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投机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节 曙光 十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十八)

  从上飞机后,魏德迈的神情便十分严肃,此刻他与史迪威和布雷恩在院子的一角,三人正低声商议着。魏德迈是在飞机上才知道苏军要“进入”东北的,这个消息让他登时紧张起来,中苏关系因为新疆叛乱遭到严峻影响,关系正处于低谷中,苏军要“进入”东北,势必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惕,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

  不,不是极大,而是肯定。

  史迪威刚刚向他演讲,庄继华已经从朝鲜战场调兵北上,大约六十万大军正连夜向北满开进。

  中苏冲突,美国怎么办?美国顾问团怎么办?

  史迪威也有些焦虑,在国内,他的声誉上升很快,这得益于到江北战区后,队捷报频传,特别是华北会战,全歼日华北派遣军四十万,取得空前大捷,随后的东北会战,降低虽不多,一战光复整个东北;他的光芒几乎压倒正在诺曼底苦战的欧洲将领和太平洋上节节胜利的海军将领。

  但苏军“进入”东北却让他陷入两难之境,作为庄继华的顾问,他必须协助庄继华指挥,但美国政府明显不愿陷入中苏争端之中。

  三人都有些束手无策,中国人对苏俄的警惕丝毫不弱于对日本,他们以至宁肯削弱朝鲜兵力,也要调兵北上迎战苏军。

  门,开了,宋美龄带着淡淡的浅笑出来,在杨永泰身边,与他低声交谈两句后,俩人便一块离开。萧赞育随即宣布,请陈诚白崇禧和魏德迈史迪威杨森等人进去。

  众人进去后,蒋介石已经调整座位,坐在首座上,庄继华坐在他旁边,蒋介石身后已经挂上一张东北地图,魏德迈一眼便看到图上的红色箭头正从各个方向指向黑龙江。

  众人坐定后,蒋介石开口便对魏德迈说:“魏德迈将军,苏军要侵入我东北地区,我已经让王宠惠与潘友新商量,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绝不接受,北满没有日军,逃过边境的伪满洲国防军士兵,我队有实力全部处理,不需要苏军过境协助;王宠惠已经奉命通报潘友新,如果苏军越境,我们将坚定阻击,双方将发生武装冲突。”

  蒋介石的态度非常坚定,语气无可置疑,魏德迈在心里叹口气,盟国阵线又要动摇了。

  “委员长,我会将贵国的态度向总统演讲,同时也将演讲我的个人看法,我认为中国已经光复整个东北,小股日军或伪军,队完全有能力处理。”

  蒋介石满意的点点头,刚才庄继华提出两条建议,首先通过外交手段,迫使苏军放弃入侵,至少能够拖延苏军入侵的时间;其次便是作军事处理的准备,继续调兵北上,在中苏边境地区至少也屯兵一百万。

  对于前者,庄继华还进一步注释,必须明确告诉罗斯福,如果苏军入侵,不管什么理由,中国都将视为入侵,将坚定实行武力反击。

  “魏德迈将军,史迪威将军,自我军开始向东北进军以来,日军仓皇败退,到今天,我军已经光复整个东北,斯大林的目的我们很清楚,如果他坚持要入侵我国东北,那么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庄继华神情严肃的补充道。

  史迪威看看魏德迈,魏德迈的神情凝重,他很清楚这个声明的后果,可他到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日本而不是苏俄,现在他没有接到白宫的训令,不好间接表态。

  “庄将军,史迪威将军已经向我演讲,我非常清楚东北的状况,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斯大林此举犯了严峻错误,对贵国的行动,我深为理解。”

  谁都看得出来,魏德迈非常谨慎,无论遣词用句都异常小心,生怕将华盛顿牵扯进来。

  庄继华点点头表示接受,魏德迈必须作出表示,否则他便很可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进而让美国得到中国人的信任,这对中美长期关系产生严峻影响。

