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光帝
远歌
说到边塞,不知各位最先在脑中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是黄沙漫天金戈铁马?亦或是男儿豪情戍国守疆?
自然,那都是边塞关城应有的意向,最临近敌国的土地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每有军号悠扬传遍军营,一名名血气方刚的战士爬上塔楼,就意味着血战的开始。
黑金皇国的虎军在距离远歌城仅有不到百里的铁关驻守了百万雄师,每过半月,如乌云般的黑甲大军就会鸣起金鼓向远歌压来。
当然,他们无法攻破远歌的城墙,也不可能绕过远歌侵入帝国深处:这样做会导致入侵的皇国军队陷入被远歌守军以及镇守西帝城的帝国西军主力所围歼的危险,即便是再疯狂的军师也不敢走这步险棋,将百万大军送入敌人的优势战场。
所以他们的进攻只是象征性的战略施压而已,同时也有保持军队士气的目的。
三百年来,三大国间相安无事,但那只是和平的假象。
兵多粮少的皇国在和平时期的发展远远比不过底蕴深厚的帝国以及倚靠奥法立国的道国,通过掠夺侵占周边小国来转嫁国内矛盾的做法也终于走到了头。
新历297年,黑金皇国第三代皇帝——夜幽帝于虎原之战中被叛军所杀,皇国大权转而中落入“国议阁”阁臣祝幸手中。祝幸利用职务之便,毒杀帝后尤湘淑、架空夜明帝——夜飞雪乃是人尽皆知之事,皇国内但凡忠义之士皆以为不齿,于暗处聚首立约,剑锋直指祝幸项上人头。一时间,皇国朝野风云骤起、暗流涌动。
但就在勤王派于夜熙王王府中聚兵欲要大闹皇都之前夕,御卫突然闯入,将前朝忠良几乎尽数屠尽。祝幸将欲图谋反者斩首,悬于皇都内桥梁两侧,命路过之人以刀剐之。其暴行一时间震慑住了所有反对势力,而作为计划的后续,祝幸又在边境屯守重兵,作势将要发动全面战争,欲图以此计将篡权之举盖过。
但恰在此时,道国太虚十圣首席庄无因因闭关时走火入魔形神俱灭,激进派二席步溯风随即上位,对皇国的挑衅行为还以强硬的回应,一时间,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新历299年,由于其他两大国冷战不停,葟帝国国内危机亦不断爆发,倚靠对外出口多余粮食来换取矿石资源以及奥法技术的葟国传统产业遭受致命打击,百姓生活质量降至三年前的不足五成。在此年的面圣大典上,要求会见圣光帝的百姓人数逾百万。
下方民众逐渐被战争情绪所侵染,三大国之间的战争格局开始由局部冷战逐渐向全面热战转变。
新历300年年初,通天城战争调停失败,三大国已经进入了事实上的战争状态。
狼烟四起,开弓满弦,奥法光耀。远歌城墙之上,所有能够杀人的手段都被丢向了虎军那密密麻麻的阵列。
而虎军不为所动,始终在对方的远距射程之外进行挑衅,没有任何打算进攻的迹象。
就在这样滑稽的战局维持了数个时辰以后,虎军终于鸣金收兵,向不远处的铁关退去。
这一幕,已经重复上演了不下十次。
太守府
邦!!
雄伟的十层楼宇之顶,远歌太守丁孟儒听完传令兵的报告,忍不住将身边的一张案桌砸了个粉碎。
年迈的丁孟儒虽然只是一名帝国的谋士,但奥法等级依然有30之高,在帝国军中,他已经是实力相当不俗的存在了。
但面对皇国虎军这形同儿戏的进攻,他感到心急如焚。
“混账东西!北方的那群蛮夷简直是欺人太盛!”
“太守大人,虎军攻而不战,这对我们远歌难道不是正好吗?那些缺少兵粮的蛮人一定支持不了多久了。”一名谋士对丁孟儒的过激反应感到十分不解。
“”丁孟儒只是斜目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自己原本可是中朝重臣,只因说了一句圣光帝不喜的话,就被贬谪到了这塞外边地。原本还寄希望于能够凭借战功使光帝收回成命,但现在看来,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若虎军真的因为兵粮不足而退出铁关,那自己戴罪立功的算盘就要落空了,为官百年,却要栽在那偶然间的一次失言,这令他如何能忍?
