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迎接省督导组
县委办临近退休的那位副主任也姓张,对谁都笑眯眯的。有人说,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他是很有杀气的,那年,李主任也是副主任的,他们为了主任的位置,曾明争暗夺了一番。李主任上了位,他便闹情绪懒洋洋了两年。或许,看看自己的时间差不多了,或许痛定思痛觉得很应该占好最后一班岗,于是在单位内部会上多次说“要在岗一分钟,奋斗六十秒”的豪言壮语。
李主任也不是小气的人,见张副主任改变了态度,不计前嫌,时不时也让他干些比较重要的工作。
这天,张副主任召开了一个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张建中都是秘书科室的人。张建中迈进门坎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通知,站在门口问:“是叫我开会吗?”
他不敢看秘书科长,你没出事他还找理由凶你,你真出了错,还不骂得你狗血喷头?
张副主任说:“也有你一份。”
张建中这才找了一个边上的位置坐下来。这阵,他有两大发现,一是凡是开会,都必须带笔记本,不关会上的事与自己有没有关系,有没有记录的必要,你都要装模作样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二是虽说没有明确规定谁要坐哪,但大家都自觉地按职务大小找位置坐,职务高的坐当中,职务越低越往边坐,张建中没职务资历又浅,便总是坐在最边上。如果,打字员娜娜也参加,他就坐在她身边。
张建中刚坐下,张副主任就对秘书科长说:“开始吧!”
秘书科长说:“人还没齐呢!”
张副主任说:“没来的人都不关紧要了。”
说着话,又有两个秘书科的人进来,他们手里都拿着一叠资料。张建中发现,除了他只拿了笔记本,其他人都有笔记本资料一大叠,心里就很有些不安,又不敢问,只是悄悄看身边的人拿的是什么资料?
秘书科长挪了挪屁股,说:“现在开会。”
他说,明天,省里的督导组就要到我们县里来检查工作。整个检查过程都由我们县委办负责陪同,或者说,由我们秘书科陪同。陪同工作做得好不好?从一个侧面来说,也说明我们县委办的工作能力,也说明我们县的工作水平,因此,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陪好省领导是非常重要的。
他说,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几天,已经制定了一个方案,大家都已人手一册,相信大家对如何陪好省领导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把方案细化到每一个人,就是要大家尽忠尽职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他说,现在,由我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求,进行分工到人。
因为前期没有参加,张建中听得比谁都认真,而且,还一项项记在笔记本上。后来,他多少弄清楚了,县东正在建设中的致富水库是省督办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进展怎么样?有没有达到省里的要求?群众中的一些误解流言蜚语是否真实?等等,省里的督导组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核实。县委办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省督导组做好有关调查工作,比如,听取县主要领导的汇报,到实地调查,召开各部门单位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当地老百姓参加的座谈会。
同时,还要做好解决好督导组们的食宿问题。
张副主任说:“不要小看了食宿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待得好,就能让督导组感觉到我们对他们敬重,对他们这次下来督导工作的重视。接待得不好,就算我们在建设水库的实际工作中做得再好,也有事倍功半,总会从中找到这来那边的问题。”
他对秘书科长说,这项工作,你必须亲自抓,在哪住?在哪吃?什么标准?都不能马虎,而且,还要事先进行检查。虽然,我们要相信下面的工作,但有时候,下面对自己要求不高,拿他们的标准配,以为已经做得很不差了,但按我们的标准要求,却还差十万八千里。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所以,千万不要出这方面的错误。否则,其他工作都做足了,单这一粒老鼠屎就可以坏了一锅粥。
他说,我主要负责陪同工作,副科长随我一组,重点放在组织协调督导组什么时候听县委主要领导的汇报,什么时候召开座谈会,陪同他们一起去看水库工地。我们这一组人,还有小张同志。
这么说,他似乎才意识到应该对张建中说几句了。
他说,考虑到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把你调了过来,当然,我们县委办是一个整体,虽然有各科室之分,但工作不分彼此,各科室可以互相抽人,能力合作。你是新同志,以后会慢慢了解的。
他说,你的工作主要有三点,第一,协助草拟县委主要领导的汇报材料。第二,在召开座谈会时,协助副科长做好有关组织工作。第三,全程跟踪这项活动,然后整理一个综合材料,向县委汇报。
张建中一下子感觉到了压力,别的还好说,竟要他草拟县委主要领导的汇报材料,可以吗?
“县委主要领导的汇报材料不是已经写好了吗?”
秘书科长明显表现出对张副主任的不满。那可是他亲自起草的,并且,李主任也通过了,怎么还叫张建中起草?这不是当着大家的面否定他秘书科长吗?不是说他还不如张建中吗?
张副主任“哈哈”一笑说:“我忽略了,忽略了。初稿已经出来了,也已经通过了,我的意思是,小张同志再润润色。”
这更不像话了。
秘书科长说:“既然已经通过了,还有必要吗?”
张副主任脸一沉,说:“领导认为有必要就有必要。”
“当初,还不如直接要他起草。”
“你认为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多给年青同志压担子,才更有利于年青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