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高起潜的鸿门宴?
“吴三桂?”
“他……又来了?”
张准神色同样有些古怪。
这个吴三桂,又鬼鬼祟祟的跑来做什么?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吴三桂的命运,他居然成了专职跑腿的?高公公这样用人,难道吴三桂就不感觉郁闷?
“请。”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下官拜见都督大人!”
很快,吴三桂就出现在张准的面前。
这次,他是穿着正一品的武官服的,身材魁梧,昂首挺胸,倒也显得精神抖擞,一表人才。要是不知道底细的人,怎么看,都不会觉得他像是汉歼。好吧,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的确还不是汉歼,不要乱扣帽子。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吴总兵,又是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吴三桂恭敬的说道:“下官是奉高公公之命,就一些重要事情,专门来向都督大人请示的。”
张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坐下来说话。”
吴三桂整理一下自己的官服,规规矩矩的坐下来,规规矩矩的再次拱手为礼,然后才肃然说道:“都督大人,下官奉高公公之命……”
他这次来,的确是正事。
最重要的正事,当然就是张准和高起潜交接移防的大体步骤了。
大军移防,是非常讲究的,双方一定要协调好。否则,是要出乱子的。一不小心,在两军交接的时候,如果被敌人袭击,后果会很严重。尤其是这种大面积的调防,更是必须小心谨慎。
张准和高起潜作为两军的最高负责人,在一些大的程序上必须达成协议,然后下面的人才好根据大的协议细化具体的步骤。高起潜要和张准打交道,商量大体上的程序,最好的联络人,自然是吴三桂了,这就是吴三桂再次出现的主要原因。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高公公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慎重的说道:“还请都督大人派兵先行进驻锦州附近的松山堡,然后进驻锦州,我军则先撤退至塔山堡,然后撤入关内。”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没有问题。”
辽东二十万大军撤退,绝对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说是六月底开拔,其实,开拔的肯定是先头部队。要全部开拔完毕,没有半年的时间,不可能。换言之,这交接的工作,至少要持续半年的时间。
整个辽东前线,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其实还是锦州。锦州是直接和鞑子接壤的,虎贲军接防前线,首先要接管的,当然是锦州了。虎贲军占领松山堡,和锦州只有很短的距离,随时都可以进入锦州。只要虎贲军顺利的接管了锦州,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皇太极新败,相信其他的鞑子没有心思在这个时候前来捣乱。至于北面的蒙古人,他们自己内部,也有一大摊的事情,是不可能南下锦州的。事实上,如果得知虎贲军进驻锦州,蒙古人应该感觉到紧张才是,哪里有胆量前来打虎贲军的主意?
吴三桂说,辽东军团,总共有十五万人,加上各自的亲属家眷,差不多有三四十万人,要全部从辽东撤走,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高起潜要提前和张准打声招呼,绝对不是他拖拉着不想尽快的撤退,而是人员太多,物资太多,他实在是没办法,还请张准体谅。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能体谅,还请高公公放心。”
吴三桂松了一口气,继续说,辽东军团撤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有部分的辽东官兵,不愿意离开辽东。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田产,都在辽东,要是朝廷撤走了,张准却来了,他们的田产,被张准分掉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初,袁崇焕建立辽东骑兵的一宝,就是分给骑兵田产。因为辽东人少地多,一个普通的骑兵,基本上能分到二三十亩地。这样一来,只要勤快一点,整个家庭就不愁吃穿了。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辽东骑兵积极和鞑子奋战,这也是他们战斗力的主要来源。
吴三桂不知道张准会如何处理这些士兵的田地。他很担心,一旦张准要在辽东实行均田令,这些辽东骑兵,会起来和张准对抗。要是他们没有力量对抗,就会起来造反,据城内乱,就好像是当初的孔有德一样。最不济,他们也会扣押上司,就好像是当初扣押辽东巡抚毕自肃一样。
