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悍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64章 :杀向京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夜一群人聚到了一起。

  张安年纪最大自然是他主持这个会议。

  王周和马璁相视一笑无太多沟通一切都在不言中。

  “文轩身死的消息在座的诸位应该都已经知道了。现在宣府屯兵四十余万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粮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影响。这次我们不是造反而是要进京为文轩要个公道。”张安双手撑着桌子眼睛不停打量坐在桌前的众人。

  在场的人有很多。

  他们分别是王周、马璁、范统、姜伟、谢仑。

  高隐鹤这个曾经的锦衣卫小旗本来是没有机会坐在这个桌上的不过王周有意安排他接收刘琦统领的五千神机营将士所以他也有了这个参加会议的机会。

  “如此大张旗鼓只怕有些不妥吧!”马璁有些犹豫。

  他看到了一封信看了信之后才义无反顾的选择离开大同。

  可真的让他带着十万边军跟着这么多人一起进京他总感觉有些不妥。

  张安淡淡道:“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去的就不去我不勉强。这不是打仗不是为朝廷效力而是私人恩怨。

  文轩在世的时候对诸位都不错。接到他的遗书大家都来了。不错很不错老夫很欣慰。

  不过人各有志老夫也不会勉强诸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忠君爱国还是兄弟情义你们自己取舍便是。

  不过一旦取舍便要拿定主意。老夫这次当主将若是有人答应下来然后又说不去。就算老夫答应老夫手下的刀也不会答应。”

  这番话摆明了就是在敲打犹疑不定的马璁这么多人里面只有马璁一人是拿不定主意的。

  拿着张儒的遗书他来了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反对这样的建议。可是没想到自始至终只有他一人反对。

  甚至那个叫高隐鹤的人还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自己。

  顿时马璁觉得面红耳赤。

  王周笑道:“大家既然来了那就是做好了准备。我早已脱离王家我的死活跟王家无关。哪怕这次是真的造反王周也是先锋官。”

  高隐鹤站起来显得十分激动的道:“为完成侯爷遗愿高某愿付出一条贱命。”

  其他人也纷纷站起来表态至少他们的态度都跟马璁不同。

  张安满意的点点头:“好不错文轩算是没有看走眼。不过诸位放心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事。对了马璁你呢?”

  马璁嗫嚅道:“我”

  张安面色微变目光变得森然:“马总兵不要告诉老夫你带着十万大同边军来宣府非但不是来帮你老大报仇反而是来阻止我们帮你老大报仇的吧!”

  马璁连忙否认:“不是不是张将军误会了。只是咱们这么大张旗鼓的进京若是朝廷派人阻拦到时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马璁不是畏惧而是担心到时候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了。”

  张安胸有成竹道:“这个你放心老夫自然有分寸。”

  他当然不会告诉马璁他从信件上看出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稍微商量了一番之后大军立马出发所有粮草辎重全部不带清一色的骑兵最先出发。

  本来大明的国力是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的。毕竟中原地区不产战马一匹优秀的战马很难得。

  但三十万鞑靼大军给大明送来了将近六十万战马。这还是扣除了折损之后的数目如果把那些伤残战马算上那至少有九十万匹。

  鞑靼人都是一人三骑的标准配置这样可以让轻骑兵发挥应有的攻击力同时也能够加快行军速度。

  二十万骑兵先行一步不过一日半的时间就遇到了李铭的蓟镇兵。

  蓟镇边军一直都是李铭带领对朝廷的忠诚程度较之其他八大边镇要高许多可张安只是亲自带人去了一趟李铭那边然后回来之后就继续带着人朝京城紧赶慢赶。

  “督帅数十万大军行叛逆之事为何放行?”偏将不解的问。

  李铭面无表情道:“不该问的不要问。”

  “可”偏将还想再说什么被李铭暴喝打断:“本帅跟你说了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马上传信回京蓟镇十五万大军与叛军激战舒适折损九万人。”

  偏将心中疑惑更盛:“督帅您这是明目张胆的欺君呐!”

  李铭道:“责任又不需要你承担你怕个什么劲。再说了只要我李铭因为造反被砍了脑袋你就是蓟镇总兵。”

  偏将不再说话他怕再说下去自己等不到李铭被看脑袋的那天反而自己的脑袋会先被李铭砍掉。

  正副之争向来都是军中和官场的惯例。除非是死忠份子不然一般的副手都是希望正职早点死了然后自己好上位的。

  蓟镇边军就走了过场就没什么事了回到驻地之后依然是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好想吃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什么事一样。

  这种暧昧态度也让本来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人‘叛军’松了口气谁都不想很早就死掉时而都想留着命享福。

  这一站打不起来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万幸。

  说不定到了京城之后再次发生战斗他们能够活下来。

  很快数十万大军杀到了京城之外。

  整个北平城所有百姓几乎都陷入了惶恐之中。

  这张儒身死的消息传出来才没多长时间怎的他手下那些边军将领就带着人杀到京城来了?

  不管是准备搬离京城的还是压根没想法离开的所有人现在都没法离开了。

  张儒麾下的人马已经将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要布置这些所谓的叛军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还用箭矢射了信件上城说不定城内的京军都得陷入惶恐。

  叛军最多的地方是德胜门这个本应是将军凯旋之际才经过的城门现在挤满了叛军。

  德胜门守将是天阴侯裘胜在他六神无主之际他看到了一线曙光。这一线曙光就是张安命人射上城头的信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