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鬼谷子的雄心
!
鬼谷子听了孔明的话道:“初次见面给这个官职也算物尽其用,只是诸葛大将军,我可以答应你这个职务,但是我也想要闯出一些名堂,咱们这样你可以先给我一个低级武官做做,看看我能不能凭借军功做一到大司马,而后给我一个文官当当看看我能不能做到宰相,若是这样都达成了我就做个教书先生也无妨。”
孔明心想这野心当真是不小,不过按照历史上鬼谷子的所作所为,无外乎是证明天下大势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罢了。这鬼谷先生果然与众不同。孔明心想“我就给你这个机会,若是你真能从一名小兵升成大将军,那么自己距离统一三国就不远了,这样做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这样也没办法鬼谷先生才干。
孔明亲自走向鬼谷先生道:“那先生想要在谁麾下做一名小兵呢。“
鬼谷子道:“我愿意在江夏郡太守李鸿章麾下做一个小兵。“
孔明问道:“这么说先生已经看出天下大势了,那么先生觉得周瑜会如何进攻。“
鬼谷子道:“如今荆州让你防御的不错,若是只有东吴一路人马,自然一点胜算都**。但是我要是周瑜联合曹操发兵拖住**那是必然的,而且会命令交州的交州的士燮由出兵攻取零陵郡,这交州周瑜本来已经征服交州,但是为了笼络人心,只是怕了部分官吏,交州还是交给士燮管理。这周瑜还一定会煽动孟获造反。“
鬼谷子一席话说过,孔明就已经汗涔涔的。
就在这时八百急报传来,南蛮王孟获犯了,占领建宁、云南,镇守太守全部战死,如今苏定方已经调兵遣将,已经亲往平叛。
就在这时又来一封六百里急报,说是士燮已经起兵三*,兵发零陵郡,兵锋距离零陵只有三百里。
这时**又派出传信兵报信,这人气喘吁吁的报告:“曹仁起兵三*与**将军对峙。“
这时李靖的书信也已经到了,信上说司**攻打潼关,而王猛从并州出兵进犯雍州。
孔明立刻命令道:“几位即可上任,如今***办法只有打退敌军。”孔明庆幸自己把长安已经交给郭子仪了。
周勃、孙膑、庞涓、黄石公、西门豹等人立刻前去赴任。
孔明问鬼谷子道:“你觉得周瑜会主攻哪一路。”
鬼谷子道:“周瑜会主攻夏口,进而攻占江夏,进而威胁江陵,不要看周瑜弄出这么多,真正的路还是要破了李鸿章设立的沿江烽火台。”
孔明道:“在战场上做一名小兵,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鬼谷子诡秘一笑道:“我还是会些武功的,而且把阴阳五行加到武功之中。“
孔明道:“既然如此,我就和你一同前往江夏,看你如何破敌。“
鬼谷子道:“我也在看大将军如何破敌?“
孔明就这样带着鬼谷子、刘伯温以及扫地神僧、无名、官御天、邀月、楚留香、胡铁花、公孙乌龙、吕落第、燕十三、姬无命、阿飞、金轮法王、于和、杨过、小龙女、萧峰、萧秋水、黄药师等众多江湖高人前**夏。
而在柴桑大营中的周瑜,目光锐利,周瑜环视众将,心中暗想孔明我可是几路大军攻打你,这样让你首尾不能相顾。
周瑜也**多说话而是直接拿起一支令箭道:“吕蒙将军听令。”
吕蒙上前一步道:“末将听令。”
周瑜道:“吕蒙将军你率领老将军周泰、黄盖,丁奉、徐盛四位将军统兵两*攻打武陵、桂阳二郡。而程普将军你率领辛弃疾、范成大、谢安几位攻打长沙郡。
吕蒙道:“遵都督调遣,都督可是要亲自率领部队攻占夏口,江夏,进而攻打江陵。”
周瑜道:“正是。”
吕蒙道:“蒙有一计,就是让部队可以假扮沿途客商,破了沿岸防线攻占夏口,这样江夏唾手而得,必然以迅雷之事席卷荆州。”
周瑜拊掌道:“好计策,这子敬告诉我当对你刮目相看,我还没在意,看来子明真是成长了。”
周瑜又对陆逊道:“陆逊听令,你去辅佐交州兵马进攻零陵。”
陆逊道:“末将领命。“
周瑜分派完命令战立在辕门对士兵们道:“如今形势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孔明当*本是依靠我江东之力,才击败的曹操,当*的他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是我江东救了他,是将士们用鲜血而救了孔明。而孔明唾手而得荆州,而又得西川,汉中,关中,甚至打通凉州,开通丝绸之路,可以得到大量的财富和马匹。如今孔明一路出秦川,一路从荆州攻打宛洛,如今又两面夹击中原之势,却只字不提还荆州,当真是可恼。
现在是我们好男儿洒热血之时,因为我江东如此时不出手只能坐以待毙了,我堂堂江东,有英明神武的吴王,吴王天纵英才十八岁领导我们打赢赤壁,
有我们江东千百*儿郎岂能坐以待毙,如今南蛮王孟获已经出兵,交州士燮也已经出兵,而司**拖住潼关孔明,曹仁拖住**、关羽、张飞、薛仁贵等,正是我军有为之时。“
周瑜声音洪亮,士兵们回应震天。
众人高声道:“愿意听从都督吩咐。”
周瑜拔出利剑道:“我愿意率领各位再创辉煌。”
众将道:“我们相信都督。”
周瑜对甘宁、太史慈二将道:“准备易燃之物可准备好了。”
甘宁道“早已经准备妥当,只是吕蒙将军建议咱们冒充商船偷袭夏口。”
周瑜道:“这计也不错,可是我已经得到消息,江夏太守李鸿章早已经严查商船,怕是白衣过江不过是一厢情愿,但子明有如此谋略值得鼓励。咱们假扮商船,李鸿章必然派人商船检查。到时候就放火箭,就能先消灭敌军击败人,而后用轻舟快船直接烧了他们沿江防线。”
甘宁道:“都督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