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五章 谈判
“第二条,要娶个称心如意的,首先,你得找到那个称心如意的。”宁远手指点在桌子上,墨七和周六一起看着他那两根手指。
“远哥,你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怎么做?怎么找?咱们娶媳妇,那肯定得娶大家闺秀,名门之女,对吧?到哪儿找?那名门之女又不是阿萝柳漫,站成排儿随咱们挑。”
周六一听就晕了,这话不是白说么!
“你急什么,七哥话还没说完呢,你没办法,又不是七哥没办法!”墨七不等宁远动手,一巴掌拍回周六。
“是不能站成排儿由着咱们挑,可也不是一点儿都见不着,头一样,年年你们府上花会诗会文会的,不少会吧?也就隔个湖,隔一间亭子,也不是看不到对吧?人家写了诗,咱们写了诗……”
“远哥你写过诗?”周六失口问道。
“我没写过怎么啦?就是这么一说!我是说不是没机会!算了算了!对你这样的蠢货,只能把话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这亲事,头一条,得门当户对,对吧?门不当户不对,你要娶阿萝,你爹能把你打死,门当户对的小娘子,能有几个?不就那点儿?春天里这个会那个节,法会放生一串儿的事,想见哪个不容易?先看对了眼,咱再想办法多看几回,不就行了?你说说你们两个,怎么能笨成这样?我简直跟你们说不明白了!”
宁远指着两人发脾气,他确实说不明白,他的打算,是找李桐商量商量,他觉得给墨七和周六找个合适的媳妇儿这事,李桐必定手到擒来,他实在说不清楚该怎么找那个对眼的人。
“远哥的话我听明白了!”周六赶紧点头,“你也听明白了吧?我觉得远哥这主意太好了!步步周到,远哥,我同意,就这么定了!”
“我也同意。”墨七一头雾水赶紧点头,这会儿没明白不要紧,回去再想想就明白了,七哥说话一向高深。
“那就这么说定了。”宁远松了口气,虽说他自己没明白,不过他俩明白了,那就行了。
“那明家三姑娘怎么办?太婆要是把话说出去了……”墨七忧心忡忡的看着宁远,如今他头顶上顶着个媳妇儿呢,眼看就要掉下来扣到他头上再也脱不去。
“你跟你妹妹,六妹妹,交情怎么样?”宁远眼珠转了几转,问道,墨七连连点头,“我俩最好,比一个娘的兄妹都要,我跟她都是在太婆身边长大的,从小一起睡在暖阁里,六妹妹对我最好!”
“那你去找你六妹妹,跟她直说,就说你不想娶明三娘子,让你六妹妹想办法帮你拖一拖,跟你六妹妹说,什么法子都行,告诉明三娘子,你有个心头爱,阿萝,你说过你无论如何都要把阿萝接进府里……”
“我没说过!”墨七脖子一梗,周六一巴掌打在墨七头上,“笨!就说你说过!”
“总之,让你六妹妹把你往不好了说,明三娘子讨厌什么,就说什么,总之先拖几天,我今天才知道这事,总得给我个起手布局的时间。”
“行!”墨七深吸了口气,“六妹妹比我聪明多了,她肯定能行!远哥,你要是真能帮我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你就是我的亲哥。”
“得了!”宁远吓的上身往后仰,有这么个亲弟弟,这是想累死他呢!
…………
禁中,吃了午饭,吕相背着手,沿着东西大街溜溜跶跶的散步消食儿。
远远看见季天官,吕相不紧不慢散步过去,招手示意季天官,“吃过了?一起走走!”季天官急忙几步迎上,合着吕相的步子,和他一起背着风慢条斯理的散步。
“……季尚书统理吏部多年,帝国官员,没有比季尚书再熟的了,副相的事,季尚书有什么想法?”东扯西扯了几句,吕相直入正题。
季天官虽然想到了,但吕相说的如此直接,他还是有几分惊讶,呆了一瞬才陪笑道:“推举副相这事,还得皇上,和相爷,还有墨相商量着定。”
“你一向是个爽快人,这是咱们俩个私底下说话,不用顾忌太多,再说,吏部推举,前例也多得很,从前季老丞相入阁,就是吏部的推举。”吕相一向温和可人,说话从来都是让人如沐春风。
“是。”季天官应了一声,心里的戒备并没有因为吕相提到季老丞相而放松多少,想了想才接着道:“若论资历、绩考,六部尚书等处,都不差多少,六部中,下官自忖能力有限,无力担当相公之责,工部、兵部尚书从前朝起,没有直接入阁的例,刑部王尚书刚刚升任尚书两年不到,除非特旨,不宜再升,礼部解尚书年事已高,身体也不算太好,这次又点了主考,说起来,也就是户部楚尚书,和高书江高使司,以及枢密院周副枢密。”
“那你觉得,这三人哪一个更合适?”吕相认真专注的听完,立刻问道。
“下官以为,”季天官看着一直微微带笑的吕相,他说的这三个人,他觉得哪个更合适,这还用问吗?“楚尚书更合适些。”
“嗯。”吕相轻轻呼了口气,“说起来,墨相和我都不擅经济,要是高使司入值中书,就补上了墨相和我的短处,不过,既然季尚书觉得楚尚书更合适,嗯,仔细想想,也确实合适。”
“是。”季天官看着吕相,等他说后面的话,话说到这份上,他心知肚明,他找他,是来谈判的。
“户部统管天下赋税钱粮,乃重中之重,原本有楚尚书定着,诸事无忧,要是楚尚书入阁中书,户部由谁打理,季尚书可想过没有?”吕相扭头看向季天官,季天官迎着他的目光,“下官以为,墨侍郎极为合适。”
“嗯,我也这么觉得。”吕相仿佛松了口气,“那墨侍郎的缺呢?”
“相公觉得……”季天官心里转了转,微微笑道:“员外郎宁山十分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