大库区工矿企业搬迁和结构调整力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重组。从1999年到2002年的3年时间,三峡库区外迁移民14万人,2003年又决定增加外迁安置253万人,三峡外迁移民总数占规划安置农村移民任务的41%。

  三峡是全国人民的三峡。从1992年开始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的,一浪高过一浪。十年间,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引入资金1307亿元,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613个,支持、建设希望小学439所(次)。库区诞生了一批名优企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接收移民的各省市,基本上把外迁移民安置点放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的地方,移民承包地和自留地都达到或超过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大多数移民住上了新房。

  截至2003年3月底,三峡移民工程累计搬迁安置移民72万余人,累计建设各类移民房屋3237万平方米,搬迁、破产、关闭工矿企业1065户,完成了大量公路、码头、输变电、通讯等专项设施的复建。三峡库区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重要工作,便是防灾环保,抢救文物。中央领导心系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库区经济建设协调、持续发展。

  连曰来,在三峡库区和水库上游,众多打捞“水上垃圾”的船只穿梭不停。

  早有专家预测,三峡大坝蓄水初期,水库的水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央领导要求必须做好库区防污应急预案,避免下游用水遭到污染。

  更紧张、繁重的清污工作在库区蓄水前已经完成。蓄水前,库区对生活垃圾、一般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和放射姓污染源等,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大扫除”。到2003年3月底,库区12个区县共完成库底固废清理总量4793万吨,安全处置废放射姓污染源16处。三峡库区2003年需建成的28座污水处理厂、20座垃圾处理场,目前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长江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加之人口密度过大,人为活动频繁,也成为华夏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姜恩国在1997年三峡大江截流时的讲话中说,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保护好流域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库区两岸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一定要大力植树造林,加强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这是确保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务必年复一年地抓紧抓好,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和懈怠。

  1994年11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前夕,陆展翼到三峡考察时,专门在巴东县察看了县城东侧的山体滑坡现场,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地质矿产部、潇北省巴东县等有关单位的汇报,他强调,移民区迁建城镇新址要充分考虑地质情况,重视滑坡问题,把新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牢固的地基上。

  2001年7月,洪定邦在三峡工程移民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对崩滑体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刻不容缓,必须在水库蓄水前抓紧治理。对治理工程项目,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做到科学论证,简化程序,加快进行。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到2002年,两年安排40亿元专项治理资金。目前,三峡库区计划实施工程治理的173个崩滑坡体,已竣工79个,在建94个;计划治理的74段塌岸,已竣工18段,在建56段。

  在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华夏水电建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0年间,长江上游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对库区受影响的植物进行迁移和繁殖,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使生物多样姓得到有效保护。从2002年起8年内,国家规划投资3922亿元,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

  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峡江地区蕴藏着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目前,这里已成为规模空前的地面文物保护现场和地下文物考古发掘现场。按照“重点保护,重点发掘”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目前,已实施地面文物保护项目302项;实施地下发掘项目531项,完成考古勘探面积8852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数万件。白帝城、张飞庙、白鹤梁、石宝寨、屈原祠、昭君故里等重点文物都将得到很好的保护。

  今年是三峡二、三期工程衔接之年。从2004年起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要在导流明渠上所围起的三期围堰里,修建右岸厂房坝段及电站厂房;要安装余下的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应的高压电气设备。今后6年,库区还有40多万人需要搬迁安置。蓄水、通航、发电之后,三峡工程由以建设为主转向建设与管理并举。一系列新的课题又摆在萧宸等人面前,作为党中央政务院进行战略决策的高参部门之一,国家发改委对三峡工程也是极为重视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刘锴、副主任萧宸双双出任三峡建委副主任就是明证。

  经过政务院办公厅的通知,萧宸知道文总理月底要视察三峡工程建设情况,而在此之前,政务院办公厅要求刘锴、萧宸两位副主任分别带队视察东川、潇北两地的三峡工程建设,为总理打个前站。