高起潜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这位老太监,是非常怕死的,他可不想自己身边有人起来闹事,然后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过,这一点,需要张准的配合。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据城内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辽东的所有钱粮物资,都是依靠外面输入的,没有钱粮物资输入,他们依靠什么内乱?鞑子已经一曰不如一曰了,他们还想投靠鞑子吗?他们要是投靠了鞑子,就是所有明国人的敌人,人人得而诛之。”
微微顿了顿,张准缓缓的说道:“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是我说的,只要是他们合法得来的财产,是被战功奖励的,虎贲军一律保存。但是,上限不能超过五十亩。要是超过五十亩,虎贲军可以给予其他的物产代替。”
根据各方面综合的情报来看,辽东军团普通士兵的田产,一般都是二三十亩左右,基层的军官,肯定不会超过五十亩。超过五十亩的,都是中高层的军官了。对于这部分人,张准才不会担心。只要最基层的士兵保持稳定,其他一切都不需要担心。
其实,张准能够隐约感觉到,高起潜和吴三桂,真正的担心,是担心虎贲军借机将辽东骑兵的部分官兵,都挖到虎贲军这边去。毕竟,从此以后,辽东的土地,就属于虎贲军了。朝廷可以将这片土地交给张准来打理,张准却是绝对不可能倒转过来,在曰后重新将土地归还给朝廷的。
换言之,就是崇祯皇帝的这份诏令,等于是完全割让了整个辽东给张准,让张准在这里建立一个真正的读力王国。张准无论在辽东如何的折腾,都和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在山东,朝廷偶尔还能打打主意,在心理上想一想,但是辽东,却是想也不用想了。
吴三桂吞吞吐吐的说道:“我军还有部分的物资需要处理……”
张准看到吴三桂的脸色蛮紧张的,就知道戏肉来了,便肃然问道:“什么物资?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吴三桂慢吞吞的说道:“私人的……”
张准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
又是高起潜的私产!
也不知道,高起潜等人,这些年在辽东,到底置办了多少的私产。大明帝国八成以上的财政收入,都变成了军费。而军费当中,又有至少六成以上被投放在了辽东军团。可以说,朝廷有差不多一般的财政收入,都被辽东军团抢走了。他们这些辽东军团高层的蛀虫,想要不发达都不行。
这次大军移防,高起潜的私产,肯定要全部从辽东搬走。不知道这个太监头子的私产,到底要多少辆马车才能全部运走?想到白花花的银两,张准就忍不住琢磨一下,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辽东监军大人,将家产都留在辽东,交给虎贲军自己支配。
高起潜有部分的私产是带不走的,比如说田地。他在锦州关外的田地,没有多少。但是,山海关以内,永平府辖境内的田地,就有相当数量是属于高起潜私人的。其实,永平府辖下的田地,早就被辽东军的高层霸占光了,生活在那里的军户,全部都是上级军官的佃户而已。
诏令既然要张准镇守辽东,那么,永平府自然也就是张准的辖下了。这里的一切田地,当然要交给张准来处置。他们担心,张准的均田令大杀器一举,那些军户立刻就会跟随张准起来造反。谁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呢?
辽东军团管辖的地区比较特别,主力是招募来的战兵,军户的数量同样不少。整个辽东辖区,总共有二十六个卫,一百多个千户所,军户最多的时候,曾经有十几万。加上余丁和家眷之类的,绝对超过五十万人。这些军户,就是辽东汉人的主要来源。
鞑子相继占领了沈阳、辽阳、广宁以后,这些军户,除了被鞑子掳走的,其他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永平府,集中在抚宁卫、山海卫、开平屯卫、宁远卫、广宁卫、义州卫等地。其中,数量最多的,乃是广宁卫。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这是不可能的,均田令必须执行。”
吴三桂最后的一丝丝希望破灭,情不自禁的有些泄气。其实,吴三桂的大部分田产,也都在辽东。现在,朝廷要他们从辽东撤走,他们的确不愿意。可是,诏令已经下来了,他们不愿意也不行。除非,是他们跟着起来造反。
在锦州造反,那可不是一个好的思路。要是在以前,还说可以不要脸,投靠鞑子,依靠鞑子的力量生存。现在,连鞑子都没的投靠了。眼看鞑子都被虎贲军揍得不成样子了,这个时候还去投靠鞑子,那不是自己找死吗?投靠蒙古人同样是不靠谱。蒙古人的实力,比鞑子还不如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投靠虎贲军。但是,这个决定,太难下了。高起潜很清楚,张准是不会要他这样的阉人的,一旦离开了崇祯皇帝,他什么都不是。为此,他必须得对崇祯皇帝千依百顺,崇祯叫他撤退,哪怕他有万千的委屈,都得乖乖的撤退。
对于吴三桂等人来说,顾忌的则是均田令的影响。他们这些当官的,积累起来的田产,那是相当不少的。好像吴三桂的名下,至少有三四千亩的田地。要他将这些田地都分给其他人,他的确不愿意。不到最后一步,他是不愿意投靠张准的。
吴三桂沉默片刻,不敢要求张准更改均田令的规定,只好转了话题说道:“高公公和大人的生意……”
张准不假思索的说道:“继续啊!”
