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多尔衮围城打援
腊月二十五日,岳托之弟玛瞻病死,并有多名护卫接连病死;多尔衮要求立即装殓,避免疾病传播,接触过岳托和玛瞻的人员全部被集中隔离,至此,已无人敢指责多尔衮的霸道行为了。
腊月二十六日下午,汉军旗和天佑军到达济南。
当晚,多尔衮便召集会议,下达第二天的作战命令。
这次,多尔衮没有给豪格等人发言的机会,待人员到齐后,立即宣布道:“大军休息三日,状态良好,从明日开始作战,众将听令!”
众人非常高兴,同时起身,大喊道:“请奉命大将军下达命令!”
多尔衮道:“杜度贝勒率右翼军劫掠四方,同时打击前来支援的明军,绝不能让他们到达济南城下。”
杜度大为高兴,忙致谢道:“是,多谢奉命大将军!”他们认为,内地明军缺乏骑兵,即便遇到十万明军,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多尔衮之所以把这项任务交给杜度,是希望团结杜度派系的人员,他接着命令道:“蒙古四旗、汉军旗左右两翼、天佑军和剩余人员,随我攻城,务必尽快拿下济南城。”
蒙古人极为不高兴,他们最渴望劫掠,部落百姓正盼望着靠他们劫掠回去的物资渡过这个难熬的冬季,攻城固然能获得战功,可是伤亡惨重,对部落毫无益处,于是蒙古正红旗固山额真恩格图率先反驳道:“奉命大将军,我们科尔沁部正红旗属于右翼军,为什么不能随杜贝勒一起行动呢?”
蒙古固山额真杜雷也不愿意攻城,支持道:“奉命大将军,卢象升部被灭,明军已被我们打怕了,我们何必攻城呢?何不劫掠四方?”
多尔衮不屑的说道:“短视!难道攻克济南城后就不能劫掠了吗?济南商业发达,民众富庶,别的不说,仅仅存在上百年的德王府就富可敌国,还不够诸位劫掠的?”
恩格图和杜雷尴尬一笑,他们也知道济南富庶,若是劫掠济南城,比劫掠上百个县城都合算。
多尔衮继续说道:“进攻济南城,一是吸引明朝援军前来,二是济南城是北方的大城之一,若被攻克,不仅能获得巨额的财富,还具有政治意义,现在城内仅有数千官兵,而我们有近十万大军,这是千载难逢之机,难道你们怕了吗?”
众人面色尴尬,皆不再说话。
多尔衮又命令道:“攻克济南城,全军随便劫掠、杀戮,一切战利品皆归个人所有。”
众人非常高兴,齐声欢呼道:“奉命大将军英明!”
他们知道,攻城的任务主要由汉军旗和天佑军负责,他们只是协助,伤亡很少,且劫掠的时候,汉军旗绝对抢不过他们,如此,他们等于坐收渔利,岂能不高兴?再说了,据斥候汇报,济南百里内的乡村和城镇的汉人已逃亡,外出劫掠必须要走更远的路,能否抢到足够的物资也不好说,不若劫掠济南城来的划算。
汉军旗和天佑军携带火炮和辎重跋涉十天,刚到达济南,非常疲劳,明日一早开始攻城,对他们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定会伤亡惨重,然而军令难违,他们只得默默应下。
汉军旗归皇太极直接统帅,他们只忠诚于皇太极,是皇太极削弱八旗贝勒权限的策略,所以对削弱汉军旗的实力,多尔衮一点都不心痛,甚至有意而为之。
这就是做叛徒、做汉奸、做奴才的下场。
腊月二十七日一早,杜度率领一万两千建奴骑兵,以及他们的仆从等一万五千人,向章丘县方向进发,计划劫掠济南周边的富庶之地。
天佑军的火炮兵则开始炮击济南城。
由于山海关不通,他们翻山越岭进入中原,道路崎岖,不能携带笨重达几千斤的红衣大炮(明朝称为红夷大炮,建奴感觉名字不吉利,便改名为红衣大炮,实为一个类型的火炮)。
同样使用大将军炮、佛朗机炮等,明军的火炮架设在高大的城池之上,射程更远,所以在炮战中,建奴并未赚到便宜。
不过建奴数量众多的炮火却把城内众官员吓的不轻。
在这个过程中,高大力并未参战,建奴的火炮布置在四百米之外,他不想暴露的射程,这将是他的杀手锏,要用在关键时刻,建立奇功。
炮战没有取得战果,多尔衮并未气馁,立即命令汉军旗轮流进攻东城墙;天佑军的火炮转移到城南,居高临下,与明军火炮对轰,如此可吸引明军火炮,减轻攻城汉军旗的压力。
汉军旗携带着辎重,带来了大量的盾车,现在派上用场了,他们在两百米外把盾车一字排开,预备攻城的部队躲在盾车之后,明军的炮火对盾车无能为力,对躲在盾车之后的建奴官兵不能造成任何威胁。
蒙古骑兵代替满人骑兵轮番出战,不住的往城头射箭,支援汉军旗攻城。
高大力将部下的指挥权交给邓谦,他全力狙杀,赚取积分;顾不上打击盾车之后的敌军,专门射杀正在攻城的敌人,或者支援攻城的蒙古骑兵;上万人连续攻城,仅靠一把所能起的效果太微弱了。
汉军旗发动一次次猛烈的攻击,令城头险象环生,敌人几次都快攻上城墙了,守城官兵压力和伤亡大增。
城内官员的压力骤增,至此,他们逐渐相信高大力所言不虚,建奴对济南城志在必得,如此多的伤亡,难免建奴在破城后屠城报复。
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曾连发出七道求援信,但是至今没有任何回应,现在建奴猛烈攻城,他开始相信高大力之言,尽管周围明军众多,然而任何人都不敢与建奴骑兵野战,任何人都不敢前来支援,他们已无退路,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这时的德王朱由枢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感到后果的可怕,若是如高大力所言,济南城被建奴攻克,损失最大的便是德王府,与其便宜建奴,不若拼死一搏。
顾不上朝廷的严酷律法,当日下午,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和德王朱由枢等人迅速达成协议,誓与济南城共存亡,德王朱由枢拿出王府的大半钱粮用于招募城内青壮守城,为了鼓舞士气,德王府一系的子弟与城内青壮一视同仁,共同抵御建奴,事后由巡按御史宋学朱和兵部主事刘大年等官员向朝廷上书,免除德王朱由枢等人参与军政的罪责。
山东左布政使张秉文和济南知府苟好善等人负责劝说城内大户,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管家族子弟还是护卫、仆从,皆参与守城。
历城县知县韩承宣等人广泛宣传、动员,招募城内青壮、人丁,即便老弱等,也被安排从事后勤工作。
参政邓谦和副使周之训更是坚守城墙,布置防御,衣不解带,誓言,不击退建奴,绝不活着走下城墙。
有了战神和神器的鼓舞,有了德王府的的全面支持,有了官府的广泛宣传、组织和动员,百姓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一场轰轰烈烈的残酷的守城战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