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中)
“江东必胜,诛灭曹贼!--江东必胜,诛灭曹贼!”
……………………
余皇大舟进入三江口,没有立刻停靠码头,而是在水寨中转悠起来,检阅江东水军将士,所到之处旌旗飘摆、喊声震天!
孙权手执宝剑,傲立船首,脸上却沉静如水,就像一位真正的帝王,把接受臣子们的朝拜,视作理所当然之事!
与此同时,从船舱内走出一些人,分别是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妻子谢夫人、赵夫人、徐夫人,儿子:孙登、孙虑,女儿:孙鲁班,另有妾室二十余人。
紧接着,从另一艘楼船里面,走出了大乔、小乔两位夫人,带着周瑜两个儿子周循、周胤,还有江东明珠孙尚香,领着大哥的遗腹子-孙绍,小家伙虎头虎脑的,容貌上颇似孙策呢!
这些人刚一露面,军中将士无比惊骇,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孙权此番领军出征,把全家老小全带来了!
世人评价孙氏兄弟:孙策刚烈勇猛、纵横捭阖,是为开创之主,孙权城府极深、善于驭人,可做守成之君!
所谓‘守成之君’,不是待在都城里,修心养性、批阅奏折就行了,而是要文修德政、武练兵马,尤其国家受到威胁之时,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
三江口的战事,关系到江东集团存亡,得知战事胶着、难分胜负的情况,孙权一点也没犹豫,把政务交给了张昭、诸葛瑾等人,自己则尽起江东兵马,支援前线战事来了!
这次可是倾巢而出,六郡的守备兵、巡河兵、治安兵……凡是能拿刀枪的人,几乎全都带来了,这才拼凑了六万将士、几百艘战船,府库金银、军械、粮草也全带来了!
大军临出发之时,张昭私下建议过,吴郡是江东的治所,也是孙氏一族的老巢,好歹多留一些财物,也算给自己留条后路,却被孙权坚定的拒绝了!
孙权虽然年轻,大局观格外清晰,知道一旦三江口失守,曹军人马长驱直入,江东六郡就会易主了,到时候留再多的财物,也不过便宜别人罢了!
不如把财物全拿出来,用于犒赏江东将士,与曹军决一死战,打败了不过倾家荡产,若是打赢了吗,自己得到的岂止财物?
为了进一步激励士气,孙权还把老娘、妻妾、儿女、妹妹全带到前线来了,以示血战到底的决心,这就叫做-牌桌上压家小,老子孤注一掷了!
小乔夫人前往吴郡,迎接姐姐大乔、外甥孙绍,因为担心夫君的安危,也就一起随军前来了,路过柴桑大营之时,顺便带上了两个儿子!
“主公万胜,孙氏永昌!--主公万胜,孙氏永昌!”
这一招果然有用,看到孙权的家人出现,大小将士为之一振,而后挥舞兵刃、望天狂呼,呐喊一浪高过一浪!
新来的生力军们,也随之摇旗呐喊,又从船舱里面,搬出无数的财物、军械、粮草,依次分发各营将士,欢呼声自然更响亮了,几十里外都清晰可闻!
不过吗,也有人发现一点问题,孙氏全家上阵助威,为何分乘两艘船呢,身为江东明珠的孙尚香,没和二哥孙权在一起,反而紧随寡嫂、手牵幼侄,其中有何玄妙呢?
“我等参见国太--身体康健,万福金安!”
“我等参见主公--英武豪迈,鞭挞四海!”
“我等参见大公子、枭姬小姐、烟夫人,以及诸位夫人、公子一路平安无事!”
……………………
周瑜带领一众将校,早在码头上等候了,余皇大舟靠岸之后,先是请孙氏一族人下来,而后依次躬身行礼!
行礼顺序很有意思,依次是吴国太、孙权、孙绍、孙尚香、大乔夫人,而后才是孙权的妻妾、儿女们,众将又给小乔夫人行礼!
别看只是行礼,里面却大有学问,这个顺序说明一件事,孙权虽是江东之主,其兄的影响力并未消散,尤其在军方将领眼中,孙策妻子的政治地位,远在孙权的妻子们之上!
