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魄力勇气
“足下何人?”
郭嘉来到那位大臣面前,此人站在文武前列,官职应该不低。
那人昂着脸,斜着眼睛瞥了郭嘉一眼,傲然道:“河内张氏,司空张喜,兼尚书令……”
他还要继续报出后面一连串的官职,郭嘉抬起手示意他收住话音。
司空!
位列三公!
绝对的大官,至于他出身河内张家,还是哪里,郭嘉没兴趣探究。
士族政治集团的形成并不是在汉朝建国就有,而是统治腐朽,近一百年来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帝王昏聩导致的。
比如颍川荀氏,荀彧是属于第三代,第二代是荀爽等人,第一代是荀淑等。
再比如已经亡故的司徒王允,他是太原王氏士族的第一代领袖,再往后,历史上太原王氏第二代,第三代,出了不少司徒,司空,刺史等位高权重的人物。
东汉末年,是士族形成发展的初期,真正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不可撼动的一股势力,是在历史上的数十年后,曹魏建国时的九品中正制推动下。
而当下,在门阀形成的初期,真正将一个一个分散的士族集团整合起来为己所用的,是袁家。
第一代袁家领袖,司徒袁安,第二代袁家领袖,司空袁敞,第三代袁家领袖,太尉袁汤,第四代袁家领袖,司空袁逢,太傅袁隗。
四代领袖打下的根基传到第五代领袖袁绍手里,就有了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雄厚资本。
换了别的地方士族,谁比得了袁家?
现在殿中这些文武官员,他们即便是在地方有些根基,但都太浅薄了,比如博陵崔氏,颍川钟氏,弘农杨氏……这些地方豪族出身晋身士族的门阀真正兴起,要等曹丕上位,现在?他们能掀起的波澜不足为惧,否则,他们也不会落魄到奄奄待毙的惨境之中。
“在下郭嘉,出身卑贱,不值一提。”
郭嘉轻声说完,再一转身,走前两步,朝主位上表情尴尬的刘协拱手道:“陛下,臣剿灭李傕郭汜后,得知朝中有歼臣与二贼同流合污,其中就有司空张喜。臣,愿为陛下斩除歼佞,肃清朝野!典韦,将歼臣张喜拖出去,斩了!”
众人哗然,无不震惊!
刘协瞳孔微缩,呆滞地望着仰视他面无表情的郭嘉,心底蓦然窜起一股冰凉的气流,席卷百骸。
“郭嘉,你敢在陛下眼前行凶?污蔑当朝重臣!你罪该万死!”
张喜被典韦拖出去时不断叫嚣,可仍旧改变不了命运。
群臣惊呆了!马腾韩遂也惊呆了!
刘协更是忍不住颤抖起来,此刻,图穷匕见了吗?!
“郭嘉,张司空对陛下忠心耿耿,岂会私通李傕郭汜,你不要血口喷人!”
董承怒不可遏地指着郭嘉,而郭嘉仰视刘协的目光缓缓低垂,并不朝董承望去,轻声道:“敢问足下又是何人?”
暴跳如雷的董承言语一滞,刚才还口齿伶俐,现在却吐不出半个字。
他若是自报家门,会不会又被郭嘉诬陷了呢?
殿外张喜的叫骂消失,砍头是没有惨叫声的,手起刀落,干脆利落,世界清静。
“陛下,郭嘉剿贼有功,张司空私通逆贼,当死。”
钟繇面无表情出列淡淡说道。
殿内群臣都惊疑地望着钟繇,又朝微微垂首无动于衷的郭嘉望去。
钟繇倒戈投向郭嘉了吗?
至少群臣会有人这么揣测,紧随钟繇其后,伏完也出列低头抱拳附议。
刘协面无血色,看着下面不断有人出来附和郭嘉的举动,脑海中第一个念头便是他们都倒向了郭嘉。
就算张喜真的是李傕郭汜的爪牙,就算张喜论罪当诛,也轮不到郭嘉动手!
朕,还在呢!
可郭嘉已经杀了人,而且,他还能杀更多!
这样一想,刘协明白了钟繇的用意。
这是要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为了一个张喜,为了些许脸面,真要逼得郭嘉挥起屠刀吗?
大汉这些年逼反的人还少吗?
郭嘉就算没有功劳,可他有军队,而且是已经掌控了洛阳的军队!
弑君,一念之间!
“既然爱卿有张喜通敌的罪证,张喜死有余辜。”
刘协强颜欢笑,生硬地道出一句话。
现在,他已想通。
郭嘉有功,有兵有将。
他可以拉拢,也可以不闻不问。
但是,决不能轻视或触怒。
张喜死,那是张喜触怒了郭嘉。
天下人,都可以背后辱骂郭嘉,诅咒郭嘉。
也可以当着郭嘉的面。
不过,后果自负。
郭嘉杀张喜,易如反掌,引发的后果无非就是激怒刘协。
这一点,郭嘉心知肚明,可他还是下令杀了张喜,原因很简单。
杀李傕郭汜纵然是因他二人是郭嘉进取关中必须拔除的阻碍,但同样也是帮刘协报仇雪恨。
他千里来洛阳,给天子和群臣送来粮食,不求他们感恩载德,但至少一份最基本的尊重能够得到吧?要求不过分吧?
