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古代世界真千金9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快也快, 说慢也慢, 周念夏和周瑶菁的婚嫁对象很快也被圈定在了一个三、四人的范围内。

  很幸运的是,在有限的范围内, 周母也给了她们挑选未来对象的一个权利。其实这个朝代虽然禁止男女私下相会,但与此同时, 男女之间光明正大的相看, 诸如众多的宴会其本质就是相亲宴、又比如很多的参见长辈的场合, 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小辈见面的一个机会。

  所以说,所谓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也并不是绝对的。大部分疼爱女儿的人家,都是愿意在确定婚嫁人选前, 让女儿本人亲自过一过这门婚事的。

  故而, 作为一个疼爱女儿的母亲, 周母也寻找着机会, 让周念夏和周瑶菁与所谓的相亲对象, 顺利达成见面场合, 准确点来说, 应该是光明正大的观察与相处。

  周念夏原本信誓旦旦,认为自己能认出那个人,但其实当她真去看这三个人时, 她发现自己并不能肯定。

  在这三家人中,周念夏现在只觉得有一个人,是符合她记忆中他的印象的。

  那是周父一个同僚家的嫡次子, 是一户清流世家,虽然只是次子,但是人家的出息可不小。才华名声在整个州府里,都是盛名在外的,被称为一句才子也不为过;即使不说这些虚的,对方拜了一位大儒为师,且现在已经取得举人功名,不出意外的话来日金榜题名、未来可期。

  周念夏觉得对方的行事风格、为人的性格、包括给她的感觉都与以前一模一样的,但就是现在的这个他实在是有点太上进了,让周念夏总是错觉自己找错了人,时而在这一点问题上有点纠结,因为这种“长进”让习惯了摸鱼偷懒的周念夏觉得颇为不习惯。

  不过到底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也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周念夏果断在三个人里选了这个人,说不定对方就突然想上进了呢。

  主意既已定下,周念夏也就坦坦荡荡地和周母说了,亲母女间还怕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存在的,周母也难得没有取笑这个闺女。

  周念夏这边快刀斩乱麻的定下了人选,然而周瑶菁那边还在磨蹭着。

  周瑶菁历来是个有主意的,又经历了从亲女变养女这么一遭,性格从一开始的张扬肆意渐渐转变为如今的沉默谨慎,也不知该不该叹一声造化弄人。

  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自然是深远的,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婚事,周母既然能拿到她们面前,那就可以说明,这几家人肯定大的瑕疵是没有的。

  可是周瑶菁的谨慎又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甚至犯傻的派自己身边的丫鬟出去找人再进行调查,本来这种事情也无可厚非,可在这种特殊关系下就很容易让人多想了。其实周瑶菁也没有别的意思,也并非是信不过周母,只是有那么点担心罢了。

  作为内宅的掌控人,周母也多少知道这个女儿的意思,可是还是那句关系特殊,周母不好直接拦着,甚至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那些人进出府邸。不过也是为了让对方放心罢了。

  周母扪心自问,两个女儿之间她不敢说一碗水端平,可是她可以坦然地说,她没有丝毫对不起这两个女儿的地方,甚至于比起一般正常母亲的随意,她更多了几分包容与呵护。

  就这样两个女儿还是没有很好的和她处好关系。一个亲女儿与养父母之间更亲近,她心酸却也不能多少说什么,毕竟对方之间相处的时间更长、感情更深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者,周念夏也并不抗拒她的亲近,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周念夏是两边都亲近,只是对养父母家更为交心罢了;

  可是到周瑶菁这,她就不大懂了。同样养了十几年的闺女,怎么就和别人家养出来的不一样。周瑶菁在知道这件事情后,就与所有人都拉开了距离,既包括他们这对养父母,也包括那对找回的亲生父母,两边都不亲近,似乎只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

  虽则周瑶菁明面上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是把她当作母亲一样敬爱,可是周母朝夕相处十来年,哪里看不出来对方眼里的渐渐疏远呢。可有得必有失,拥有了两个女儿的代价或许就是连一个完整的女儿都没有。

  只是都到要出嫁的时候,周母也不能如何,只能寄希望于她们在嫁人经事后能稍微体谅自己一点,世间有的事真的是不分对错,完全是造化弄人罢了。

  故而,周母才会在对待周瑶菁的事情上更加小心翼翼,以免触动对方那敏感的心灵。有时候,周母都要感慨下,自己一个做母亲的做到这份上,也实在是拘束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预料一般,周瑶菁并没有查出来这些人选有什么问题。周瑶菁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有些过于小心刻意了,可她总是忍不住在心里想,如果、如果周母但凡有那么一丝不上心,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毁了。