  蒋介石冷冷的说:“外交归外交,军事上的准备还是必须要作的,,你引见下都作了那些准备。”

  庄继华闻言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开始引见他昨天的部署,众人注意的听着,随着庄继华的讲述,魏德迈心里愈加肯定,斯大林犯了个大错,庄继华仅仅在朝鲜留下四十万部队,其余部队几乎全部北调,包括两个机械化集团军个远征军,五个集团军,总兵力高达九十万之多,坦克装甲车两千多辆,作战飞机八百架,此外还能够随时从平津附近的机场增调。

  据他所知,苏俄远东部队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数量并不多,即便东北战区部队没有补充,也足以应付。

  但这场冲突却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会严峻影响美国为首的盟国阵营,同时对远东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的困难在于,很可能在苏军入侵初期,我军会处于困境,我们在北满只有新八军和新六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人,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我已经命令戴安澜立刻将反正的满洲国防军整编起来,这样能够给我们增加十万兵力,不过,他们的装备很差,从苏俄战场上逃出来时,重武器几乎丢失殆尽。

  我判断斯大林的目的并非是东北全境,而是希望占领东北北部一部分地区,为将来处理远东和蒙古问题占据主动。”

  这就是庄继华的强项,从军事到政治再到外交,抽丝剥茧,从战略高度展开分析,往往十发九中。

  “斯大林一旦达到目的,必定要求政治处理,而后拖延谈判,为苏军留在北满提供机会,直到蒙古问题处理。”庄继华面无表情的说道:“为此,我们必须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告诉盟友,我们不接受苏军的理由,一旦苏军越境,我们将视为对的侵略,我们将调动我们所有力量进行反击,直到将苏军赶出中国领土。

  作为回应,我军能够分出一部分兵力,越境向海参威进攻,我建议派新一军和112军执行这个任务,只需攻下海参威,就算北满有失,我们也能占据主动。”

  “如果苏军阻止呢?”史迪威忽然开口问道。

  庄继华冷笑一声:“斯大林能够追击日军进入我东北而不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追击日军进入海参威?战场上不测很多,大概,也可能,我们将一支苏军部队当作日军给消灭了。”

  “庄将军,你想过没有,这样会让事态失控,对外交处理极其不利。”魏德迈对庄继华裸的要挟感到惊讶,他非常担心,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冲突将越来越大,难以控制。

  “这场冲突是斯大林挑起的,我们是被动应战,”庄继华平静的反驳道:“没有只准他打我们,我们不能打他的道理。这一仗胜利了,至少能够保证东北新疆十年和平。”

  布雷恩心里盘算,入侵东北,苏军势必投入重兵,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上兵力势必不多,中国十万重兵进入苏境,在兵力上占优势,攻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可能的。

  “,你判断苏军总兵力有多少?调走这两个军后,兵力够吗?”白崇禧问道。

  “根据伪满洲国官员和将领提供的情报,我估计苏俄远东方面军大约四十万到四十五万,不过,必须考虑到斯大林有可能抽调蒙古方面军,所以他们的总兵力在六十万上下,考虑到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进攻,苏军能投入进攻东北的大约在五十五万到六十万。这个数字已经是很宽泛的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苏军兵力在五十万上下。”

  “我军北上的部队九十万,就算新一军112军挺进苏境,我军在苏军正面还有八十万,兵力远远超过他们。”

  “不能轻敌,”白崇禧摇头说,他转向蒋介石:“委员长,斯大林既然从蒙古抽调部队,卫立煌同样能够向东移动,让傅作义率领三十五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总共十五万部队东进,向东北靠拢,随时准备支援东北战场。”

  蒋介石略微思索便一口答应:“健生此意甚好,就这样办,辞修,立刻起草命令,告诉卫立煌,组建东进兵团,东进兵团由三十五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暂编骑兵第四军组成,由傅作义担任总司令。”