张喜出言不逊,甚至是当着郭嘉与郭烨父子两人的面。
以怨抱怨,你不敬我,百倍还之。
钟繇是最先看出来因果的人,他去过成都,与郭嘉有过短暂的接触,郭嘉的为人,他能看清三分。
郭嘉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更不是一个乐此不疲耀武扬威的人。
他杀张喜,就是私人恩怨,不是震慑谁,并不含沙射影。
所以,他第一个出面来附和郭嘉,是为了息止风波。
天子若因张喜之死而动怒,百官若群起而攻之。
今曰,杨安殿恐会血流成河。
“陛下,臣身为益州牧,还要返回成都料理政务,先行告退。”
郭嘉躬身行礼,打算离去。
至于是返回成都还是长安,没人能限制他。
“奉孝,请留步!”
刘协忽然起身疾呼,伸出的手仿佛想要将郭嘉拽住一般。
郭嘉微微皱眉,不知刘协还要做什么。
千万不要逼我再杀人了!
“众爱卿先行退下,奉孝留下。”
群臣踌躇不定,害怕郭嘉对天子不利,后知后觉恍然所觉,郭嘉要害天子,他们在不在,都一样。
百官退去,宦官也被遣退,杨安殿内只有高高在上的天子刘协和站直垂首漠然的郭嘉。
死寂的殿内,刘协俯视郭嘉许久,一言不发,忽然抬步走下,来到郭嘉面前停下脚步。
微微抬头,郭嘉看见了刘协复杂的表情,轻声叹道:“陛下,当年,是臣负了您。”
郭嘉曾对刘协说过,只要蔡琰脱难,他便会投效刘协,但他食言了。
崤山脚下,与董卓交锋之时,郭嘉连刘协提都没提过。
可那时,郭嘉不提刘协,是为刘协好。
董卓断不会将刘协放走,死,也不会。
“奉孝,朕不明白,朕始终都不明白,朕待你至诚,爱才之心,苍天可鉴。为何奉孝,却不愿效忠朕?”
刘协一脸痛惜之色,他琢磨不透郭嘉的态度。
尽管郭嘉杀了李傕郭汜,又送来了粮食,看起来都是好意,但刘协还是觉得与郭嘉相距不到一步,二人的心,却相距天涯之遥。
望着面前比当年长了半截一样的刘协,郭嘉与他相对而立,仍旧是目光俯视。
带着些许怅然的感叹,郭嘉轻轻一笑,似嘲似讽。
“陛下,当年的皇子协,决计不会问臣这个问题。”
以郭嘉今曰的眼光来看,八岁的皇子协,比现在十六岁的天子协,要更出色和眼光独到。
刘协表情一震,逼视郭嘉,反问:“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严肃地凝视刘协,淡淡道:“陛下,不是跪在陛下眼前的就是忠臣,不是敢对陛下不敬的就是逆臣。敢问陛下,臣杀张喜,陛下心中可有怒意?请坦言相告。”
刘协呼吸一促,咬牙道:“奉孝,难道朕不该怒吗?”
郭嘉点头,道:“该,陛下该怒。可是陛下,你对臣有怒,对袁绍,曹艹,刘表,孙策,袁术,刘备,吕布,是否有怒?”
这个问题,让刘协面无血色,答不上来。
郭嘉杀了刘家的一条狗,可那些诸侯不能说全部,至少有不少是公然要抢刘家的江山。
诸侯中如今声势滔天的袁绍,刘协脱难后为何不去找袁绍来辅佐?
待在洛阳吃树皮草根也不去招诸侯们来,为什么?
因为刘协不信任那些诸侯。
“奉孝,难道你就眼看朕落难而袖手不顾?”
相比其他诸侯,刘协更相信郭嘉会帮他收复山河。
因为郭嘉是最没有背景的一方诸侯。
袁绍四世三公,刘协担忧袁绍狼子野心。
曹艹有曹氏夏侯氏宗亲,做大后势必君臣易主。
刘表是汉室同宗,刘家的皇帝经常都是同宗子嗣来当,刘表真要是能重整山河,难道就没有夺位的心思?刘协也信不过他。
至于其他势力不如这三家的诸侯,也就没什么可依靠的了。
而郭嘉,仿佛孑然一身,他的身份,是最适合帮助刘协匡扶汉室,中兴大汉,同样又可以轻易达到钳制郭嘉的局面。
只是,郭嘉愿不愿,才是关键的问题。
“陛下,臣已说过,非臣不愿,而是陛下不愿移驾成都。”
郭嘉面露失望之色。
刘协,出生后母亲便惨死,在皇宫尔虞我诈中成长,又要提防何后的毒手,八岁的他聪颖过人,看得比很多成年人都要清楚。
可这些年,娶了皇后,纳了嫔妃,温柔乡中成长起来的他,反倒越发平庸了。
如果是八岁时候的刘协,郭嘉确信,刘协绝对会跟他去成都。
哪怕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他都愿意等。
可现在,刘协没那份魄力和勇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