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四重空间里的光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太空光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晓峰很快吃完了饭,来到了书房。

  虽然父亲的秘制红烧排骨味道非常不错,他也是馋嘴的小吃货,但心里一直想着闪电的事。他的好奇、求知欲显然是大于嘴上馋虫的。这不,已经坐到了电脑旁边,继续搜寻着关于闪电的事。

  网络的世界如同浩瀚的宇宙,他想找到宇宙的边缘寻找那不为人知的超级闪电。

  大约找了半个钟头,发现关于闪电的新闻突然变得极少,只剩下一些少数的新闻,而且还是看过的,大多数搜索到的是科普类型。

  父亲整理完厨房,坐到沙发上看着电视。父亲对马晓峰在学习自律方面,是相当放心,绝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在电脑上安装什么监控软件、家长监控,这些“关心孩子”的软件。

  马晓峰浏览了翻,对这些新闻很无奈,把电脑推到了一边,在书桌上的书海里翻腾起来。

  他拿了很多本关于科学的书,翻了几页后又放了回去,这些书他已经看了有无数遍了,没劲了,最后拿了一本文言文的书。

  他喜欢科学、科技,偏爱数学学习,但语文一直是个鸡肋。父亲要求他,无论怎样,每天坚持看一篇文言文,同时告诉他,只要每天坚持,语文成绩就会提高,并且也会喜欢上语文。

  马晓峰“痛苦”地看着,虽然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过上几分钟就会出现一次打雷,雷声听上去也很惊悚,但文言文毕竟是文言文,看着看着他的脑袋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沉,最后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仔细看,他的所有书籍里,除了这本文言文外,其他都是科学、科普类读物。在书桌一角,压在最下面的是一本《天体物理学》读物。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封面,其他读物都是精装,外表都有一个坚硬的外壳,而它看上去似乎年代久远,有股历史的味道。

  由于地球自转关系,中国空间研究所首先发现了飘在太空的那个摄像机。当然,确定了这是俄罗斯宇航员叶戈尔·尼古拉耶维奇·斯米尔诺夫所使用的摄像机后,第一时间通知了美国与俄罗斯。在国家卫星控制中心,中央显示屏显示,太空里的摄像机围绕着地球运动着,而摄像机本身却几乎没有发生转动。

  突然,从太空深处又传来了一道光束,这道光束和之前不同的是,光束没有分为两支,但在接近地球大气层时,竟在高空的云雾里穿梭起来。也许由于光速本身很快,或是光线本身很长,穿梭的光线看起来变成了一道长长的流星,拖着闪亮的尾巴。这一现象地面雷达和空中卫星并未发现,但太空上的摄像机,刚好拍摄到了这一幕。

  马晓峰趴在书桌上沉睡着,父亲似乎也在沙发上睡着了。此时屋外的上空,变得异常明亮,而且只有马晓峰所住的房屋正上方的天空变得很亮,亮的就像白天一样。

  云雾里穿梭的光束似乎受到了某种力的作用,或是像有生命在控制,这道光束从上空直射下来,直奔马晓峰的书房。

  而后,光束在房间里“游走”起来,它先停留在马晓峰身边,接着又在他的书籍里徘徊,似乎在寻找什么。

  随后光束停留在了那本历史久远的《天体物理学》上,一会顺时针围绕着它,一会又逆时针围绕着它旋转。

  最后光线直奔马晓峰,射向了他的大脑。

  我国、美国和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新型科技,终于看清了这台摄像机。从外观来看,摄像机完好无损,而且它的红灯在闪烁,说明摄像机仍然工作着。美国及俄罗斯就搜寻摄像机进行论证分析,初步方案是派遣航天飞机,在摄像机到达近地点时,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手动抓取摄像机带回地球。

  接到命令后,美国肯尼迪发射中心,航天飞机蓄势待发,只听:“三、二、一,起飞。”航天飞机燃起熊熊烈火直奔云霄。

  另一方面,光束进入马晓峰大脑后,分散到了他整个大脑区域,光束逐渐变淡、分离,慢慢变成了一个个颗粒状物体。随着颗粒物的不断细化,脑部的凹凸物越来越多,神经纤维、网状系统,直至脑细胞。

  光束颗粒物进入到脑细胞后,屋外明亮的“白天”瞬间染上了一层红色,红色的光里似乎映射着马晓峰的脑细胞。

  突然他的身体周围布满了白色泡沫状东西,慢慢的身体开始飘了起来。

  大脑里,光束颗粒一点点地穿过大脑中枢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在到达细胞核的一瞬间,马晓峰脑部开始发光,在他的两眼上,有个类似正方体的物体在转动变化着。正方体里似乎还套着一个小正方体,大正方体逐渐缩小,里面的小正方体不断扩大,当扩大了的小正方体的体积超过大正方体时,便开始收缩,而缩小了的大立方体便开始变大,就这样不断反复着。