  她现在只信得过自己了。

  如此一番下来,周瑶菁也放心的在候选人里选了一家家世最好的。

  这些人家本就是周母挑了又挑才选出来的,条件自然也都差不离,因此倒是并不在意两个女儿选的哪一户。但其实,周母更在意的是两个女儿选择背后所带有的含义。

  周念夏选了一家家世清白、素有家风的人家,显然也符合她一向的性子,懒散随性;而周瑶菁选的人家,也尽可能在矮个子里拔高个,显见的能看出她对家世权势的看中。真真是一个随意的不得了、一个谨慎地不行。

  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周母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心态,就连亲儿子娶媳妇时候她都没有这么操心过,现如今到两个女儿这算是体会到个中滋味了。

  夜间休息时就忍不住和周父念叨“你说这两个孩子,真是叫人操心,人傻的担心被骗了;精明的又担心慧极必伤、反倒得不了好。”

  周父一个大男人,自然不会跟周母一样想那么多,在他看来只要娘家给力、女儿不犯糊涂,将来的日子就差不了,哪里知道深闺内宅里的弯弯绕绕可是会让人吃大亏的。

  因此,周父只略略宽慰周母几句就沉沉睡去,只留下周母一个人大晚上的在床上辗转难眠,最后也只能告诉自己,走一步看一步。

  人选既然已经定下,男方上门提的亲,女方应了,就下来就是双方之间达成共识确定婚事的步骤了。

  古代婚嫁最重要的莫过于正式的走礼。现代可能还有裸婚什么的,可放在古代,三媒六聘在大户人家那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因为三媒六聘的手续在某种程度代表了男方对婚约的郑重其事,当然也能显示出男方的慎重和气派。

  同时,这也是对女方的一种保护,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封建社会也能享受到因此带来的被保护的权益,意味着是男方上门求娶,女方也有理直气壮的底气。而无媒苟合的婚姻,哪怕自认为是真爱,在这种风俗下也是不受任何承认和保护的,聘为妻奔为妾就是这么个意思。

  故而自认稍微有点门第的人家,不论男方还是女方,这三媒六聘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三媒六聘的丰厚程度也是随着男女方的地位高低而定的。

  周家女的婚嫁自然也是如此。

  只是在两个女儿的嫁妆上,稍微有那么点小悬疑。无他,周家前面十来年都准备的是周瑶菁的嫁妆,若是周瑶菁当初回去原生家庭,这些东西带不走,自然也就成了周念夏的。

  然而事实是,周瑶菁和周念夏都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周家需要准备的嫁妆需要翻倍这一个问题,更大的矛盾在于,准备好的嫁妆应该如何分配。

  比如周家准备了一套黄木梨的家具,价值不菲,但这东西又没有明确的说给周瑶菁,只是摆在库房里,,但众人都知道有那么个意思。而现在这套家具到底是给谁,就会成为争议的焦点。

  给周瑶菁吧,珍贵的木器摆件即使对于周家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周念夏肯定就不能再有那么多的珍贵私藏,没道理,一个养女的待遇还比亲女儿更高的;而给了周念夏,周瑶菁又肯定会多想,说不定还会传出姐妹争夺一件器物的谣言来,简直不能更难办了。

  在这时候做念夏就很明智的站了出来,直言自己更喜欢珠宝钱财,对于这些文人雅士的收藏珍品并不感兴趣,外人都以为她是谦让,实则周念夏讲出的也是自己的心里话,,她是个俗人,欣赏不来那些个高贵物件儿,也省得再生纠葛。

  如此这般,有人让步事情就好办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周瑶菁的嫁妆里,珍品典籍的数量更多,而周念夏的嫁妆里值钱的家伙事儿更多,也算各有千秋了。

  周念夏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很是自然,她自认在这一系列事情中并没有愧对任何人,反而有小小的让步,反观周瑶菁,期间的沉默就颇有点意味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人去过多在意这些事情了。至于周念夏则更多的心系于结婚后的场景,甚至有那么点迫不及待。

  因为双方的年龄也都不小了,这两场婚事也都在尽可能的加快速度,最终定下来的日期也只相隔了三个月,只将整个周家都忙得团团转。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又晚点,追剧火葬场啊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