“太守大人!外头有两名打更人求见,说是有关于昨夜天降之物的情报。”就在这时,一名守卫走入议事厅,向丁孟儒报告道。
“不用理会他们,如今与皇国的战争才是重中之重,老夫可没有多余的精力能够浪费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丁孟儒挥了挥手,看起来不甚在意。
光帝一向对天外之物异常重视,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寻相关线索,但自帝国建国以来,却从未有人能够在有关天外之物的事情上做出什么值得一提的成绩。而丁孟儒对于这种蹊跷邪秘之事更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重视天外之物的发掘完全就是光帝在三百余年的漫长寿命中所养成的一个畸形兴趣。
“丁孟儒你是长了什么胆子,竟敢把本帝亲自颁布的命令当成耳旁风?”
就在丁孟儒准备下令逐走那两名打更人时,一道充满威严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丁孟儒瞬间感到惊恐万分,他看向声音传来的方位,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就在议事厅角落的一处空位,空间突然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然后一名不算高大的男子与一名异常高大的铁人从空间裂缝中走了出来。
男人身穿华丽的袍服,发结一束,看起来就像是某大户人家的贵公子,但他面上所挂表情却又是如此傲慢,傲慢得让人只觉其目中无人。
而铁人高约九尺有余,全身为精铁所覆,内敛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它护卫于男人身侧,一言不发,似乎只是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关人。
“哪里来的贼人!竟敢硬闯远歌太守府?!”两侧席位上,几名武将立刻站了起来,将武器对准了那两个未知的存在。
“放、放肆!你们几个不要命了?!”丁孟儒惊叫出声,看起来半条命都被吓没了。
“太守大人怎么了?你认识这两个人吗?”一名武将出声问道,而就在他转头确认时,却看见了十分令人惊异的一幕:
包括丁孟儒在内,一众文臣谋士居然全都伏地跪拜,一副奴才样。
“你们这几个莽夫快跪下!那可是圣光帝陛下本尊!”丁孟儒赶忙出声提醒道,依然不敢抬头。
光帝无视了正对自己的剑刃,缓步走向丁孟儒,身旁高大的铁人随即跟上,然后用铁手将那几把剑的剑刃扭成了蜷曲的废铁,云淡风轻地丢在了地上。
那几名武将看见这一幕,都怅然若失地看着地上的废铁,不知该用什么表情。
“丁孟儒,所以本帝才不喜欢你这样的磕头精啊明明自己没什么本事,却总要抱怨本帝不给你们表现的机会。帝国大事只要由本帝一人独断即可,而你们只需要作为帝国的排头兵、马前卒,拼死完成本帝的命令就好!”光帝将丁孟儒的下巴抬起,用傲慢而戏谑的语气说道,“不听话的臣子,本帝不需要”
“臣罪该万死”丁孟儒除了这句话以外,什么都不敢说。
“别万死了,再怎么说也是朝中老臣,随便就把你给杀了对其他臣子的影响不好之后我会在天星阁给你安排一个闲职,虽然没法建功立业,但让你安心养老还是绰绰有余的。”
“谢主隆恩”丁孟儒知道,这样一来,自己的仕途就算是彻底走到尽头了。但自己能做什么呢?除了拜谢并服从光帝的安排,自己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那么传那两个打更人来见本帝,本帝对他们的情报非常感兴趣。”光帝站起身来,坐在主位之上,然后这样对守卫下令道。
“遵、遵命!”守卫不敢多言,慌慌张张地逃出了议事厅,传唤那两名打更人去了。
将打更人昨晚在墓地见到天降之物的时间询问清楚后,光帝坐在灵木扶椅之上微微一笑,下令道:
“有趣的情报来人啊,赏他们二人各自三两奥金!”
拿到光帝钦赐的奖赏,两兄弟欢喜不已。不仅是因为六两奥金的价值之巨大,还因为见到光帝对于他们这样的老百姓来说本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而光帝本尊并不在意这些庸民的心情,他微微笑着,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昨夜子时、城外墓地、自天外而来的白色柱体、城中死因不明的守军小队,这些事如果各自之间互有关联的话)
“有新的穿越者来到了这里而且绝对还在远歌城内”光帝会心一笑,愉快地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