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一九七章 考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群山皑皑,银装素裹,万树枝头的绿意早已被洁白冰雪所取代,只有一棵棵古柏苍松,在雪花中傲然挺立。

  宋美龄等人在俞济时的陪伴下,先与蒋家族人前往墓地,蒋介石与安毅并肩行走,拾级而上,两人边走边低声交谈,让紧紧跟随在后面的陈诚、钱大钧等数十名文武大员羡慕不已。

  卵石铺就的台阶,清扫得非常干净,清除的积雪,堆放在台阶两边的树根底下,蒋介石的手杖总是先一步稳稳落在前一级台阶上,“笃笃”的敲击声不疾不徐,无形中引领所有人的步点,手杖发出的每一声敲击,似乎都在传递着身为上位者的威严。

  蒋母墓地的宽阔祭台上,聚集了二十余人,安毅放眼一看,无一不是深受蒋介石信任器重的心腹文武。

  宋美龄和张群几个聚在一起,亲切交谈,提前上山欣赏风景的宋子文和孔祥熙并肩踱步,两人身上都穿着名贵精致的毛领呢子大衣,看到蒋介石和安毅并肩而来,众人随即停止交谈,含笑迎上。

  相互见礼完毕,蒋介石在两名侄子搀扶下,走向墓碑,安毅看到祭祀仪式还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便与宋子文、孔祥熙一起,来到祭台左侧的苍松下低声交谈,祭台中央的蒋家族人和十余名校长心腹在麻利地布置着。

  数分钟后,祭祀正式开始,数十名文武依次排列,蒋介石夫妇率先焚香祷告,分外虔诚,接着是蒋氏亲属拜祭,再下来轮到因受西安事变谈判条件约束而黯然下台的外交部长张群、宋子文这些文官,安毅、陈诚、钱大钧这些武将排到了最后,并不奢华的祭祀仅用半小时便进行完毕,虽然这只是短短的一个过程,但足以让所有获准参与者深感荣耀。

  祭祀完毕,众人看到蒋介石夫妇没有立即离开的迹象,伫留片刻,都知趣地先行下山,被告知留下的安毅在沈凤道耳边低语几句,沈凤道点点头默默走向祭台另一侧的侍卫长王世和,两人沿着祭台边沿,信步游走,低声交流,看似欣赏雪景,实为严密警戒。

  宋美龄对安毅吩咐几句,便在俞济时和蒋孝镇的陪同下离开。安毅把宋美龄送到台阶口恭敬目送,最后来到伫立在墓前,仍在无限追思的蒋介石身边。

  良久,蒋介石呼出一口长长的热雾,缓缓转向安毅,示意随便走走:“你还记得第一次来拜祭的景象吗?”

  “记得,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学生不时想起那次祭祀后校长的谆谆教诲,铭刻在心。”安毅想起当年的情景,颇为感慨。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难得你还记得我的教导,不错!五年来,你也做得很好,特别是这次西安事变引发的危机处置,你反应神速,出手不凡,坚决果断地把中央那帮痴心妄想的人震慑住了,如今每每想起,仍然让我无比动容你成熟了,目光敏锐,顾全大局,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权力和实力,做得好,我很欣慰!”

  安毅连忙致歉:“对不起,校长,学生妄动干戈挥师入京,触犯军法理应受罚,学生请求校长处分。”

  蒋介石摆摆手:“这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纠缠起来谁的面子都不好看,大家心照不宣,睁只眼闭只眼就算完事了,无需再提,倒是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校长请说,学生知无不言。”

  安毅心中一凛,知道考验来了。

  蒋介石停下脚步,静静凝视安毅的眼睛:“要是这次我在西安被人暗害了,你会怎么办……别皱眉头,说实话!”

  安毅咬咬牙,低声回答:“如果真那样,定会内战爆发遍地战火,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肯定会相互征伐,大打出手。率先蒙难的将是陕西民众,悖逆犯上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将会在我黄埔同袍愤怒的讨伐下,血流成河,我中央军也将会落得个元气大伤、无力再战的下场,届时,曰寇将会大举入侵,华北沦陷,山西动摇,上海被占,国将不国!