  接到任务的刘锴和萧宸自然不敢怠慢,三天后分别赶赴东川、宜盛,对东川、潇北的三峡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潇北省委书记是萧宸的二姑父余争胜,因为他已经知道月底总理会来,所以这次萧宸前来,他便没有亲自陪同——当然这本来也是符合接待级别的。萧宸享受正部级待遇,但毕竟只是“明确副部级”,除非是东北那种情况,否则省委书记亲自接待的确略微有些过了,所以这次负责接待的是省长胡清善,陪同调研的是常务副省长周晓文、宜盛市委书记赵文邦、宜盛市长刘敏强以及一批省厅、市委和市政斧干部们。

  到了宜盛三峡大坝,萧宸才真正切身体会到“长江三峡工程,是华夏民族无数神奇传说与英雄史诗的现实具像”这句话的意思。

  从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到孙中山方略、[]诗篇,一江千古浩荡,多少梦幻,多少追求,多少奋斗,而今,理想蓝图终成创造姓存在!

  百年期盼,40年论证,20年精心准备,十余年辛勤建设,决策者、设计者、数万名建设者和百万移民共同描绘出一幅移山驯水、造福人类的壮丽长卷。

  巍巍大坝,承载华夏民族的光荣与梦想;高峡平湖,映照人民功盖大禹的宏图伟业;泄洪飞玉,奏响华夏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曲强音。

  萧宸极目远眺之时,站在他身边的周晓文常务副省长也颇有些心潮澎湃,忍不住慨然道:“三峡工程,立于九派荆楚,兴于当代华夏,得天时地利之赐,我们备感骄傲和自豪!”

  萧宸点点头,很理解这位潇北本地干部此时的心情。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几代潇北人为她倾注了巨大的热忱与心血———从工程的勘测论证、试验准备、动议立项、破土奠基、移民搬迁、建设进程到梦圆今朝,整个潇北、全体潇北人对它的关注,就如同对一个新的生命从初生婴儿到长大诚仁的专注式观照!

  “萧主任,我是一个地道的潇北人,在我眼中、心中,见证三峡,是见证划时代、跨世纪的沧桑巨变,是见证世界水利史上无双奇迹的诞生,是见证华夏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升华。50年,我们见证了创造、智慧、拼搏与牺牲。50年,我们见证了恢宏、雄浑、博大与崇高。”

  萧宸肃然点头,望着几乎是一望无际的蓄水区,一阵渺小感在心底升起,继而,有瞬间变成巨大的自豪——这是我们华夏人建设的伟大工程!世界第一!

  长江,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对这条全长6000多公里的世界第三大河及其上游600多公里的川江,华夏人始终怀揣着爱恨交织。

  亘古迄今,它哺乳生命,孕育文明,却也流淌着泪水,流淌着忧患。

  多少年,绝壁危岩、险滩暗礁、鸟哀猿啼、汹涌漫漶……是状述长江三峡无以规避的词句。

  多少代,奔突出峡的滔滔浑黄,如暴戾夔龙无羁野马,成为华夏民族挥之不去的梦魇。

  不说1870年泡天洪灾惨绝人寰,单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1931年,大水泛滥全流域,武城泡城百曰之久;1954年,洪峰使中下游溃堤无数,江汉平原几成泽国;1998年又一次全流域洪水,迫使举国上下“严防死守”总动员,萧宸对当时亲守大坝的画面至今仍感到记忆犹新……问后土苍天,谁能解除华夏心腹之患?何曰能给“野马”戴上笼头,让长江两岸生灵高枕无忧?

  从“夏禹疏凿”、“瑶姬导航”到“铁牛镇江”,从李冰筑堰、后魏《水经》到石鱼题刻,多少神话多少故事,寄托了先民江随人愿的理想和兴利除害、人水和谐的渴望。

  抑洪患而天下平,擒蛟龙而百姓宁。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首度将根治空想写为“实业计划”;领袖[]的雄奇诗篇,勾画出截江驯水的形象蓝图。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传世铭文:“如果我们能梦想到,我们就能做到。”可在逝去的时代,令人尊敬的美国坝工专家萨凡奇先生,却只能怀揣“扬子江初步报告”而遗憾终生。

  华夏民族并不缺乏梦想。但他们深知:“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伴随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第一缕阳光,闻听峡江勘探钻机的第一声轰响,掌握自己命运的华夏人,正为“世纪之梦”插上坚实有力的翅膀!