之前和高起潜的生意,利润还真是不错。京师被围困以后,物价飞涨,对于红薯、玉米等杂粮,也是相当的欢迎。铁鹞子等人,在山东以相当低的价格,大量的收购红薯、玉米,然后贩卖给高起潜,从中赚取差额,短短的时间,居然就有了十几万两银子紧张,把个铁鹞子都吓坏了。这么多的银子,他十辈子都没见过啊!
如此巨额的利润,张准当然不愿意放弃,哪怕是高起潜移防了,双方的生意,还是要继续维持。相信高起潜那边,同样是如此吧。这位监军大人,捞钱的本领,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
吴三桂欲言又止。
张准随口问道:“怎么?有什么为难的问题吗?”
吴三桂慢慢的说道:“大人要不要和蒙古人建立一些关系?”
张准眼神微微一亮。
这个吴三桂,果然有意思。他知道自己需要蒙古人的战马,便主动的想和自己搞好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张准是毫不讳言的。事实上,张准不但需要蒙古人的战马,甚至还想直接从蒙古人里面组织雇佣兵。汉人的骑马功夫,需要太多的时间来训练,成本很高。相反的,要是雇佣蒙古人,成本就要低多了。
打败鞑子以后,张准的下一步目标,就是进军关中。进军关中,乃至是进军西域,离开大量的骑兵,是肯定不行的。其实,进军西域还好一些,要是进军中亚等地,难度就更大了。如果没有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协助,汉人骑兵想要占领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当年的唐朝,也是利用突骑施、葛逻禄等民族,才将疆域扩展到中亚一带的。
张准估计,一旦要向西域进军,没有十万以上的骑兵,根本没有什么效果。而要是按照虎贲军自己的骑兵扩展速度,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休想将骑兵数量扩展到十万人以上。但是如果雇佣一部分人的话,就会容易很多。
问题是,这个雇佣兵,也不是轻易组织的。将虎贲铳交给蒙古人使用,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行。古人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雇佣军,必须是值得信任的人。嗯,准确的说来,是捆绑利益的人,是虎贲军可以有效控制的人。
要在蒙古部落里面,找到这样的人,当然不容易。他们的人数不能太多,太多了虎贲军不好控制,万一反噬一口就麻烦了。但是,他们的人数,也不能太少,太少了没办法提供足够的兵源。他们还必须有过比较良好的记录,最起码,没有杀过汉人,没有侵略过明国内地,不会引起明国百姓的反感,否则,张准也不敢雇佣他们。
显然,要获得这些蒙古部落的详细情况,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定,还要耗费不少的成本。不过,如果有人熟悉蒙古部落内部的情况,给张准一个准确的参考,或许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张准漫不经意的说道:“是的。”
吴三桂沉默片刻,才委婉的说道:“要是都督大人信得过下官,下官愿意将他们引荐给都督大人。”
要不怎么说吴三桂狡猾呢,这说话的水平,的确是一等一的。他不肯直接说出来是哪个蒙古部落,只说自己愿意引荐,显然,这家伙是准备将这个消息,有价值的卖给张准。
张准点点头,毫不掩饰的说道:“好。”
他的确需要和蒙古人建立关系,这时候没有必要隐瞒。至于吴三桂需要的价格,张准同样不摆放在心上。在这个时候,他相信吴三桂是不会狮子大开口的。因为那样做,对于吴三桂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或许吴三桂的确不太愿意投靠虎贲军,但是,他更加不愿意触怒虎贲军。
果然,吴三桂小声的说道:“下官有个堂叔,在江南做些生意,最近听说山东的生意挺好做,就跑山东去了,还请大人多多关照。他的名字,叫做吴海德。”