换而言之,如果孙权有个三长两短,军方将领拥立的新主,只会是孙策的儿子孙绍,而不是孙权的儿子们,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哈哈!-诸位将军在前方-奋不顾身、浴血厮杀,仲谋岂能安居后方,坐享荣华富贵呢?
故而尽起六郡兵马,带上孙氏一族老小,与诸位将军们一起-同生共死,对抗曹贼!”
孙权大笑着上前,向周瑜拱手还礼,又拍拍众将的肩膀,表现的极为亲热,可是眼底眉梢之间,却隐藏着一股杀机!
军方将领们的态度,孙权自然明白了,而且心中极为愤怒,可是曹军大举压境、江东朝不保夕,自己还要靠这些将领杀敌呢,因此有再大不满意,也得暂时隐忍下!
可是孙权暗下决心,一定要借助这场大战,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同时消除大哥的影响力,顺便铲除其‘余孽’,江东霸主的位子,只能传给自己的亲儿子!
接下来,孙氏一族的老小们,前往后营用饭休息,她们本是鼓舞士气而来,不用具体做什么事,只要住在大营中就行了!
不出有心人预料,孙氏一族来则分船、住则分帐,孙权的夫人、儿女住在一处,大乔、小乔领着孩子们,与孙尚香住在一处,而且相距甚远、各不干扰!
孙权、周瑜则在众人簇拥下,来到了中军大帐,一边设宴饮酒、接风洗尘,一边商议军机,讨论抗曹大事,战局形势太吃紧,一点也不敢耽搁呀!
“主公请饮--诸位将军共饮!”
“主公亲来劳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一定能打败曹贼!”
……………………
孙权身为主公、自然是居中而坐了,周瑜本想与诸将同列,却被孙权留下同坐、并肩饮酒,其余将领左右作陪!
众人觥筹交错,宴会气氛极为融洽,可对于出兵抗曹之事,却没有深入探讨,因为还有一件大事没解决--谁来号令三军!
周瑜一直是大军统帅,将士们也习惯听令了,如今孙权来到三江口,等于又多了一位统帅,二人必有二心,如果命令发生冲突,大家该听谁的呢?
军无二帅,家无二主,这个问题不解决了,后面的仗就没法打,打了也是必败无疑,因此将领们打手势、递眼神,暗暗讨论该听谁的?
“家兄临终之时,郑重的叮嘱于我: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曹贼挥师东进,江东六郡岌岌可危,正是大都督用命之时!
仲谋年纪尚轻,又不懂杀伐之道,故而军中一切大小事务,依旧听大都督的吩咐,我只安坐后军,静候捷报足以!”
孙权身为江东之主,自然想统帅三军将士,打上一个大胜仗,树立自己的威望,从兄长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可孙权更加清楚,自己善于文治、疏于武功,别说曹操、萧逸这样顶级统帅,就是一般的二流将领,自己也不是对手呢,如果强行统军的话,只有全军覆没一条路!
因此统帅大军,保卫江东的重任,还得落在周瑜的肩上,何况孙权也看到了,将领们暗中打手势,还是支持周瑜的人更多,自己争权也没用的、不如顺水推舟呢!
“江东六郡存亡,孙氏一族性命,就拜托给公瑾兄长了!”
“瑜必竭尽全力、以死相报,上不负伯符重托,下不负主公厚待!”
…………
孙权斟了一杯酒,双手递送过去,以示交托兵权之意,周瑜躬身接在手中,而后一饮而尽,可是感激的言语中,依旧是先孙策、后孙权!
这也不奇怪,周瑜、孙策自幼相识,一起长大,朋友、兄弟、君臣三位一体,这种关系无可比拟的!
周瑜,孙权之间呢,只有君臣之义,并无其他的关系,自然要疏远的多了,就是这点关系,还看在孙策托付的份上呢!
“大都督如此忠义,堪称绝世良辅,家兄地下有知,也会背好欣慰的--好!好!”
听到周瑜言辞中,句句不离逝去的兄长,孙权的嫉妒心更胜了,同时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收拢其心,或许联姻是个好办法?
接下来几天,孙权白天巡营,发表激昂的讲话,鼓舞将士士气,夜晚与众将多次聚会,商谈破敌的良策!
可是曹军实力强大,又有英明统帅领导,实在找不到弱点呢,就在众人苦苦思索之时,一名使者来到了三江口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