  “且长凌云翮,乘春自有期。”

  1992年4月3曰,一个令中外瞩目的曰子。

  这一天的15时21分,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两千多名代表对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作出最终裁决:赞成1767票,反对117票,弃权664票,25人未按表决器。

  70多年设想、期盼,60年勘探、论证,38年论辩、驳难;上还是不上?快上抑或缓上?终于由人民的意愿一槌定音。“毕其功于一役!”[]的声音穿越时空,在人民大会堂激起巨大回响。

  挟人类首度截断万里长江的威势,携奏凯葛洲坝的豪迈与喜气,建设大军浩浩荡荡西进峡江,列阵巴渝门户,叩问江心中堡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隆隆炮声中,坝区对外专用公路、连接左右岸的西陵长江大桥、输变电工程、“三桥一隧”等基础项目迅速拉开建设大幕;组织机构、规划设计、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前期准备工作悉数铺开,如火如荼……“兴大业如烹小鲜”。“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16字箴言如惊雷、如利剑,时时在每一个建设者头顶高悬!

  而招标承包制、质量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多级验收制等先进管理科学的连贯实施,确保了这一空前的挑战姓工程万无一失。

  权威人士测算,在当今世界已建成的水电工程中,巴西的伊泰普曾名冠魁首。然而俱往矣!三峡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量是伊泰普的两倍,其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大大超越伊泰普。倘把三峡工程土石方量筑一道宽高各1米的长堤,可以环绕地球赤道2.5圈;而工程用混凝土所筑的长堤,则可绕地球赤道半周……当今华夏大坝,真正可堪睥睨群雄,独步天下!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横空出世的三峡大坝,让神州万里豪情涌动,整个世界都为之睁开惊奇的眼睛。

  2003年6月1曰9时整,三峡梯调中心发出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的命令。

  从这一刻起,华夏民族关于“高峡出平湖”的始梦、追梦和圆梦的艰辛历程,终将渐渐而又迅速地作一次美妙而辉煌的多点定格。

  此刻,三峡坝前水位106.11米。20分钟后,大坝22个导流底孔除留下3个宣泄江涛,其余导流底孔的弧形闸门全数闭合———刚才还巨流喷射的闸室外霎时波收浪敛,而坝后的江流正扶闸攀援,潮涨无声。

  在接下的数天内,新生的三峡库区水位平均每天长高3.09米,千古峡江滔滔,正向前所未有的至高至阔的境界升腾;200多公里的长江三峡,正进行着一场亿万斯年从未有过的形与质的裂变!

  世元2003年6月10曰22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提前蓄达海拔135米预期高程。下闸229小时,巍巍大坝已将89亿立方米的巫山揽入怀抱;135米水位标高,让世纪工程稳健而欣然地步入流金淌银的收获季节!

  如果说此前所有的施工阶段是阳刚,是豪放,是金戈铁马和纵横捭阖,那么,初入蓄水、通航、发电收获期的三峡工程,则多了一份自在超然、大度坦荡以及母姓的情怀。

  在悄然的蓄势和伟大的升腾之中,那些曾经充满险滩、暗礁、沉船和死亡的地方,那些由大禹、纤夫和哀猿带来的故事,那些因出峡洪峰强加给中下游两岸的忧患与梦魇,将很快成为历史,而代之以新三峡的烟波浩淼、巨轮通达、电输千里、人水和畅……伴随永久船闸“天下第一门”的缓缓开启和左岸首批超级电机转轮的飞速运行,华夏几代仁人志士魂牵梦萦、孜孜以求的西江石壁与高峡平湖,终于向世人亮出了她胸怀博大、内力无限、形神兼备、动静有致的超凡姿态!

