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各施妙计
一瞬间,张辽的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他与李典之间的芥蒂,似乎因李典这一席话,瞬间冰释前嫌。
“曼成先走,我来殿后。”张辽一刀砍翻一名扑上前来的敌卒,高声叫道。
李典苦笑道:“你看我现在这般情况,还走得了么。”
张辽鹰目一扫,但见李典身披数创,鲜血四流,胯下战马亦中了箭伤,这般情况,想冲杀出这重围,确实是难如登天。
但是,我张辽堂堂血姓男儿,岂能抛下袍泽独自逃生。
热血激荡之下,张辽悲壮叫道:“我与曼成同生共死,我们一起杀出条血路。”
李典麾下皆是步卒,就算是能撕开一道缺口,但一双灌了铅般沉重的腿,又如何能甩脱士气正盛的吴人追击。
张辽则不同,他的部下皆为骑兵,虽然死伤之下,只余不到百骑,但毕竟是骑兵,只要能脱出重围,就等于逃出了升天,吴人是万万追不上的。
这般利弊,张辽又如何不知,只是明知如此,他又怎忍心将李典弃之不顾。
李典苦笑一声,劝道:“事已至此,此乃天命。文远你若再犹豫不决,你我二人便要尽皆葬生于此地,到时士气必受大损,合肥何以能守。为了大局,我李典求你快走吧。”
话音方落,李典一声悲啸,勒马反向东面狂突而去,一副要由此突围之状,大批的吴人见状,立时便向东面封堵而去。
张辽明白李典这是要为他吸引吴人的注意力,事到如今,他心中虽有万般的悲愤,但想到李典所说“大局”二字,迟疑片刻,只得奋然率众反向西面杀去。
原本被围的步骑二军,协同作战,顽强的抵抗,现下突然之间自乱其阵,一分为二,本为兵法上的大忌。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分兵,短时间内分散了吴人的注意力,反而使张辽那一百骑兵生生的从西面围兵薄弱处撕开了一道口子。
一百骑兵,如逃出升天的受伤羔羊,驱使着疲惫的战马,不顾一切的从缺口处冲去,待到凌统反应过来,挥军堵住缺口时,张辽和他的骑兵已逃出大半。
见得张辽一众走脱,凌统大怒,舞刀厉喝:“杀光贼军,一个不留!”
红马银刀,那一袭雄躯如车轮般撞入敌团,所过之处,肢离破碎,热血横飞,仿佛一台无坚不摧的绞肉机一样,将阻挡他的一切血肉之躯辗成碎粉。
李典正自带伤血战间,猛听身后惨声大作,回身之际,只见一员敌将威不可挡,自己的士卒若纸糊的一般,被他轻易撕破,狂舞的战刀挟着猎猎劲风,当头轰向自己的天灵盖。
李典不及多想,急是擎起鲜血淋漓的大刀,举过头顶奋然抵架。
铛~~一声烈响震动旷野,沉闷的轰击声灌入耳膜,只震得左右士卒神智为之一昏。
一击之下,李典只觉巨大的冲击力,如排山倒海一般从下压下,双臂肌肉紧绷到几乎要断裂,手中的大刀下沉,只差分毫,那刀锋便将削到自己的铁盔。
额头间,汗如雨下。
李典一咬牙提一口气,咆哮声中,双臂奋力一撑,堪堪的将对方的刀锋荡开。
凌统刀锋刚被荡开,借着反弹之力,大刀在空中转过一百八十度的旋涡,改劈为扫,扇形的刀气拦腰削向李典的腰间。
李典吃力的挡下一刀,未及喘一口气,急是侧身竖刀相抵。再度重击之下,李典只觉虎口剧震,手中的刀柄竟险些拿捏不住。
凌统一击方罢,下一式紧接而至,不给李典丝毫喘息的机会,刀锋化为重重的电光,将李典全身包裹其中,逼得他只有招架之力。
若论武技,凌统与李典不相向上,平素若战,李典根本不惧对手。
但现在的情况是,凌统以逸待劳,体力充沛,斗志昂扬,而李典不仅仅是久战力疲,更是身被数创,鲜血横流。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
转眼之间,三十招已过,年轻气盛的凌统刀势愈沉,每一式用出都几有千斤之力,而李典却是手忙脚乱,败象毕露。
汗如雨下,鲜血直流,汗与血浸遍衣甲,紧紧贴着身体。
最初之时,稍一动作,牵动到伤口就剧痛无比,但渐渐的,仿佛麻木了一般,他感觉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在渐渐的失去知觉。
气喘如牛,耳膜中已听不到别的声音,全是自己沉重的喘息。
糊珠浸遮的眼眸中,视线越来越模糊,恍恍惚惚全是刀光剑影,而他,只是凭着武者的本能在继续着战斗。
神智迷离间,生平种种,如流动的画面一般,从眼前一一闪现。
光荣与梦想,辉煌激荡的难忘岁月,一切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一般,聚而又散,如泡沫一般,一触即破。
今曰,就是我的尽头了么?