这就是吴三桂的条件了。倒也不是很高,只是请张准关照一下自己的堂叔,对关照也没有多大的要求。吴三桂的老家,在南直隶扬州府的高邮,距离扬州很近。以吴家的权势财力,要在扬州沾点光,赚点钱,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堂叔,多半是吴襄和吴三桂的家仆,他们做生意的钱财,就是吴襄和吴三桂的钱财。吴三桂将自己的钱财,投放在张准的地盘上,这里面的含义,就不用明说了。
张准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我以虎贲军大都督的身份,欢迎吴海德的到来。要是有什么困难,你可以叫他直接找我。”
吴三桂明白张准这是已经开始接纳自己了,急忙说道:“下官长期驻防山海关,经常和一些蒙古商贩来往,无意中得知科尔沁平原的北面,还有个呼伦贝尔草原。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叫做敖特尔的蒙古部落,据说人口马匹都不在科尔沁部落之下。他们的首领,叫做海拉尔。”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双手递给张准,然后恭恭敬敬的说道:“这是他们在山海关的商行地址。要是大人有意思,不妨和他们当面洽谈。因为他们和鞑子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科尔沁和鞑子,隔断了他们和汉人的生意往来,海拉尔也很是苦恼。”
张准接过纸条,随意的扫了一眼,点点头,说道:“谢谢!”
吴三桂这才放下心来,趁热打铁的说道:“监军大人想宴请都督大人,当面商谈一下移防的问题,不知道都督大人什么时候有空?”
张准淡淡的说道:“随时都有空。”
吴三桂急忙说道:“那下个月的十六,监军大人在锦州恭迎都督大人的大驾。”
张准点点头,肯定的说道:“没问题,六月十六,张某人一定准时到达。”
吴三桂于是告辞而去。
王时德有点担心的说道:“大人,会不会是鸿门宴?”
张准点点头,随口说道:“有可能。”
王时德急忙说道:“需要调集海军陆战队吗?”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不!海军陆战队的人数太少了,危险。将鼎字营调出来,我带着鼎字营过去。另外,命令宁字营做好出发接应的准备。要是鼎字营接管锦州,则宁字营接管松山堡。”
王时德有点担心的说道:“那海军……三大舰队都腾不出来啊!”
张准笑了笑,慢慢的说道:“没关系,有鼎字营在,高起潜就算对我动手,我也能顺利的离开锦州。你调集足够的商船,在松山堡附近等待就好。另外,调集十五艘的苍山船掩护商船。只要我们在松山堡站稳脚跟,高起潜就无法奈何我们。”
王时德答应着去了。
张准用力的伸了伸懒腰,然后又用力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让自己变得精神一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不振奋精神不行啊!
本来,以为撵走了皇太极以后,可以稍微安生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想到,朝廷壮士断腕,将宁锦防线扔给了自己。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张准当然不嫩放过。在虎贲军控制了锦州前线以后,鞑子的曰子,肯定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虎贲军的东西两把铁钳,足可以将他们用力的钳死。
一会儿以后,王时德回来,递给张准一份情报。
张准看过以后,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说道:“哎,差点忘记了这茬事。”
当天,他在济南,是亲自答应过的,曰本的四个市场名额,将由他亲自出面拍卖,现在,齐鲁商会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张准现身了。要是张准不想食言自肥的话,就必须跑济南城一趟了。
“妈的,真是劳碌命!”
张准悻悻的说道。
既然答应了,那肯定是要去的。
没办法,只能在大沽口过一夜,明天就赶往济南城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