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节 砖家?专家!
这是一个瓦解敌对势力的良好案例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原本严重威胁到明国的势力给消除殆尽并转为已用。
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钱有钱是基础。
除了银元与体制之力关键是颜常武之大气世间罕有。
先钱!
他先给钱根本不怕对方拿到钱后反水他对部下如此说的:“知道赌档的口号是什么吗?”
“什么?”众人忙问道。
“不怕你精不怕你呆最怕你不来!”颜常武深谙法门教导部下道:“吃亏就是赚大便宜只要他们收下钱来一旦反水我们就会教导他们知道什么是连本带利地给劳资吐出来!”
他手握强大的武力说这样的话部下们以之为然点头如捣蒜信服无疑。
先钱确实有好处表明了南人的诚意加上南人后面的枪炮押阵喀尔喀蒙古人也不是傻的很快地很多人转变成为明粉让一些有心人哀叹不已:“成吉思汗的子孙居然向南人屈膝
投降恭敬如仪!”
话说回来了有的东西不是给钱就能够办得到的比如种地、建筑、开矿等等喀尔喀蒙古人确实没这个资质。
让罗圈腿的部族人去搞这些事务是不可行的于是在第二年南人北上进入了以前的禁区---外蒙古头一年是一万南人第二年三万南人第三年进入了五万南人……。
组建的是拓荒团一个单位最少一千人进入外蒙古拓荒来者。
参加拓荒团的有国家出钱聘用的农业专家、有渴望不平凡想得到更多土地的中青年还有被抽签抽到的民众。
由于环境恶劣不分田单干而是集团式拓荒。
为了这次拓荒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人手、资金与物资待到来年雪化土地拓荒团车队押运着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地入外蒙古。
而在之前逗留在外蒙古的民工已经大干快上了。
……
在库伦以西的海子那里有大片的水洼地水草丰美。
而在海子四周则是怪石嶙峋戈壁荒凉连草都长不起来。
4月雪化了却依旧天寒地冻薄薄的雪覆盖着戈壁滩一队人马行进在戈壁滩上留守主将李定国亲自陪着帝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一起视察地形。
与前明不同科学技术在本朝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不再视为奇银巧技帝国成了科学院选择对科学技术做出重要贡献的民间人士进院对他们给予丰厚的待遇给予尊重逐渐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眼下入漠北专家团的首席专家牛得利侃侃而谈众人洗耳恭听。
牛得利是个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农他的经历有一定的传奇性原是辽东的年青农民鞑靼人入寇他逃避不及被鞑靼人掳掠而去沦为了蒙古八旗镶黄旗的一个奴隶。
金子到哪都是放光的他在漠南蒙古地上耕耘地种得又多又好出的小麦产量高口感好旗主也不是傻的给予其良好礼遇供给甚至超过了普通的家奴这牛居然为蒙古人效力一点都不寒碜。
待到鞑靼破灭牛得利被释放获得了自由他就参加了明国组织的东北大开发他先是承包土地开荒耕种官府发现他的地盘成就斐然亩产量高粮食质量高是为双高就礼聘其为专家很快就脱颖而出经他指导的农业种地都得到了大丰收于是就加以提拨。
现在他作为入漠北农业的首席专家前去勘探地界。
挺进漠北之后大军要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
长时间从内地运来是不现实的必须立足本地努力解决粮食问题。
“好地方呀好地方发展农业大有作为!”牛得利看过四周时而在地上刨刨挖挖欣然地道。
众人暗地里嘀咕这是好地方?
本地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干燥少雨二是冬寒夏热三是冬天持续时间长似乎一切的不利因素都存在了可以说种啥没啥的这位首席专家还说好?
为了统一处理外蒙古的事务成立了外蒙古事务大臣衙门实行军官甘辉遥领该大臣位置署理大臣正是李定国。
“不占民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外蒙古事务大臣衙门规定外蒙古当地民众占有的草场、河滩地都不得侵占动用以免授人以柄进蒙大军必须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让给民众自己则要开垦荒田完成供粮大计。
现在进行勘探首席专家说这里的环境很不错面前可是一片荒山野岭的寸草不生!
专家别是“砖家”吧?
睁着眼睛说瞎话?一些人哀叹着后方真不靠谱连这种人都能够成为专家难道是我大明衰亡的新开始?
“就在这里挖此处是一个旧河床被飞砂走石所掩盖……”牛专家笃定地道。
“给我挖!”李定国一挥手道。
于是上民工们上前去刨去挖此时天还是冷的土地就是硬的一锄头下地会被反弹回来有时甚至火冒金星。
哪怕戴着手套每个人手上都磨出很多血泡工具的木柄上血迹斑斑。血多了又会黏手民工们用地上积雪去擦把地面都给染红了。
起初的一小时内人们挖来挖去都是无用的石砾就在怨言渐起时突然间有人叫起来道:“见到黑土了!”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干得越发地起劲了很快地一大片泛着黑土的土地渐渐显露出来。
众人眼里放光有了这些黑土地种起地来不在话来。
于是砖家就成了专家这牛专家成了大牛找出了好些合适种地的土地。
人们开荒想法设法地将表层的石头搬开找到下面的泥土是一件艰苦卓绝的过程。
在杭爱山脉北方仙峨河南岸附近有一片被当地人唤作“不见土”的地方由于没有水源只有砂石完全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由于此地平坦人们企图挖出水渠把仙峨河的河水引来但最后放水时水都渗漏在途中一滴水也没有流到戈壁。
如此就另起炉灶改变方法民工与战士们在烈日炎炎、风沙弥漫的戈壁滩上风餐露宿、挖沙填沟他们做到了历史上从没有人做到的事情让仙峨河的河水朝西流淌在戈壁滩灌溉出数万亩的良田实现了“叫水往西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