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兄弟走好
当皇帝的车驾出现在京城的时候所有悬着的文官的心终于全部放下来了。? ??.?r?a?n??e?n?`o?r?g?
保国公府的朱永悠然一声长叹对身后一脸肃然的儿子道:“总算是平安回来了我的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以后这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多跟着文轩学着点虽然他比你要年轻但是他办事比你老辣多了。”
朱晖一点都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好像张儒比他优秀是理所当然的事一般:“爹您放心我会努力的。以后我和文轩一定好好守护大明。”
朱永摇头:“没有以后了。”
朱晖大感疑惑问自己老爹这话什么意思可不管怎么问朱永都不肯再说下去了。
回京回宫。
张窈夭站在德胜门门口翘首以盼手里拉着朱厚照的手那双肉呼呼的小手都被她攥红了。
朱厚照感到很痛但是他没吱声他知道母亲对父亲的想念也知道母亲心中的担忧所以他尽力忍着。
等到父亲走到跟前他才飞扑过去如普通孩子一般哭起来。
从小到大父亲都陪在身边就算政务再繁忙也会抽出时间陪他。突然这么长时间没见他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朱厚照已经不小了十四五岁的少年应该要十分坚强才对但是在父亲面前他只是一个孩子永远都是。
“别哭了别哭了这么多人呢!”朱厚照没有不好意思倒是朱佑樘先不好意思了。
朱佑樘不在的这段时间朱厚照也有了心理准备从大臣们口中知道了朱佑樘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巡视江山。
人世间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朱佑樘招手示意杨廷和过来指着他对朱厚照道:“厚照这是你的老师以后你要多跟他学习。”
杨廷和拱手道:“臣杨廷和见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抽噎着道:“杨师请起切莫多礼。”
朱佑樘满意的点了点头选择杨廷和当朱厚照的老师也是有原因的他知道杨廷和在地方的政绩十分不错在南京那边也颇有赞誉就提出要见一见杨廷和这个人。
张儒当时就说如果你不打算重用这个人最好不要见他一旦你见了他就得重用他。
朱佑樘一开始不知道张儒为什么说这话见过杨廷和之后他知道了。
此人有大才。
此人不像某些满腹经纶的老夫子一样只知道讲经义道理也不会如某些武夫一般满口粗话。如果从做事方法来看此人颇有张儒的风格。
随口问的几个关于天下大势的问题杨廷和回答得面面俱到又不让人觉得晦涩。
儿子数次提出说老师说的东西自己不愿意听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那些老夫子知道做学问但不知道怎么当老师。
而杨廷和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从张儒急着回京的态度来看自己应该是时日无多了他必须在还活着的时候让儿子尽快成长起来。
回到深宫之中朱佑樘拉着杨廷和说了半天话把自己的奶哥哥都晾到了一边。
张儒倒是不以为意反正他就是为了举荐杨廷和只要这个年轻人将来能够真正在朝中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他离开的时候也能心安。
朱厚照着实做了一把乖孩子不仅因为杨廷和教育的方式有些特殊他不仅不觉得乏味反而很多时候还会主动发问。
还因为自己知道父亲时日无多还有偌大一个江山需要他去管理他必须要成长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日子就像是流水一样一点都不留情。弘治十八年六月已经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弘治皇帝朱佑樘在看完儿子写的一片皇宫赋之后终于倒下了。
当几个太监手忙脚乱的抬着皇帝到东暖阁龙榻上的时候早已得到消息的李明海立马施针这才勉强让皇帝没有当时就走。
张窈夭展现了她十分坚强的一面在哭过之后他拉着儿子紧急召集内阁几位大臣、六部尚书、定国公张儒、保国公朱永等人进东暖阁议事。
本来早就知道皇帝身体快不行了的众位大臣全部火急火燎的到了皇宫有的人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穿。
东暖阁外朱厚照站在目前身边眼中充满了坚毅。
张窈夭紧紧拉着儿子的手眼眶通红的看着几个满头大汗的臣子:“陛下可能不行了待会你们进去之后有什么话赶紧说。本宫妇道人家不宜在场的话你们尽管直说。”
“臣参见陛下!”一众大臣跪倒在皇帝龙榻旁。
朱佑樘已经昏迷不醒几个老大人没有得到回应也不敢起来。
脸上已经扎满了银针的朱佑樘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那里李明海额头见汗正在仔仔细细的诊断。
“李神医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陛下醒过来?”跪了一阵之后李东阳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张窈夭也看向李明海虽然朱佑樘早就立了遗诏可是皇帝最后的话语最好还是让这些大臣听见为好。
李明海没有理会李东阳甚至没有理会皇后而是看向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张儒:“文轩不施针还有几天活施针清醒完毕之后必死无疑。如何决断你做主。”
张儒闻言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向四周众人看到的是他已经完全被泪水打湿的脸。
这种悲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伪装出来的。
受了张儒的感染张窈夭也不由再次流下了泪水。
只有朱厚照没有流泪他知道父亲不愿意看到自己流泪所以他拼命忍着。
一时有些拿捏不定张儒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东阳咬着后槽牙道:“文轩施针吧!”
刘健也叹了口气:“施针吧!”
张儒执拗的摇头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完全无法开口。
他不能做这样的决定他不能让一个医者亲自把自己那个不是亲弟弟的弟弟送上绝路。
哪怕皇帝已经油尽灯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