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古代世界真千金10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虽然很忙, 但这种忙也是欢乐的忙碌就是了。这一忙就是大半年, 周念夏的婚事首先进入了倒计时。

  对婚礼已经熟门熟路的周念夏已经不大能感受到多么大的喜悦了,只周围人的气氛还是影响到了她, 也愿意欢欢乐乐的做一个吉祥物,随众人摆弄来摆弄去。

  说句实在话, 要周家人来说, 感受到多么的难过也是不切实际的, 只不过在一个屋檐下住了那么几年,虽然是再亲近不过的人到底也并没能如周母的意, 培养出多么深厚的感情, 周念夏亦如是。尤其周念夏和周瑶菁的关系,始终维持在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 似敌非敌、似友非友。不

  不过有一件事, 倒是很合她的心思。那就是, 周家把村里那户小周家也请过来了, 当做周念夏半个娘家人, 于是小周家人也为周念夏准备了一份嫁妆。虽然这份薄薄的嫁妆与周家准备的不足以相提并论, 但也足够表明小周家的一片心意了, 周念夏珍而重之的将其纳入自己的嫁妆单子。真心实意的感情总是值得被珍视的。

  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周念夏并没有刻意的去帮助其改善条件,但凭借着背后有权贵人家无人敢欺, 小周家的人也都是勤劳肯干的,日子倒也渐渐好转起来,至少能够打算送下一辈的小侄子去学堂认认字了, 若是成功也能改换门庭了。

  周念夏很欣慰,所谓赠与,也不一定能长久,凭借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但在小侄子未来读书的这件事情上,周念夏却不介意顺手帮一帮,权当授人以渔了。

  这一阵子,周家很是热闹,周念夏作为嫡长女,其婚事也是格外的受周家重视。

  周念夏在这些日子里也没闲着。自几个月前,周念夏就一直接受着周母及身边嬷嬷们对有关婚事礼节规矩和流程的一系列教导。当然繁忙的不止是周念夏,整个周府的人都忙了起来,准备期间各项要用的东西。大家都期盼这一天的喜事赶紧到来。

  周母即使因为太忙不能每天过来察看,也一直派身边的嬷嬷是不是过来询问,生怕中间出了什么岔子。

  现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古代婚事中的各种繁琐礼节,只有身处其中的周念夏才知道个中繁琐。

  古代礼节一向很受到重视,有一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讲的就是百姓们只有粮食充足,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自己的荣誉和耻辱,现代也有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见,礼仪教养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上层人士的一种身份象征。就如,周念夏在回到周家前苦练仪态就是因为,古代女子的泽轩标准中,礼仪是必须的的,而其他的才艺却不是。

  婚事作为男女双方人生的一大重要节点、同时亦是双方家族实力的一个展示,期间更是一丝差错都不能出,否则不止周念夏自己会遭人诟病,连同周家也会受到质疑和耻笑,有损家族在外的门面和名声。双方都一丝不苟的按照各项标准执行。

  不日就到了周念夏真正出门子的日子,大喜的日子,人人都是红光满面,周念夏就在人们或喜悦或担忧的心情中,出了娘家的门、进了夫家的门。自此,人生又是另一番境遇了。

  周念夏的新婚夫婿姓孙,是一位正当年轻且有志仕途的人,因着有自己的志向,每日里大多时间都耗费在那一书房的书本中,只偶尔出门也大多是与人讨论学问,对此,孙家人也是欣然支持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对待周念夏这个新婚妻子的态度就略显的冷淡。外人看见了只当两人感情不和,可当初明明是双方点头答应的这门婚事。

  结婚三个月的时间,周念夏与对方的相处甚至都不是太多,但也能感觉两人间有种难言的默契,这更从侧面证实了周念夏的选择没有错。

  尽管不受夫君的格外重视,好在周念夏也不是个依附别人而活的人,没有了对方,周念夏也能自己找到生活中的乐趣,过着自己自得其乐的小日子,一日日不知道有多舒坦。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也到了周瑶菁出门的日子。

  作为新嫁娘的姐姐、娘家人,周念夏也避免不了回去帮忙的命运。不管心里怎么想,作为面上的一家人,还是得和和气气的回去参加,也免去别人非议。到底是过来人,周念夏倒也能帮周母分担了不少压力。

