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达隆郡的历史
所谓的大斯坦索姆地区用魔兽世界玩家玩家能看懂的话语来说就是东瘟疫之地加上西瘟疫的东部部分区域。
因为壁炉谷以东山脉走势突然转向自西向东横插进了相对平整的地区白水河自北向南汇入凯尔达隆大瀑布奔腾而下形成的大河。
所以如果不提该死的向游戏性妥协实际上这片区域划分为上斯坦索姆区与下斯坦索姆区其实更为恰当。
上斯坦索姆地区在地理行政上没有任何的正义斯坦索姆城机器周边的平原以及丘陵地带风水宝地啊。
而下斯坦索姆地区腻歪事儿就多咯。
这其中最主要的争议就是达隆郡。
米奈希尔家族掺沙子的老传统了。
洛丹伦王国的却对核心统治区域自然是洛丹米尔也就是洛丹伦城以及洛丹米尔湖的北岸以及东岸的广袤平原。
向东在巴罗夫家族完成布瑞尔与安多哈尔的主权兑换前安多哈尔就是一大片沼泽滩涂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拓荒烂地一块。
所以壁炉谷出于自身的需求天然倾向于洛丹伦城。
如果人类的扩张止步于此那么政治格局也倒算是安稳。
然而开拓者们一路追寻着的巨魔溃败的道路发现了隐藏在群山中新的土地米奈希尔家族的一代目扛把子就心动了。
否则瞧瞧斯坦索姆城的位置不奇怪吗。
为什么要修建在群山当中从斯坦索姆出发需要先向东走出丘陵地区在向南经过考林路口避开横断山脉的阻隔接着再向西走更长的一段路才能跨越白水河与壁炉谷的山民们进行贸易往来。
这就很迷好不好从阿拉索帝国时期起人类就不缺建筑师索拉丁之墙都能修得起来是什么令大帝的后代们整出斯坦索姆城这么一倒霉催的玩意儿?
答案是一场大地震。
就当它是一场大地震吧。
真实情况是很早以前修建斯坦索姆城的时候斯坦索姆城的西部林地尽头山脉并不是闭合的。
于是洛丹伦的拓荒者们可以顺着白水河逆流而上通过山脉间蜿蜒的缺口进入了如今的斯坦索姆地区。
然后人类的传统手艺了勾心斗角呗。
为了追求更大的独立性与自由斯坦索姆初步建成后就当是大地震吧反正那条最原始的通路坍塌了走不通了别问问就是修不好了。
但是斯坦索姆城建设这么久投入这么大移民这么多不可能放弃啊。
斯坦索姆当地的领主倒是表示无所谓米奈希尔的当家忘了我们吧我们不合适。
可是米奈希尔一世不干呀于是强行征召民夫打通了横断山脉以南的通路重新沟通了斯坦索姆。
这才是皿煮、滋强、团劫的洛丹伦王国拓荒史的真相国王—领主—领民间勾心斗角的真相。
说这么多与达隆郡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是竞争关系。
达隆郡听这名字能想到什么凯尔达隆郡呗。
实际上这两个地方就隔着四十多里宽的山脉理论上属于邻居。
达隆郡与凯尔达隆郡都是和平年代的旅游胜地。
风景宜人物产丰富是重要的农业基地。
于是矛盾就出来了。
斯坦索姆城虽然有手工业但是与洛丹伦城比较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出口农产品是重要的创汇手段。
但是如此一来斯坦索姆城的商品就与达隆郡高度重叠。
而达隆郡在考林路口以南斯坦索姆城过了考林路口往北走还要拐个弯继续向西。
运输成本这么高怎么玩?
和平年代想怎么玩怎么玩亡灵天灾爆发后达隆郡突然发现自己没得玩了。
根本来不及转移。
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不要命。
斯坦索姆城的核心区域在斯坦索姆城极其周边地区所以他们可以快速的调集力量在考林路口布防颇有一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味道。
但是达隆郡的地主老财们舍不得自己的瓶瓶罐罐艰难的做出要转移避难的决定大伙儿还想着连带财产一起转移。
等亡灵天灾的爪牙已经渗透到周边时想走已经很艰难了。
实际上约瑟夫雷德帕斯给卡洛斯写信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如果洛丹伦城的陷落只是个恶劣的笑话呢如果局势没有那么严峻呢那么安多哈尔的巴罗夫家族是不是会对老朋友伸出援手。
雷德帕斯家族就是米奈希尔二世放在斯坦索姆的钉子。
这个同样可以追溯到索拉丁大帝时期的古老家族拥有着达隆郡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
所以他们舍不得离开心存幻想最终迎来了天灾的爪牙。
卡洛斯的回信清晰的阐述了当前的局势要求达隆郡的居民如果条件允许立刻轻装上阵最快速度向斯坦索姆转移如果已经来不及就放弃村庄带着粮食进山以保存性命为第一优先。
但是达隆郡的住民舍不得他们的瓶瓶罐罐等到食尸鬼出现在附近时大伙儿还在嘲笑奥特兰克的国王只会说风凉话呢。
更糟糕的是外敌与内奸并存的糟糕环境。
联盟的力量被压制在了安多哈尔以南天灾军团并没有将洛丹伦城屠杀个干干净净愿意为巫妖王献出心脏的二五仔被赐予了虚假的力量。
黑衣马杜克就是这样一个人。
阿尔萨斯的刀锋不可阻挡但是王子对于漫山遍野抓逃民不感兴趣。在已经肆虐下斯坦索姆地区的情况下天灾军团一头扎进了横断山脉阿尔萨斯一边等着后续的部队汇集一边按照克尔苏加德的汇报修通灵塔。
阿尔萨斯可以怠工天灾军团的走狗们兴致高昂。
小小一个达隆郡根本不需要天灾王子阿尔萨斯亲临。
黑衣马杜克认为有号称食尸鬼之王的霍古斯以及三千天灾军团的指挥权自己完全可以为王子殿下献上一份厚礼。
达隆郡的毁灭就是他向亡灵天灾献上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