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过了几日,消息都打探回来了。
先是澶渊之盟订立后,寇准等人秉着老丞相毕士安之计,乘着与辽国已订合约,夏州已失去牵制的工具作用,且又遇李继迁刚死,其子李德明继位未久,加紧控制夏州边境的出入。又因与辽国开了边贸,再不需要到夏州买马,于是将与夏州边境所有公私贸易一概取消查控。却又在制造谣言,说是李德明有意投宋。
西凉边荒,本难自给自足,往年靠着做宋辽的属国而得些援助和贸易,现在两边断供,又遇上大荒年,李德明继位未稳,未免慌了手脚,派人向辽国求援。
却是此时正遇辽国睿智太后萧绰驾崩,宰相韩德让也为之病倒,辽国上下也是一片忙乱,又加上辽宋之时既然已订合约,夏州的牵制作用已经不大,徒然增中开支,乐得借此理由取消了对夏州的援助。
李德明走投无路,只得再度向宋称臣,纳还银夏四州。真宗接表大喜,赐德明国姓为赵,封其为定难军节度使兼侍中、西平王。至此,西北二境的边患完全消取了。
真宗大喜之余,决定西巡到西京长安,安抚西北各境边民,彻底安定西北边境,也同时在西京接受赵德明的使臣朝贡。
此次西巡不比那次北上澶州,是全副仪仗地开了过去,想起上次刘娥冒险与他共同北上,因此真宗下旨,此番后宫妃嫔亦可随驾而行。那自是不必再掩藏行迹,而是堂堂正正地鸾车同行了。
这番出行,真宗挑了刘德妃与杨婕妤同行,并准备带小皇子允让一同前去,好让他也从小开始进行政务的学习。
皇后郭氏,忽然请旨要求同行。
真宗念她病中,本是劝她好好休息,但是郭后坚持不肯,只得依了,这边命了数名太医随行照顾。
郭后接旨,立刻令寿成殿进行起程西行的所有准备。
侍女莺儿不解地问皇后:“娘娘,您身子不爽,这车马劳顿的,何必一定要跟着去呢?恕奴婢多嘴,您应该好好保养自己的身子才是啊!”
郭后冷笑一声:“人家已经当我是活死人了,我的人她敢废,我的儿子她敢据为已有。我要再不出去走动走动,只怕天底下的人,更要以为大宋朝的皇后不在了呢!次次随驾侍从,国宴朝贺,都叫个妃子充场面。西夏来贡,是通天下最大的事,我若不在,难保到了西京,她真的就敢穿上凤袍受贺了呢!”
莺儿无语,只得低头退下准备一应物品,却又吩咐太医跟车一路照顾而去。
真宗此番御驾西巡,事务繁多,先是素服诣拜历代各帝王陵墓,又诏在西京建立太祖皇帝的神御殿,谒启圣院太宗神御殿,置国子监,修周朝的六庙等事项。同时又在行宫设宴,李德明派来使臣,奉贡驼马等物,真宗又赏赐物品等等。
那一日大宴,真宗携郭后一起出现,接受万众朝贺时,但见郭后华服盛妆,仪态万千,一点也看不出是久病之人。
宴会的第二日,郭后就开始陷入了高烧和昏迷中去了。
她本是久病之人,身子犹如一棵被蛀空了的大树,此番为了西京巡幸,一路上车马劳顿,早已经颠簸得七七八八了。她却又是要强之人,强忍着不说,又为了能够有精神体力出席宴会,又叫太医用了虎狼之药强行提神,等宴会一完回到自己内宫,便倒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郭后昏昏沉沉中,只觉得整个人似在云端中飘飘荡荡,似在船上摇摇晃晃,偶而睁开眼睛一次,却又立刻晕了过去。
她再次醒来时,已经是足足十余日后,京城皇宫寿成殿她自己的寝宫之中。
却是因为郭后忽然病势沉重,真宗匆匆结束西巡,赶回京中,汇集了太医院一齐给郭后会诊。无奈郭后的身子,尤如一株大树早已经内部蚀透了,多少药下去,也只如投入大海中一般,毫无作用。众太医数日会诊下来,却只会磕头请罪。
寿成殿中一片寂静,但听得铜漏一声声滴落的声音,仿佛似滴在人的心头上。刘娥坐在郭后的病榻边,看着陷入昏迷中的郭后,心绪万千。
早在刘承规向她密告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一天会很近,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快到连她自己面临此时,都还未反应过来。
深宫何尝不是另一个战场,进了宫中的女人,犹如上了沙场的死士,哪怕你伤痕累累筋疲力尽,除非至死,无法退出来。
易位而处,她能明白郭后此番的坚持,昔日门庭若市的寿成殿,哪怕郭后下令免去妃嫔的参拜,依然有人殷勤上门。而自郭后倒下后,所有的妃嫔全部移驾她的嘉庆殿。而竟是她,在郭后回宫之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人。
如果是她,她不会有这番坚持,只因为郭后所经历过的,她都经历过,而她经历过的,却是郭后永远无法经历过的。当年大雨滂沱中的九死一生,当年紫萝小院的十年幽居,何等惨淡的心境,她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在宫中哪怕再多的风波变幻,她都能够守得定,捺得下,忍得起,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