  接着两个立方体进入到了马晓峰的眼睛里,他的全身瞬间发出了黄色光芒。

  最后他的身体缓慢移动到了床上,身体周围的白色物体渐渐消失。

  外面恢复了以往的黑夜。

  太空宇航员顺利拿到了摄像机。

  天似乎亮了,马晓峰感觉到有一丝太阳的光芒温暖着自己。但他感觉很疲惫,试图努力着睁开眼睛。

  但疲惫战胜了他的意志,不知为什么他感觉自己很累很累,只是仍有一些意识。

  他记得他是趴在书桌上睡着的,但现在的感觉自己好像不是在书桌,而且全身上下除了一点累以外却很舒服,尤其是大脑,他感觉很轻松,是那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不过,此时他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意识告诉他要睁开眼睛。现在,他的意志力已经大于他的疲惫,他慢慢的睁开了双眼。摇了摇头,双手还摸了摸周围,这才确定他真的是躺在床上,身上还盖了层被子。一定是爸爸帮我到床上睡的,他想着。

  慢慢坐起身,感觉自己身体很重,头很沉。他双手捂着脑袋,又摇了摇头。

  朝电脑方向看去,因为电脑没关,画面还是关于闪电新闻、科普类的。起身将衣服穿好,看了下时间,已经是早上10点多了。

  走到客厅,父亲没有在,但桌上早已留下了早餐。

  洗漱完,吃了早餐,回到他房间,继续坐在电脑前,琢磨着再搜索看看。

  脑子里刚想到昨晚看到的闪电画面,在他眼前,突然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事。

  “我天。”

  他惊吓的跳了起来,弄倒了坐着的凳子。

  “什么情况?”他自言自语。

  马晓峰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刚刚看到的。

  原来,刚刚他在想闪电的画面时,竟然看到了电脑里面的东西,主板、硬盘、cpu…虽然只有一刹那。

  他深吸了口气,扶起倒在地上的凳子。

  “难道是幻觉?”心里嘀咕着。

  没多想,继续在键盘上打出闪电二字,刹那间,他突然看到了键盘里面的各种线、芯片,又一次吓得他跳了起来。这次跳的更远,还摔了一跤。他扶着床边站起身,再也不敢走到电脑那边了,赶忙跑出了房间。

  跑到客厅,“爸,爸,爸。”连续喊了三声都没有回应。

  他害怕了起来,心里不敢想,但控制不了自己想,一直想着是不是遇到鬼了。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他很想跑出去,但不敢移动脚步,尽管电梯就在他们家旁边。马晓峰的家在立交桥旁边的七层住宅楼的最顶层,桥旁边还有一幢高耸的大厦。住最顶层房价相对便宜,毕竟他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来养家糊口。

  心里平静了几秒钟,暗示给自己些鼓励,心想:“我是科学主义者,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鬼,我这样真可笑,科学是讲究研究的,研究是要先发现问题,问题,不如看看昨天的闪电,来研究研究。”

  刚想到这,不可思议的事又发生了。

  他居然看到了电视机的后方,因为他刚想打开电视,看看有关昨天闪电的新闻,所以就把目光无意地落在了电视机上,可没想到,竟然看见了电视机的后背盖。

  “天呐。”

  马晓峰像疯了一样,使劲闭着眼睛双手抱着头。

  过了会他才轻轻睁开一点点眼睛,就跑到沙发角落,卷起腿,躲在沙发角落再也不敢睁眼睛了。

  “呜呜。”他害怕了起来,一阵哭声传来。

  谁遇到这种事不会害怕、不会惊恐,毕竟马晓峰还只是个13岁的孩子。但是别看他只有13岁,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没有哭过,当然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没了。

  “科学、科学、科学!”

  他鼓励着自己,平静、平静,缓过来些后,壮着胆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继续朝电视机看去,电视机又和以前一样了。

  “奇怪,从科学角度看,不可能发生这种事。但我刚确实看到了奇怪的现象,这种怪现象也许是幻觉,因为刚刚起床时候就感觉很累,也许是大脑太累了的缘故。”他心想。

  他习惯性的朝窗外看去,外面雨似乎已经停了。马晓峰喜欢透过窗户看看远处,尽管窗外只是一栋大厦和被大厦挡住的立交桥。

  昨天雨大的,各种打雷闪电,今天就放晴了。他刚这么一想,怪事情又来了。

  “不是吧,别这样啊。”透过窗户,他居然看到了大厦后面的立交桥,还看到了立交桥上的行人。

  这一次他没有再闭上眼睛,而是镇定地看着。

  他看到的是一个标准的三维形状的人,也就是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行人的一面,而且也看到了人的另一面。就是说,他看到的人不是人的主视图,而是一个三维图像的立体人。

  不一会眼里的立交桥和行人开始扭曲变形,接着立交桥被大厦遮挡,最后他眼中的一切恢复到了正常的景象。

  “这什么情况,我不是在做梦吧。”

  他使劲眨了眨眼睛,回过头,尝试看看客厅,没什么变化。接着又透过窗户看外面,眼前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他用右手掐了下自己。

  “啊,好痛。”看来他不是做梦

  他分不清此时自己到底是在做梦,还是真实的,想也没想,当然力气就用大了。

  “不是做梦,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