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风光大葬3
老李头的葬礼在李明海到达京城后第三天正式举行张儒没有听李明海的劝告对老李头实行了风光大葬。
定国公府成为灵堂张儒亲自披麻戴孝作为长房长子的李啸端着画像定国公府一系不少人扶灵。
送葬的人多达七百多人每一个都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而用的棺材则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这是皇帝朱佑樘特批的。
一个乡野大夫有如此待遇让人啧啧称奇。
队伍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的插曲。
有十几个破衣烂衫的人拦住了队伍哭天抢地。
为首一人是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此人手中提着一坛散发着馥郁酒香的美酒双膝跪地之后此人倒了一碗酒将酒碗高高举起然后缓缓洒下。
“神医救命之恩没齿难忘!”罢他又举起酒坛闷了一大口。
酒坛在这十几个人手中一一传递到最后酒坛里剩下的酒水被他们洒到了棺材前面的空地上。
这些人都是老李头救过的人他们来是为了送恩人最后一程。
准备再次启程可是闻讯而来的人却将城门口堵住了。
这些人都是城外的人张儒上前一看城门口乌泱泱跪了一片。
他心下纳闷:李老竟然救了这么多人?
在范统等人的询问下他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京城之外宣府那边的人老李头曾经在几个村庄发现一场的瘟疫。是老李头救了这些人并且为他们免费治疗他们才能够活到现在。
本来这么声势浩大的场面就有不少人围观很多人看到这个场景之后全部都是感慨良多。
有人慨叹老李头是神医有人则咒骂张儒不该让老李头这么早死更有甚者直接走出人群到达送葬的队伍中用不知道哪里弄来的麻布罩头直接开始了送葬。
扶灵出京城之后再行三十里张儒带着李明海和李啸折返姜伟负责将灵柩送回老李头的老家队伍中也有李明海带来的其他家人。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李明海来是十分惬意的。
京城的生活自然不同于老家那种穷乡僻壤蕲州偏僻民风淳朴当然该彪悍的时候也会变得十分彪悍。
京城不同邻里之间没有那份热络反而多了许多冷清。特别是像张儒家这种豪门大宅一般人高攀不起不一般的人寒暄的时候总是透着一股子奉承在其中。
李明海也不介入这一切就当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一切发生改变。
让他感到满足的是在这国公府内不管是身为国公的张儒还是身为国公夫人的苏七七和江采薇对他都是以礼相待。
几乎所有人见到他都要叫一声李先生。
当然这所有人里面要除掉一个妖精张慕言。
才不过十几天时间儿子李啸就被丫头彻底带偏了什么孔孟之道什么礼仪全都被李啸抛到了一边。
一开始几天他还会训斥几句后面他就不训斥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儿子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他总觉得张儒的某些话是正确的。孩子只有天真烂漫那才是一个孩子一个城府很深的孩子其实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做长辈的压抑了他的天性。
同时让他感到开心的是儿子虽然每天白天跟张慕言近乎疯玩可对那些医术上的事非但没有放松反而记忆力加深了不少。
不少时候他都看着儿子跟个先生一样告诉一脸懵懂的张慕言哪些是草药有什么功效。
近些日子国公府来了不少读书人那些读书人每一个看上去都正气凛然风度翩翩。不过李明海对这些衣着儒雅的读书人没有太大的好感。
他相信张儒跟他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张儒对这些人也是不假辞色。
这日国公府来了三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其中有一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年轻人了因为此人看上去十分老气身上的衣着也十分朴素。
李明海本欲继续当自己的看客不料几个年轻人进入客厅之后范统却出来了:“李先生老大请您进去。”
“我?”李明海有些不敢相信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范兄确定?”
一段时间的接触他跟国公府的人都已经熟稔觉得这些人并不像某些豪门内的人那般难打交道。渐渐放下心防之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称呼也随之改变。
跟着范统进入客厅之后看见张儒和三个年轻人坐在一起并无主客之分李明海对张儒不由又高看了一眼。
心想父亲那般心高气傲之人能够为这个年轻人驱策并且最后甘愿赴死这年轻人定然有他的本事。
“来李兄坐!”张儒站起来拉着李明海坐下笑眯眯的给那三个年轻人介绍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本公兄长姓李名明海字公堂。”
三个年轻人一一见礼:“见过李先生。”
张儒又指着自己左手边年纪看上去很大的书生道:“他叫陈杨山东人氏。”
“他叫郭兴湖广人士。”
“他叫孟海祖籍何处弟现在也不知道。”
相互认识之后张儒开门见山道:“叫诸位过来是因为得知诸位心中丘壑不少故而想要听听各位先生的意见。山白想必已经跟大家有过接触言辞之间或许已经透露出本公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今天一则是认识一下诸位二则是想问问诸位心中的想法。”
聪明人一般都不会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某些话也会在心里转几个弯再出来。
所以张儒话之后三个年轻人都没有马上开口。
张儒也不急端起桌上的茶壶为几人将茶水续满然后一个人慢慢的喝着茶水。
等了半天孟海开口了:“公爷若是有意对大明官场下手何不先从京城着手?东南沿海一带山高皇帝远并不是上上之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