蓦然,背上传来钻心般的痛疼,凌统的大刀,已深深的砍入了他的身体。他甚至在那一瞬间,听到了刀锋穿过血肉,与自己的骨头摩擦的声音。
“啊——”
仿佛最后一缕生命被点燃一般,李典竟是全然感觉不到那重创之痛,如发狂的野兽一般,挥刀奋力的反扫而出。
原以为一刀之下,这顽强的敌将终于将丧失抵抗的能力,但凌统怎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仍能发起反击。
惊愕之下,欲待拔刀相抵,谁知大刀切入李典的身躯太深,用力之时竟然拔之不出。
眼见刀锋反扫而至,凌统不及多想,急是松手弃刀,身形后仰,在马背上来了一个铁板桥。那倾尽全力的一刀,从他的脸上贴面而过,猎猎的刀风,竟是生生的将他的脸刮出一道红印。
刀锋扫过之后,李典已无力气,那大刀脱手飞出,巨大的甩力将数名士卒一并斩碎。
惊险万分的躲过这垂死一击,凌统直身之际,腰间佩剑已铮然出鞘,寒光闪现处,一颗人头离颈而出,呼的飞上了半空。
………………近午之时,凌统和他的五千得胜之兵凯旋归营,那些浴血的将士们腰间别的,尽皆是血淋淋的人头。
一千多曹军,一个不剩,全被这帮虎狼之士杀了个干干净净。
凌统高头大马走在最前边,手中提着李典的人头,眉宇之间尽是傲然之色。左右吴军将士,无不为凌统侧目。
李典乃曹军一员宿将,此战凌统亲斩此人,足以威震天下。
作为三军的统帅,周瑜当然是亲自出马,迎按着这班凯旋之师归来,并当众宣布大赏三军。
整个吴营中,立时都沉浸在欢欣鼓舞之中,士气之盛,直冲云宵。
回往中军大帐后,凌统却收起了斩将的傲然,拱手愧然道:“统无能,让那张辽走脱,有负都督重托。”
周瑜摆手淡淡笑道:“张辽那厮精于骑兵,连我都留不住他,又何况是公绩你。此战你能全歼敌军,亲斩李典,已是大功一件,足以令曹贼为之胆寒。”
凌统这才敛容直身,又道:“原想可以引诱合肥守军出城,没想到那乐进也真沉得住气,眼睁睁的看着李典送命也不出手,莫非他识破了都督的调虎离山之计不成?”
“乐进虽是一员良将,但他绝无此谋略,我料想是曹艹事先早有吩咐而已。”周瑜气态闲然,根本不把乐进放在眼里。
凌统面露几分忧色:“如今不能一举拿下合肥,虽然斩了李典,但曹艹不久势必会率大军回援合肥,留给我们强攻合肥的时间只怕不多了。”
周瑜嘴角上扬,俊美的脸庞流露出一丝诡笑:“我早有一计,就是为此而准备,公绩,这回又要辛苦你一趟了。”
………………………………建平郡治所,巫县。
此地据三峡最后一个峡口巫峡,故因此而得名。
这巫峡绵延七十余里,峡谷幽深曲折,乃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而成。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峡南北两岸,上抵云宵,臂立万仞,下临不测,直抵江底,地形极为险峻。
巫县雄踞于两岸山道险要之处,虽是一地狭民贫的小县,但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
几个月前,蒋琬奉诸葛亮之命,率三千军回援荆州,半道上听闻关羽已然陨命,便受命就地驻扎于建平一带,作为防范刘封军西进的第二道防线。
黄昏时分,蒋琬于城头照例巡视,正准备下城之时,忽然一骑入城,言是孟达所派来的信使,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蒋琬心中一惊,急是将那信使唤入县府。
“蒋从事,刘封突起数万大军猛攻宜都,我家孟将军兵少不敌,夷道城被攻破,孟将军只得率残军向建平方向撤来,特命小的前来通知一声,请蒋从事速速做好准备,刘封的大军很快就会尾随而至。”
听得信使此言,蒋琬心中为之一震,正自惊愕间,忽然间想起了一事,下意识的将手按在了胸口。
在胸口怀中,藏有一封锦囊计,乃是不久之前,诸葛亮派人密送于他。
诸葛亮有吩咐,倘若某曰孟达兵败来投,便拆开此锦囊,其中自有应对之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