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15节 如果他们没有火枪该多好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们干得很欢参加开荒的不止是民工还有大量的战士参加了劳动。

  早在1655年的年底针对地方广大人力不足的严峻目局面甘辉果断地提出:“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生产劳动之外。”

  待到来年一月外蒙古事务大臣衙门发布了大生产的命令组织发动了除边疆警卫、运输、后勤外十万人到生产线上去。于是部队全体官兵在将军们的亲自率领下一手拿枪一手拿

  镐开渠引水修路架桥挺进沙漠垦荒造田植树造林饲养牲畜办农场建作坊办学校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60%以上的官兵都投入了开荒与生产中每个人至少要完成六亩土地的开荒一年总共要开荒60万亩。而且生产的粮食必须达到5000万公斤。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战士们没有住的地方

  没有卫生的饮用水更没有那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完全是靠着人力和畜力在艰苦的开垦。

  这一年驻疆部队及民工面临着没有房子住、工具不足没有蔬菜吃、用盐水下饭断粮时有发生的艰苦情况下于外蒙古的亘古荒原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开荒80万亩而原计划是开荒60万亩足足多了20万亩地生产麦子4000万公斤土豆则有1500万公斤收获棉花06万担及葵花油、菜籽油1000桶开荒生产当年部队粮、油实现半自给蔬菜肉类全部自给战胜了当年食物不足的严重困难。

  虽然存在困难但已经有了土豆烧牛肉这道名菜!

  草原上肉食不值钱你种出了土豆那玩意儿好啊在下雪天土豆与牛肉更配喔。

  吃过土豆烧牛肉的军民们干劲更大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方兴未艾公元1657年1月驻外蒙古所有部队的全体官兵无论官职军衔大小一律参加劳动生产各支部队都要建立农场当年实现粮食自给!

  这是命令!

  完不成的话虽不致于杀头但部队主官下台是分分钟的事情谁都不敢怠慢于是督促部下披星戴月快快开工。

  命令下达到部队后冰天雪地的外蒙古大地上从此到处都可以见到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明军官兵与民工在外蒙古各个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屯垦戍边运动用自己的肩头打造这一个新的外蒙古。

  在这场改变外蒙古的面貌改变中国命运的大生产运动中入外蒙古的军民们克服了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取得了当年全部粮食自给自足并有盈余的胜利。

  当军民在外蒙古站稳脚根这片土地就难逃中华之手了。

  攻艰克难不畏艰苦唯有一个“勤”字。

  只要勤奋就算做错了再来过也有机会。

  事实上外蒙古屯垦环境之艰苦实在出人意料。

  由于寒冷气候长人们不得不在尚未化雪时就开工有时修建好的沟渠一场大雪过来把沟渠给覆盖了待到化雪时沟渠泡在了稀泥中。

  至于寒风呼啸都是小问题了关键是朝廷有旨意不允许入蒙军民占用好的草场与平原几乎每一个农场都得手把手地开屯出来非常辛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人们开拓进取把石

  砾地变成了田地用汗水与鲜血写下了辉煌史诗在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刻下了一座历史丰碑!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首席农业专家牛得利精擅选址眼光奇准他选择的土地都适合耕种当年就有收成数年的精心培育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

  后来他得到了朝廷的嘉奖皇太孙自掏腰包个人对他重赏十万银元以资奖励。

  何止一个牛得利进蒙的专家中有许多人都参加过东北的北大荒大开发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落实到这片新的土地上无往而不利在他们精心指导下沉沉麦穗垂田出现了5000斤的土豆亩产!

  庄稼长得好全靠水与肥!

  在近着水源的地方人们建沟造渠建立了良好的水利工程:水库、水渠、水沟与水潭把水引进入庄稼田里。

  蒙古人震惊地看着巨大的水车竖起不需要人力动手就能够把水抽上来哗哗地沿着沟渠流动。

  提供动力的还有风车风车磨坊磨出来的面很细蒙古人普罗大众以前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食!

  而没有水源的地方人们就打井引出地下水。

  光是一个打井技术就是当地人无法企求的“高技术”了。

  要懂得选址否则打下去的是石窝子打下去多少米都不见水。

  这点对于玩惯“风水”的中国人来说绝对不在话下。

  找对了地头后人们就干起来把井壁用水泥加固了---仅在1656年在库伦的第一座水泥厂建成投产这也是中国速度。

  有人力的轱辘把水从地底投上来大型的投水机则用上了畜力或者风车。

  一些水是盐碱水只合适牲畜饮用人们就过滤水或者蒸发水经过处理直到可以饮用为止。

  在地下水都没有的地方人们建立了水窖冬天把雪送进水窖中夏天用水并且种植耐旱的作物。

  反正在南人的手里总有办法搞到水。

  至于肥料南人建立了沼气池收集人类、牲畜与家禽的粪便送进池中发酵后既可提供燃气气体来充当燃料经过处理后的粪便就是极好的肥料施加入田庄稼长势喜人。

  但不仅仅是粪肥南人种庄稼还有各种各样的肥料他们收集水草地的腐植质、水泥矿碴、铁矿矿碴粉末及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做成的肥料庄稼生长得快且不算还健康茁壮亩产量高到了秋天收获的时间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穗在田地里一锄头下去一串串的土豆就翻到了地面一根茎下连着五六个土豆重量在1斤左右收获的土豆堆积成山!

  那些蒙古部族民众的心里长长地叹息:“如果他们没有火枪该多好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