  “是,委员长。”陈诚面无表情的答道,白崇禧的建议其实他已经想到了,只是没等到他开口,白崇禧便抢先说出来了。

  陈诚心情有些郁闷,来的时候他还比较有信心,认为这次蒋介石可能会严惩庄继华,乐观点估计有可能解除他的职务,让他或杜聿明代理,可不管是谁,只需不是庄继华,这一仗之后,他便能够谋求出任东北战区。

  可是蒋介石一见到庄继华,好像火气就突然消了,板子举得高高的,却是悄然落下,庄继华毫毛未伤。

  在距离会议室不远的另一个小院内,杨永泰心中却崎岖不定,宋美龄端着茶杯,正全神贯注的看着他。

  “夫人,我想我已经了解的目的了。”杨永泰终究开口了,宋美龄悄然舒口气,抿口茶,将杯子放下。

  “还请先生注释。”

  宋美龄一到这里便将刚才的疑惑和庄继华的建议细致告诉了杨永泰,杨永泰再结合刚才庄继华的表现和这十多年对他的了解,判断出了他的目的,不过杨永泰非常犹豫,是不是要说出来。

  杨永泰在外表上看是比较西化的,可内心他遵循的是儒家哲学,忠君,是儒家重要思想观念;杨永泰在对蒋介石的忠和庄继华的友谊之间挣扎良久,蒋介石很可能不赞成庄继华的想法,如此便会加快对付庄继华的步骤,以至可能断然下令解除他的职务。

  犹豫半响,杨永泰最后还是向自己的本源妥协:“的着眼点落在战后,夫人,现在我能够断定,在战争之初便深信,我们会获得胜利,所以在那时,他便开始着手处理战后的问题。”

  “战后国内面临的情况是,国共两党,两个政府,两支军队,内战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他不希望这样,他认为战后国家应该象美国那样,通过选举,实现两党轮番执政。”

  “如此说来,以前还有这次,他都是有意在协助gcd了?”宋美龄问。

  “也不完全这样,有些时候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夫人,”杨永泰正色看着宋美龄:“战争之初,敌强我弱,gcd的敌后抗战根据地牵制了大批日军,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所以他数次协助他们,目的是稳住敌后战场,为正面战场赢得时间。

  反攻的时候也是同样道理,敌后战场能够配合正面反攻,所以他也不得不协助他们。夫人,亲共,但绝不会投共,这从他数次与gcd谈判和郝鹏举事件中的强硬便可知。

  刚才说了一句话,国共两党之间缺乏信任,所以这些年他不断在作这项工作,推进两党之间的信任。

  无论是在豫东给陈g粮食,还是收编陈g部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宋美龄这才恍然大悟,当初庄继华和陈g在她面前演了场戏,她心里有些恼怒,可想了想又叹口气,以庄继华当时的处境来看,也只能这样。

  “那他在郝鹏举事件中为什么又这样强硬呢?丝毫不给gcd台阶?”宋美龄又想起另一个问题,当初庄继华多强硬,以至已经调动部队,准备大打出手。

  “这就是他的另一面,”杨永泰思索着说:“他在四川便是这样川军阀众多,相互之间争斗不休,一边扶持杨森李家钰他们,另一边拉住邓锡侯田颂尧;可他一直没有动摇刘湘力量,也不让杨森和邓锡侯他们去挑战刘湘的权力;相反如果他们这样作了,他还会进行压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需要四川稳定。

  动摇了刘湘的统治川便会乱,这将阻碍他要做的事。夫人,分寸上拿捏极好。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郝鹏举事件中的强硬是为了警告gcd,为什么要警告gcd呢?这是因为,在山东会战后,两党因为抢地盘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而且gcd这样公然策反,势必影响两党信任,所以他一定要强硬。”

  杨永泰的分析环环相扣,几乎将庄继华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全部看透,但他不知道,庄继华在这上面走得更远,因为他比杨永泰更了解蒋介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