  “真成了那样,总体崩塌的局面就不是学生能够阻挡的了。学生没有任何非分之想,但也绝不会受人摆布,给人当枪使,定会下令第十七军八万将士迅速撤离华北,南下武汉,与湘西四十九军南北呼应,抢占两湖,联合滇军、黔军结盟自守,稳控西南,再分化川军,消灭异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至于抗击曰寇入侵,谁有本事让谁去,等他们都打光了,学生再上去拼命,未来如何,谁也看不见,但是学生只要一息尚在,就绝对不会当汉歼,谁当汉歼学生就收拾谁,打不过也要打,直到分出死活为止,学生不在乎任何的毁誉。”

  蒋介石震惊地望着安毅,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很好……你没有让我失望,没有虚言敷衍我,很好!危机应对计划非常得体,也够阴够狠,不愧是我的好学生。”

  “谢校长信任栽培!学生不敢在校长面前撒谎,也没必要。就拿这次危机处置来说,学生不是不知道擅自调动军队的罪责有多重,可是,如果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亲曰派阴谋得逞,校长十余年来卧薪尝胆艰辛努力方才获得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我黄埔同袍百万军队将会同遭浩劫。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校长,也为了学生自己的利益,学生顾不得那么多了。”安毅诚恳地说出心里话。

  蒋介石频频点头:“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也够大气,非常好地理解了我没有责罚某些人的苦衷,没有我担心的公开发表不满言论,为稳定中央政权、团结大多数做出了贡献。你越来越成熟练达了,有大家的风范,让我和你师母非常欣慰,也为你感到骄傲。这几天来,我脑子里不时浮现那一小篮子毛荔枝,还有送来这份礼物和密信的那个东北军年轻上校,不知你是怎么做到的?”

  安毅笑道:“那人叫李寒松,东北军司令部机要科上校副科长,长城抗战时就已经是我们第四厅的人了,一直隐藏在张汉卿身边,所以学生对东北军的大动向比较了解,张汉卿和杨虎城密谋兵变的消息,也是他提前密报的,可惜……校长太相信张汉卿了。”

  蒋介石痛苦地叹息:“是啊!是啊!难怪当初你一再阻止我去西安……没错,我太相信汉卿了,他辜负了我的信任,辜负我啊!不过这样也好,通过这次蒙难,我看清楚了很多人的丑陋嘴脸,这恐怕也是一种重要收获,正应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至理名言啊!”

  “校长请宽心,大部分人都是忠心追随校长的,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东北军那些扣押校长和辞修兄的人,野蛮夺去辞修兄随身携带的那份绝密计划,不顾辞修兄的百般警告就胡乱翻阅,尽管张汉卿及时收缴,严禁泄密,但还是被曰军安插在东北军高层的歼细得知,从一周来关东军迅速进行的大规模兵力调动,学生就能清楚地判断出来,我们与曰军决战于关外的目的,恐怕无法实现了。”

  安毅说到这儿,痛心不已,心里怎么样也无法原谅张学良。为了陈诚与顾问团制定的这个机密作战计划,安毅苦守华北,暗中扩招兵员三万余人,拿出重金配备系统的武器装备,每天都由麾下大将鲁逸轩、杨九霄分别亲自督训。可现在,一切都毁了!

  蒋介石心里也很难过,点点头继续向前迈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不要耿耿于怀,事在人为,机会还会有的。我想问你的第二件事情是,你如何看待[]?对他们的发展前途有何预见?”

  这下安毅犹豫了,低下头默默前行很久没有做声,蒋介石以为安毅在思考,也没有打扰他,两人就这么一语不发,绕着祭台边沿慢慢踱步。

  走出几十步,安毅停下:“校长,学生知道校长口头上答应了八点条件,也知道校长不得不信守承诺,这几天我中央军撤销对陕北地区的包围,学生就明白这是校长迫不得已下达的命令。

  “从目前情况看,[]武装仅为三万余众,而且还被分开成若干部分,[]内部也出现尖锐矛盾,党部调查局从西安站发回的密报,称[]和张国焘已经公开闹僵,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学生判断,至少在一年之内,[]军队不会获得大的发展。但是,若果[]迅速消除内部隐患,利用其强大的信念,开动所有宣传力量,号召全[]民一致抗曰,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老实说,在很多方面,国民党不如[]聪明实干,更缺乏坚定的信念和进取精神。看看现在的中央党部,人浮于事,派系林立,贪污[]自私自利,甚至生活放荡沉溺于风花雪月之中,哪里还有先总理和北伐时期的精神面貌?长期下去此消彼长,艰难啊!”

  蒋介石听出安毅有避重就轻的意图,但是安毅对目前国民党的危机说得很到位,也是蒋介石无比担忧急于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安毅最后那一句“此消彼长”,恰恰说中了蒋介石心中最担忧最痛苦最不愿意看到的关键,因此,蒋介石没有计较安毅在[]方面的“模糊认识”和“糊涂立场”,反而深为认同安毅对国民党现状的批评。

  “是啊!是啊!看来,整理党务清理内部势在必行了……”

  蒋介石望着白皑皑的远山,幽幽而叹。

  安毅心中凛然,知道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即将到来,不知在这场风暴里,又有多少人经受得住考验,又有多少人会遭到无情的清洗。

  (未完待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