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赵砚坐在去那位南宫先生府上的马车上,心中又是忐忑不安又是暗自欣喜。这种紧张比见南宫临时还要强上数倍,毕竟纵是南宫临那般名声,到底在他这样的文人眼中也只是个家世极好又算有些手段的贵族罢了。南宫却是大大不同了,前有他谋略文才举世无双,后又对赵砚有着知遇之恩,这样的人能见上一面,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且因南宫先生不喜人多,所以他也只好一人赴约,将书童留在了家中。虽说书童就算是在他身侧也不见得能有什么用处,但他只独自一个人,心中便更是忐忑不安了。
等会儿要是说错了话,惹南宫先生不喜怎么办……
赵砚心中思虑着许多有的没的,马车突然停下了。
“先生,到了。”
帘外赶车的车夫道。
赵砚一惊,急忙收回了思绪,俯身向前拉开了车的门帘。
他拿着装着自己昨日特意去谡文斋中买的那支昂贵的紫毫笔的木盒,踩着脚凳下了马车,站稳后迅速整理了一下有些乱的衣袍。
虽说南宫先生此人既是南宫临最看重的门客,该是看不上这样的俗物的,但只一天时间,赵砚实在也寻不到更好的东西了,只能去皇都里最有名的墨斋谡文斋中买了这支的紫毫笔作礼,再俗也是礼节,也不知这南宫先生性情如何,赵砚生怕自己哪里未曾考虑周全便不小心坏了南宫先生对他的印象。
“我家先生说,府上奴仆只一人,怕先生来后来不及接待,所以让先生到了后,直接推门进去便是,不必在乎那些俗世礼节。”
“是……在下记住了。”
赵砚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这南宫先生这般作为,想来许是个不拘小节之人,想到这里,他心中稍稍轻松了些。这时他回过神,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出了城。
此处青山掩映,鸟鸣虫啼,空气清新怡人,只是感觉远离人烟,丝毫没有皇都内的繁华烟火之气。他没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南宫先生竟然住在城外,虽像极了他那样神秘孤傲的名声,不过在这远离都城之地,日常衣食住行未免也太是不便了。
果然是个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大不同的人物。
赵砚走到府门口,顿了顿,还是缓缓地推开了那两扇古旧的木门。
赵砚抬眼望去,不过三栋制式简单的屋子立于低矮的围墙前,毫无什么装饰,比自己府上还简朴许多,就像个普通的百姓人家,只是十分整洁,倒让人多了些好感。比较特别的,倒是寥寥三栋屋子,旁却种了不少柳树,院子里竟然还延伸出一片湖,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在湖边的一棵树旁,一个红衣的女子背对着他,似乎是在喂鸟。
赵砚一顿,忽然有些窘迫。
南宫先生难道已成家吗?
他转过头又仔细看了一遍那三栋木屋,似乎还是没有看到任何男子的身影。
这南宫先生若是不在,只他和南宫夫人在此处,多少有些不太合适。
红衣女子闻声回头,看了赵砚一眼,露出了笑。
“原来是赵砚先生来了。”
她眉眼细长,眼尾晕出嫣红的胭脂,朱唇微扬,浑身透着莫名的妖冶和不搭调的清美。青丝微挽,髻前插着一顶发冠,冠上缀着一朵红玉花朵,形似菊花,花瓣细而长,花旁则是大大小小的铜叶,皆被延伸出的细长花瓣纠缠着,铜嵌红玉耳坠,身着上白下红斜襟襦裙,外披了件红色双层外衫,内似是绸布,外裹绣花纱袍,两肩及下裳上皆绣上了同发冠上一样的不知名花朵,用了红黑两色丝线交织织就而成,呈现出一种精致之感。
这是一个给人与这座院子截然不同印象的女子。
张扬,阴郁而妖冶。
“先生请坐。”
红衣女子笑着将手中的鸟食放到了树下盒子里的纸包内,举步而来,走到了离赵砚不远的石桌前,坐了下来。
赵砚有些不知所措,他咳了两声,拘谨地向前走了几步,在红衣女子不远处停下了,他低下头朝着她作了个揖。
“在下今日乃应南宫先生之邀前来赴约,有所唐突还望见谅,不知姑娘是——”
“即是应我之邀,又有何唐突。”
红衣女子如是道。
赵砚愕然抬头望着面前这位女子,脑中嗡嗡作响。
“本以为先生不至于会因为我是女子就轻看于我,看来,果然是我看错人了吗?”
“在、在下只是有些意料之外,绝无轻看姑娘,啊不,南宫先生之心。”
赵砚脸涨红一片,连忙赔罪道。
“不过玩笑之言。”红衣女子看他这副手忙脚乱的模样,有些好笑。
“南宫先生以女儿之身,有如此作为,真真才是让在下钦佩万分的。”
赵砚所言确是肺腑之言,他一面说,面上也愈加恭敬起来。
说到这里,赵砚才突然想起自己手里的紫毫笔,他将木盒放到了红衣女子面前。
“这是谡文斋的紫毫笔,应当是不错的,虽说在下知道南宫先生必然不缺这样的好笔,但时间匆忙在下实在来不及准备其他,望南宫先生不要嫌弃。”
“先生客气了,既是先生一片心意,我又怎么会嫌弃。”
“还请先生唤鄙人赵砚,鄙人实在担不上这先生之称。”
“也是,”红衣女子笑道,“阁下唤我先生,我也唤阁下先生,这称谓的确不太合适。”
“那日后先生不如也直唤我的名字吧,”红衣女子斟了两杯茶,一杯放到了赵砚的那个方向。
“我复姓南宫,名莞月。”
赵砚猛然抬头,望着眼前的红衣女子,眼睛睁得极大,满是惊诧,整个人呆滞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