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兵戈起6
本是榆林副总兵的郭淮如今成了宣府总兵他在榆林是见过张儒风采的现在那位半死不活的躺在定边侯府的病床上他却依然拿不定主意。
“将军当今之势已是刻不容缓。大同边军欺人太甚我等若不快速做出反应怕是其他九边将士都会看轻我宣府军卒。陛下不给半点反应不说主帅保国公朱老大人也装作不知道将军您不能装作不知道啊!”心腹偏将又劝了一句。
关系到面子问题不管大同边军的背后是不是现在躺在京城的那个活死人他们都无路可退。
道理郭淮懂但他拿捏不定的不是那个活死人的态度而是当今圣上的态度。
圣上仁慈不意味着他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江山被瓜分而无动于衷。偏偏现在当今圣上的态度是最诡异的他不上朝不给朝臣意见这才是让郭淮真正感到为难的关键地方。
“马上派快马询问主帅该如何处置一切听从保国公命令。”思忖再三郭淮还是做出了一个比较保险的决定。
私自调兵按律当斩!
陈亮一个千总哪里来的底气?只怕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命令是他郭淮下的若是再次私自调兵这个把柄被人抓住脑袋上的乌纱帽不要了事小一家老小的性命没法保住事大。
偏将无奈只好传令快马进京。
保国公是这次征剿叛军的主帅可这个主帅现在根本不在前线。
这又是一个让人觉得诡异非常的信号。
大同总兵府!
王周、马璁、范统、肖阿奴、孟傥、杜山白、谢仑的使者、一个笼罩在黑袍中的神秘人、一个带着斗笠的神秘人、福州水师提督陈广的使者几乎所有张儒的亲信全部坐进了议事堂。
其他人虽然对两个神秘人的来历感到好奇在这样的场景下却没有一人问他们的身份。
既然能够被王周叫进来而且坐在位置上那就意味着这些人的身份不简单。
王周环视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黑袍人和斗笠人身上刻意停顿了片刻才双手按着桌案道:“如今形势危急朝中已有人派人来试探咱们咱们坐以待毙势必会有更多不怕死的前来。
前头是朝廷数十万大军就算不是全军出动小股袭扰也会让我们分心。
我们的敌人是身后的鞑靼这三十万人才是心腹之患。
之前有人质疑为何要将鞑靼三十万大军放入中原腹地毕竟大同里京城不远快马加鞭数日之内便能到达。
我一直都没有做任何解释因为没到时候。
今日我便给你们解释一番因为这都是老大的安排。相信你们中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王周有那个能耐让桀骜不驯的马璁、一心帮着老大的范统屈服吧!
没有老大的话我没那个能耐命令他们两个做任何他们不愿意做的事。
这一切都是老大的安排。
鞑靼才是我大明真正意义上的敌人只要有这样一群贼心不死的人在草原上虎视眈眈我大明便一日无法过上安生日子。
三十万大军已经是鞑靼能够拿出来的最多兵力他们这些人里面还有很多是连马车的高度都无法达到的稚童。
我们的任务是除掉鞑靼的三十万骑兵。
当然这三十万人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王周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斗笠人说的这话有些威胁的意味在其中。
斗笠人闻言身体微微发颤放在桌下的手已经握紧了拳头不过他没有发飙而是用深呼吸稳定了自己的情绪。
马璁皱眉问:“老王为我们所用是什么意思?”
听到马璁问话马上就有其他人用同样疑惑的眼神看向王周。
王周咬着后槽牙道:“当初老大安排的时候没有让我们真正造反可能那个时候老大也没想到自己会昏迷不醒。听说老大昏迷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皇帝要害老大。
所以那时候愤怒离京带着这么多人离开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造反推翻这个朱家王朝为老大报仇。”
马璁忙道:“老王你可不要瞎说老大从来就没有造反之心你若是瞎搞我可是不会跟你乱来的。”
王周用眼神示意马璁稍安勿躁接着道:“在大同厉兵秣马数月时间京城很多消息传回来情况不容乐观。
这更坚定了我造反的决心。
可是我们手中的兵力根本不够十五万人马就算有再多的财力在一个百姓能够吃饱喝足的时代根本就无法推翻老朱家的王朝。
这些年老大为大明做了什么在座的诸位最清楚不过。
什么脏活累活都是老大在做得到的却比不上那些只知道卖弄嘴皮子的文官。
咱们这些人活得憋屈因为咱们的老大活得憋屈。
老大能够忍受我王周不能忍受。
这三十万鞑靼大军便是一个契机只要杀了屠胡掌控三十万鞑靼大军那我们就有机会推翻这个万恶的王朝。”
孟傥站起来极为不满的斥道:“王将军我敬你一声王将军是因为你跟在老大身边的时间比我长你不要以为我是怕了你。
老大不想造反你在老大昏迷的时候选择造反纵然是老大的安排也不是真正的造反。
如果你要反我孟傥第一个不同意。
有种你他娘的就杀了老子看老子手下的兄弟能不能放过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肖阿奴站起来没有说话用自己的行动表示支持。
范统也慢慢站了起来:“老王你可要想清楚这十五万大军不是你一个人的那是老大的。”
马璁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在所有人都站起来表示反对之后他在这天平上加了最后一根稻草:“老王老大如果在这里是绝对不会赞成你的决定的。不管你怎么想的我无法答应你的要求。如果你一意孤行可以叫你麾下飙云骑杀了我。”
在座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神秘黑袍人一个是黑衣斗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