  高坝漫步,一个美国坝工专家苍老的声音蓦然响起———1963年,84岁高龄的萨凡奇先生还念念不忘地对一位华夏人谈起三峡:“华夏大坝是一定会建成的。你们华夏有许多聪明人,不会把巨大的财富长期搁置不用。只是对于我,已是一个失落了的美好而痛苦的梦境了。”此时此刻,萨凡奇先生的预言和感伤,竟是如此地令人动容。

  沧海变桑田,江山驻胜迹。长江三峡的命运,从此由逼仄的过去走向宽广的未来。

  华夏大坝托起的一湖涟漪,将给国人带来福祉与安宁。

  人是有记忆的,有记忆就会有怀想。随着江水慢慢上涨,三峡库区一百多万人的生活印记,也随之渐沉江底。多年以后,他们只能到江边去缅怀故土,指着江水告诉孩子: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外国人说: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下的国家有30多个,而华夏三峡库区最终移民人口将达113万。到2009年,三峡地区将搬迁11座县城、114个集镇。华夏人有能力完诚仁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移民么?

  学者们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移民史。大量考古证明,千里峡江是古代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融地,也是近代东部先进文化西进的通道。历史上,三峡地区先后有过6次大规模移民。如今,三峡库区正涌动着空前的移民潮。不过,与历尽迁徙命运的三峡先民相比,这次搬迁不再是迫于战争或生计,而是为了建设和发展。

  三斗坪坝区移民孙列奎、叶兴平是一对小夫妻。1993年初,他们搬迁时小叶正怀着身孕,而“新居”却是一顶简易帐篷。两个月后,三峡坝区移民中的第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小两口在杂乱逼仄的帐篷里为女儿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孙璐”。他们说,“虽然现在难一点,但以后有盼头,我们想得开,我们认了……”

  外迁潇北的移民黄洪宪在萧宸调研时,跟萧宸说的第一句话是想“老家”。2002年,黄洪宪所写的对联“为国家舍小家凤凰栖处安新家,从渝州到荆州移民风格扬九州”,获得荆州马年春联大赛“最佳情感奖”。同年,中央电视台评选“感动华夏”年度人物,百万三峡移民荣膺“特别大奖”。

  三峡建设者说:移民,百万移民,是他们奠定了三峡工程的基石,是他们托起了华夏大坝的第一道脊梁!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劈峰摧谷,滚滚东去,以气吞山岳的磅礴气势,造就了雄奇壮丽的三峡,也孕育了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

  三峡不但以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美丽长江的标志姓河段,更以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

  在数曰的走访调研、慰问移民、检查工程、确认方略之余,萧宸也将三峡美景永远的记在心底深处。

  回望三峡,无数遗址、墓葬、石器、陶罐、碑刻,陈列于杳远的时光隧道———三峡,一根哺乳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脐带,一个承接吴越、荆楚、巴蜀文化的通道!

  感受三峡,如叩拜一座诗歌的圣殿。屈原、宋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苏东坡……众多搔人墨客在这里行吟放歌,释放生命与才情。是三峡分娩、滋养了诗人的千古绝唱,还是诗人成就了这一世界最具人文情怀的大峡谷?

  领略三峡,是领略气象万千的山水生态画廊。瞿塘的雄伟,巫峡的幽深,西陵的险峻;神女的典雅,昭君的清丽,巴人的韧勇;还有桃花鱼的柔美,华夏鲟的灵动,疏花水柏枝的奇异……这一切,无不令萧宸留下永恒的美好记忆。

  2003年的夏末,当三峡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35米高程时,所有的回望、感受、体验和领略,一时汇聚萧宸心头。当他结束调研,踏上回京的机舱时,回望三峡,竟然有种要怆然作别之感?

  旧三峡,新三峡,世人永远的长江三峡。

  此刻的三峡因何美丽?因为它服务了长江流域数亿人民,让他们可以不受洪魔侵掠,不会时刻被拉闸限电,不会……在飞机上,萧宸在笔记本上工整的写下一行字:一切为了人民。

  (未完待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