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改革军制
第161章改革军制
回到幽州,李存焕立刻开始召集心腹制定军事改革的制度,以往士兵的功勋一向都是以斩杀敌人的首级多少为主。
李存焕发现在战场上,比如忠孝军,他们以枪林压制敌人,对于步兵的杀伤力不是很大,毕竟别人也不是傻瓜,站在那里让你刺。他们可以向后退,退不了也可以尽量避开要害位置,基本很难一枪刺死,甚至更多的人是流血过多而死。但你说忠孝军不重要吗?他们就仿佛牢固的铁壁,缓慢而有力的压缩着敌人的空间,但他们斩杀的首级却没有骑兵多。而且为了保持阵型,他们也不可能在战场上斩杀首级。
所以李存焕决定,按照职位来到决定功勋,不再按照斩获首级为功勋。排在第一排的士兵自然是最危险的了,那么他们应该获得的功勋自然是最多了,再根据众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予功勋表彰。部队上则是按照任务,那个任务危险,自然功勋越高。并不以斩杀敌人首级多少为主。
李存焕仅仅是定下这么一个简单的框架,就已经在军队中掀起轩然大波。以往军队重视首级,那就让人不由自主重视起个人武力。虽然李存焕多次强调集体的作用,但这到底很难改变这个观念,简单的说,两个人杀了一个敌人,那这个敌人的首级算是谁的?总不能劈开来,一人一半?这可不是卖西瓜。
李存焕这个改革,严重的影响了勇将获得功勋的途径,更是让猛将感到他们的思想受到挑战,以李存孝、高思继为首的武将,他们或多或少的表示了反对。改革不能够一蹴而就,太过激烈的改革只会加剧矛盾,所以李存焕决定将这套办法先放在步兵当中使用。而李存孝、高思继这些人都是骑兵军官比较多,这就没有触犯太过他们的利益和传统思想,也让军事改革得以推行。
紧接着就是抚恤的问题,唐朝有抚恤金,但非常的少,到了后期各地军阀更加不管士兵战死伤残的情况,仅仅是给予一些微薄的赏赐。虽然李存焕曾经出台过抚恤金的政策,但这个并不完善,而且主要是在檀州地区实施,太具局限姓。
李存焕决定改变这种现象,他安排周德威将伤残程度分为三级,级别不同抚恤金额不同。同时还将安排将伤兵安置到地方,也亏幽州经过李存焕的开发,虽然谈不上成了工业大城,但在这个乱世中已经谈得上工业密集,将伤兵安排到军器监这些地方当保安还是有位置的,如果还保持一定战斗力,还会安排去守城门。
李存焕更是大规模的开始复兴丝织品,在大唐鼎盛的时候,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品集中地,虽然不如蜀中著名。而丝织品自然需要大量女子编织了,李存焕在幽州大量建立丝织作坊,牺牲士兵的家属优先吸纳,有了工作,哪怕失去了丈夫、父亲而导致家中没有男姓劳动力,家属的曰子也会好过很多了。
李存焕和一众心腹将改革完善后,已经到了六月,辽东传来好消息了,安东军已经攻克了建安州。不过在辽东半岛的末端的沙卑城(现旅大市一带)那里,契丹人依仗着坚固的沙卑城依旧顽强的抵抗着。符存审并没有打算和对方死磕,而是下令士兵包围沙卑城。
同时也接通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商路,不过让李存焕没有想到的是,打通了道路后,首先渤海国对于安东军非常的警惕,并没有贸然接受对方通商的要求,同时在边境上调集士兵,不知道是准备夺取安东军还没有站稳脚的建安州还是仅仅加强防御。
新罗方面,他们居然陷入了叛乱,现在新罗再次陷入三国时代,新罗以金州为中心,控制着相当于现在朝鲜半岛南部靠北方的地方,而有一个叫甄萱的农民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靠南方的地方,大致为旧国百济的土地,自称为皇帝,国号百济。
最后就是朝鲜半岛北部,有个叫弓裔的家伙,自称是新罗皇室之后,带着农民起义,不过在取得成就的时候又放弃新罗皇室正统的名义,声称要复习高句丽,在开城称王,自称为高句丽国王。
(注:弓裔称王后三改国号,现在应该称之为泰封,木木感觉称之为高句丽较为容易记,故不显露已经改国号为泰封这段历史。)
看到李存焕的出现,高句丽的弓裔和百济的甄萱则是小心翼翼,新罗则是千方百计的接触。他们一向都是以大唐附属国自称,哪怕登基了,得到大唐皇朝的册封,这才是正统的。否则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当中威望都大大的削弱了。
至于弓裔和甄萱就不用说了,两个家伙造反出身,谁知道大唐会不会找他们算账的,毕竟新罗作为大唐附属国那么多年了,谁知道扶持了你们这家伙,会不会变成白眼狼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大唐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否则也不会如此忐忑不安。现在出现在他们的军队与其称之为唐军,还不如称之为卢龙兵更加合适。
李存焕让耶律阿保机调回来幽州,随行的还有高句丽的使者。耶律阿保机在关外时间呆长了李存焕自己也不放心。而耶律阿保机的职位又段子尧接任,并且兼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
李存焕正式将节度使的权力分割下来,大都护管政,而节度使则是管军。军政分管,大大的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不过太大的权力上李存焕并没有动手。
…………
“你叫王建?”李存焕脸色有些怪异的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夷国下臣开城城主王建正是我的姓名。”脸色白净的王建谄媚的笑道,那一口官话并不怎么标准,充满南方话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