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节 朱和坪的难题
“科道风闻奏事不可信是‘造作并无实据之浮言’!”颜琨断言道:“此权一给则新明变前明重覆党争旧辙!”
朱和坪无奈地道:“我也知道但是不给的话出现问题很多!”
他提到他的难处一是有多位官员存在种种不法现象但科道官员没作纠察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科道官员上疏要求归还风闻奏事的权利附和者众。
点着手指头道:“内阁阁员中包括方士亮、周六一、吴易均认为有理认为应该恢复科道风闻奏事权利以节制官员!”
自三阁员打下科道官员一边倒地要求恢复风闻奏事的权利哪怕是新明任用的科道官员也不例外可见明朝文官的惯性大得可怕!
毕竟新明开朝都没到十五年有反复是正常的党争恶习不可能一纸诏书就能够改变。
朱和坪说起内阁六要员中首辅马士英、次辅杨天生和老三堵胤锡都不同意给予这个权利但他们受攻讦很厉害马士英被人弹劾他之所以不赞成给科道风闻奏事的权利正是他想保住自己
不可告人的秘密包庇他的党羽以蒙蔽君王马士英正是大明朝最大的贪官罪不可赦!
此话是吏科给事中张文华所言他是新明朝提拔的官员但对于马士英殊不客气弹章十分尖锐。
按当时朝制科道之臣弹劾官员必须有真凭实据没有证据的话就被追责。
于是朝廷问张文华既说首辅是大贪官可有证据?
张文华说确切的证据无他只有一颗丹心马士英黑心!
听到朱和坪想打哈欠真想问张文华是不是想来个比干剖心去看看心黑还是心红?他以张文华无凭无据攀咬重臣而重重治罪将张文华流放东南国遇赦不得回!
新明官场会官官相护放在新明的惩罚是不痛不东南国则分分钟用劳-动-改-造来教会张文华重新做人。
朱和坪本想以此吓阻其他科道官员然而又有人不怕死地跳将出来乃户科给事中苏威也是新明才提拔的官员却有前明文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本领这回他弹劾次辅杨天生。
弹劾什么?
杨天生粗野不文对朝廷不够恭敬。
杨天生结党营私他主管大明经济业务在他的管辖范围里成为独立王国强势无比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他把大工程交给他的牌友和酒友承包从中获取巨利……
介个杨天生被弹劾后好奇地问马士英:“苏威是不是他马相的人受他的指使?专门来搞他杨某人?”
马士英心中一跳连忙矢口否认。
与弹劾马士英不同苏威还是提出了一些证据只不过不够硬朗而已。
由于杨天生是东南国的皇亲国戚面子非常大且需要用他去制约马士英因此苏威以证据不足擅劾大臣的罪名去职。
至于堵胤锡他清名在外脏水泼不到他的头上就弹劾他是尸位素餐对于官员贪赃枉法之事不理不问有失为臣之道。
气得堵胤锡自请任职都察院用来监督官员。
堵胤锡被东南王称赞是朝臣中最有战略眼光之人任职都察院是大才小用因此对于他的呈请朱和坪留中不发。
朱和坪很清楚如果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势必会使党争重新尖锐化到时他与他的子孙们就会变成前明中后期的皇帝那样陷于极度被动只能呆看两边文官掐架导致一事无成。
他并不傻他对于晚明科道介入党争、上下壅蔽的现象极为忌惮。
现在的形势随着人员增加、经济发民、事务增多而日益复杂作为统治者必须要考虑科道官员到底是应该据实奏闻还是可以风闻奏事这是解决党争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味禁止科道风闻奏事似乎会使统治者面对压制言路、钳制士人的巨大压力;而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又难免助长党争气焰。因此他觉得需要谨慎地、甚至矫枉过正地对待科道的风闻奏事同时也试图找到更准确的信息渠道来取代科道官员的功能。
科道能否风闻奏事已经成为朝堂之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朱和坪唯有用一个“拖”字诀现在他想问颜琨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颜琨摇头道:“我东南国此问题相对不大。”
“我知道我知道!”朱和坪喃喃地道。
在东南国有监察机关用来管理官员东南国的制度也相对完善毕竟它是一个新举的国家白纸一张任由涂抹而且东南国的官员更为思绪简单、廉政高效。
没有借鉴这让朱和坪很是挠头。
“这样啊你真可是遇到了难题了!”颜琨说道。
两人都在思索没有说话。
太阳暖暖地照下来寺内黄色的院墙搭配着绿树很是耐看望着山下的玄武湖名目胜境掩映如画。此乃皇家重地因有水利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黄册乃国家户口赋役总册相当于中央档案馆。
颜琨呆呆地望着湖泊突地问:“母后怎么讲?”
“母后无甚表示只说要我去想!”朱和坪双手一摊地道。
颜琨肯定地道:“你母后一定有方法她是想看你的表现!”
朱和坪惊道:“这样啊?!”
“可是她不肯说耶!”朱和坪丧气地道。
“没事我们一起向母后请教吧!”颜琨安慰他道。
朱和坪连连点头道:“那感情好!”
“不过在找母后之前我们得做些工作哦!”颜琨聪明地道。
“怎么办?”朱和坪忙问道。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颜琨说道朱和坪遂与他商定对策。
……
听闻皇太孙殿下要开廷议就俯允科道风闻奏事进行辩论众臣子无不振奋捋起袖子写章程擦拳摩掌准备大肝一场。
而马士英听说要开这种廷议顿时苦笑:廷议上只怕是一边倒地要求开启科道风闻奏事万一朱和坪顶不住压力同意了言官以风闻言事那乐子就大了。
他不敢与堵胤锡沟通而与杨天生会唔道:“你我已经被言官列为二党一曰马党一曰杨党言官说我们分立门派党争严重祸害国家属于被要打倒的对象!”
确实马士英是个有实权的首辅礼绝百僚;而杨天生海贼出身跨海而来为人强势。
两人明面上还保持着一团和气但手下人已经斗得不可开交。
“一旦朝廷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只怕你我皆被戮至遍体鳞伤矣不知杨公可有良策以解此厄?”他问杨天生道。
杨天生不以为然地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马相放心好了他们注定是成不了事的!”
只见他不慌不忙说了一番道理彻底地安定了马士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