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有完美的孩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后妈不作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后来的很多日子里,华夏都怀疑嫁给童诚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真的!他除了长得帅点,学习成绩好点,实在没什么优点了。当初是怎么反应过来,第二天跑来向她求婚的,她一直没问出来。但她可以肯定,一定有人给他出谋划策了。

  她向往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淡淡的小日子。没想到结了婚,却是她动荡日子的开始。

  先是童话的病,作为医生的童诚居然找不出原因,带着跑了好几家医院,还是一无所获。每个月的检查费就花去了两人一半的工资,更别说犯病的时候的治疗费用了。

  接着童诚意识到一家子这样下去不行,以他现在的工资,负担不了童话的医药费,这样下去一家子要坐吃山空,他脑袋一热,辞职做起了医药代表。

  再然后,他们一家就搬到了t市。因为童诚当初在这里读的大学,他的好多同学在市各大医院做医生,这有利于他的事业。

  不得不承认,这个决定是对的。童诚在这个大都市闯出了名堂,扎下了根。但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他居然又开始寻思着搞什么生物科技公司了,还要弄药品研究。

  华夏想都不敢想,这得投进去多少钱?万一失败了,这几年挣得的家底估计得都赔进去。

  这真是好日子不会好好过。

  童诚为什么要这么折腾,一方面有男人的事业野心;另一方面和童话有关系。这些年,钱花了不少,病一点没见好。天气稍微一热,她就开始发高烧。童诚一直说,这市面上根本没有能治童话这病的药,她现在吃的各种药,不过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的。他大概是想发明出能彻底根治童话这病的药来。

  只是为什么他觉得自己能发明出来呢?

  俗话说对症下药,这么些年,全国大小医院都跑遍了,也没哪个医生能对童话这病说出个所以然来啊?

  对了,刚搬来这个城市没多久,童诚和他最要好的朋友孟超凡拿着童话的血液样本出去过一趟,回来后两人就神神秘秘的。但无论她怎么问,两人都跟他打哈哈。这也是华夏对童诚不爽的原因,都结婚了,他居然对她还是遮遮掩掩的。

  华夏认定,关于童话的病,童诚是藏着一个秘密的。

  和她有一样想法的还有白鸽,白鸽是孟超凡的太太。他们有个比童话大两岁的儿子,取名叫孟天。白鸽白天要上班,和华夏这个全职家庭主妇相比,时间没那么自由。两家住一个小区,华夏在去接童话的时候,会顺便把孟天也接回来。

  白鸽听说华夏以前是干老师的,更加乐意让孟天呆在童家,让华夏顺带把作业辅导一下。她说这叫合理的资源利用。

  但这个局面,在童话上了一年级后结束了。白鸽忙的时候,还是会让华夏帮忙接一下孟天,但辅导作业她是一点不敢假手于人了。因为童话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十六分。

  十六分,实在让人想不通,选择题蒙一蒙,也不至于考这么点分数啊!

  白鸽认为是华夏这个后妈不作为,看来不是亲生的就是不一样啊。

  白鸽的心思虽然没有明说,但华夏也不是傻子,能看不出来?她是有苦难言,在童话学习这件事情上,她没有少花心思,一回到家看着她写作业,一道一道给她检查,然后签字,她自认为自己是尽职尽责了。可人家还是考了十六分,她能怎么办?她难道不想她考个高分,她走出去也有面子,也省得别人在背后戳她脊梁骨?她知道,有白鸽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但这真怨不着她。真要找个替罪羊,她觉得那人应该是童诚。

  试卷拿回来,他指着其中一道错题:“池中有两条鱼,篮子里有三条鱼,一共有几条鱼?”

  童话在下面居然写了一个五减三,等于二。

  “为什么是五减三呢?”童诚问。

  童话指着试卷,一本正经地解释:“这三条鱼是从河里捞出来的,为什么要捞出来,一定是要去炖汤喝。鱼被吃了,不就没有了吗?所以是五减三。”

  华夏站在一边,气得脸色发白:“问题是一共,一共什么意思你懂不懂?”

  童话据理力争:“那他为什么要把它们捞上来呢,问一共多少鱼应该一起放到水里才对呀。”

  华夏看着她玲珑剔透的小脸蛋,这要是自己亲生的,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她就不明白了,长得一副机灵样,怎么脑子里全是一团浆糊呢?

  她正要说话,童诚做了个手势打断了她。他接下来的发言,更是让她大跌眼镜:“我觉得她这么理解没错啊,而且你看,她写了五减三等于二,说明她的计算是合格的。不过是没按出题人的意愿做而已。”

  “童诚,你要这样引导她的话,她的成绩好不了的。”华夏义正辞严地说,“相信啊,我是做过老师的,你这样只会害了她。”

  童诚说:“我觉得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思维,她现在还小,想象力很重要。”

  华夏说:“你是打算一直任由她这样发散思维?永远考十六分?”

  童诚拿起卷子,又问:“你给爸爸说说,这道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童话小小的手指指着那道题,头头是道地说了起来。听着逻辑缜密,找不出任何漏洞。接下来,童诚问的每一道题,她居然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一张卷子说下来,童诚欣然笑了,对华夏说:“你看,这都说得挺有道理的。”

  华夏想告诉他,这样不行,阅卷老师会因为她能说出道理来就给她多加两分吗?错了就是错了,十六分就是十六分啊。这样下去升学都是问题啊。

  可转念一想,她这么着急上火干什么。孩子不是她亲生的,她要逼得太紧,孩子不知好歹,她反而落一个坏名声。算了,她做好她的本份,将来没出息也怨不着她。

  只是后悔,当初没把这父女两分析试卷的情景录下来,在家长老师之间散播散播,以正视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