  不知道是不是周念夏的错觉,可能是因为周瑶菁的身份不如自己、也或者是这个未来二姑爷家稍逊一筹,她看这场婚礼的整场规模和郑重程度都比自己的要次上一些。私底下周念夏问过周母才知道确实如此。

  不是因为周父周母偏心,而是古代也是最讲究礼仪尊卑的一个地方,若是不平等的两者婚事在一个等级上,也等于变相表达了对高层次人员的低看和不尊敬。阶级尊卑,一点容不得忽视,甚至,周瑶菁的嫁妆也比周念夏的要少上十二台,这就是差距。

  对此,周念夏欣然认同,每到一个地方认同当地的文化与风俗,是她必经的道路,而这件事上周瑶菁的态度也不是那么重要。

  本着谈心的目的,周念夏难得找到机会与周瑶菁独处,在此之前,她们俩都是类似于遥遥对望的境地,彼此并没有什么沟通。

  而在这个即将双方都离开娘家出嫁的日子,她们的身份与境遇将再次大幅度地产生变化,由隐隐的竞争者,转变为可能的互相扶持者。

  在周家,是仅有的一份资源限制了她们的立场,而在出嫁后,娘家则成为了一个出嫁女背后的依靠,且这依靠并不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所以,周念夏和周瑶菁的敌对关系也勉强算是解除了,前提是双方并没有真正的心存芥蒂。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僵持数年的两个女孩,在双方都要离开这个家时,来了一场十分透彻的谈话。

  这场交谈发生在周瑶菁的闺房里,将所有人的下人都赶了出去,两个人独处。简单却难得。

  望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下人身影,周瑶菁问“你怨我吗”

  周念夏反问“怨你什么”

  周瑶菁默然“我抢了你的身份。”

  “你觉得是你的错吗”周念夏好笑问道。

  “当然不是。”周瑶菁当即大声反驳,只悄悄红了眼眶,可见还是委屈的,看起来还有点小可怜。

  周念夏叹息一声“你知道的,不论是我,还是爹娘,其实都没有过怪谁的意思。她们一直拿你当亲生女儿一样,你不会感受不到吧这几年,他们也在竭力的对我们好,并且,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我们之间的争端。”

  周瑶菁沉默不语,显见的是还有心结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也没有再往下的必要了。即使误会能够解除,她们并没有交心的打算,而周瑶菁需要的,也不过这么一句不怪罪,解开束缚住自己的枷锁。

  其实周念夏也能理解她,任是谁一朝从天之娇女沦落为养女、仰人鼻息,心里都不会太舒坦,不似她高升一般。可还是那句话,命运弄人,非人力所能改变。这一切从头到尾命运的安排,或者说是剧情的安排。至于后面怎么走出对自己有利的结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到现阶段为止,不论周家的是是非非,这一切都将暂时画上一个句号,就此终结。而之后,是她们新人生的开篇,而今后决定他们人生命运的,更多是她们自己本身和各自的夫婿给予的。也该就此放开彼此间的纠葛,开始迎接新生活了。

  显然,这一场交谈的目的就在于此,不强求亲如姐妹,但愿不会再心生龃龉、互相敌视,这也是周家父母乐意看到的。达成自己此行的最终目的,周念夏离开房间回复周母去了,周母还在等着呢。

  人生路上,有相互扶持的深厚情谊、却也有萍水相逢的淡然。

  看着周念夏坦然走出房间的背影,周瑶菁心里不知是何滋味。她们都不知道的是,当年这件事刚出来时,她不是没有起过别的心思,大家族里出生的女子,见多了后宅的是是非非、阴私算计,心里哪能没有一点成算。

  光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优势,将对方狠狠碾压在脚下的方法,周瑶菁顺口就能说出很多种。

  可到了最后,或许是因为害怕看见周父周母失望的眼光、又或者是胆小怕事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又或者仅仅是因为对方心思透彻到让她觉得自惭形愧,那些卑劣的想法到底没能付诸实践。

  但也因此,她不自觉的与周念夏、与周父周母拉开了距离,既是愧疚,也是怕自己一时糊涂,只能呆在自己给自己划定好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在这场似乎将一切说开、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的这场短暂谈话里,周瑶菁觉得自己终于能放开过往的一切,不论是非对错。

  而在不久的将来,她将与自己选定的那个人,携手共进,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人生,此后人们对她的印象,只会是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亦或其他,而这个她带了将近几年的沉重枷锁周家养女的名号,也将就此随着过往埋葬在回忆的烟海里。

  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摘自管子牧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