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过得几日,李氏又托了定国公,把合庚贴的结果送到了大学士府,并送上戒慎大师算出的三个日子给唐家挑选,最终唐家挑定了年底腊月初五。
定好了嫡长孙张长宏的婚事,李氏和周氏又马不停蹄地托了林婉蓉的岳母,也就是吏部左侍郎的妻子莫氏,到平阳伯府递话。
忠勇侯府请她到平阳伯府帮忙递话,莫氏自是满心欢喜。这表示忠勇侯府对她的信任,及对自家女儿的看重。当即派人到平阳伯府送了拜贴,平阳伯夫人平时跟她也有些往来,接了拜贴便让来人回去回话,让莫氏如果得空第二日便可过府一叙。
莫氏得了回复,次日便上了平阳伯府。
莫氏与平阳伯太夫人、平阳伯夫人和齐氏客套了几句,便把今日来的目的道了出来。
平阳伯太夫人听闻忠勇侯府有意为世子的嫡次子求娶她二儿子凌翰林的小女儿凌文婷时,大喜过望。只是作为女方,总得矜持一下,不能让人看低了自家姑娘,遂尽力稳住脸上的欣喜,只与莫氏说着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只眼底的喜气是怎么都压不住了。
齐氏初时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了之后,方才相信。相对于平阳伯太夫人的欣喜,齐氏是迟疑的。忠勇侯府对于他们平阳伯府二房来说,门第实在是太高了点。自己的夫婿说的好听是平阳伯府的嫡次子,但他只知埋头做学问,从不理俗事,进了翰林院十多年了还只是个小小的翰林。等将来婆婆去了后一分家,他们府上就只是个小小的翰林府,若是以后女儿在忠勇侯府受了委曲,他们根本不能为她撑腰。齐氏委婉地与莫氏说,忠勇侯府门第高贵,侯府公子人品贵重,能得侯府看中,是我家女儿的荣幸,只我家女儿年纪尚小,实不敢耽误公子。莫氏也不是第一次与人做媒,自是知道女方为了抬一抬自家女儿的身价,通常都会拒绝个两三次,遂也不在意,与平阳伯府众人闲聊了一阵,便告辞。又上了忠勇侯府,把齐氏的话转述一遍。李氏和周氏也不以为意,对齐氏的心思也理解,自家的姑娘自家疼,若是换作她们,也是会推脱几次的,跟莫氏约定过几日麻烦她再上一次平阳伯府方送了莫氏出门。
当晚,等凌翰林回了院子,齐氏与他把忠勇侯府上门求娶的事说了,也把自己的顾虑也与他说了。凌翰林思索了半晌,也同意妻子的决定。他还更想深了一层,忠勇侯府现下正如烈火焚油,虽看着风光无限,但内里的凶险难以估量。他从未想过让儿女攀龙附凤,只愿他们一生平安喜乐。
次日一早,凌翰林便在给平阳伯太夫人请安时,把自己不想与忠勇侯府结亲的决定告知了平阳伯太夫人。不论平阳伯太夫人好言相劝也好,疾言厉色也罢,凌翰林都以齐大非偶为由坚决不同意,把平阳伯太夫人气个仰倒。
平阳伯太夫人指着这固执的儿子,气得简直想把他回炉重造。自己这是为了啥,还不是怕自己百年以后,两个儿子一分家,小儿子一脉就没落了。现下忠勇侯府来提亲,只要文婷嫁过去,他那一脉就有了靠山,只要儿孙辈争气一些,还怕兴旺不起来吗?齐大非偶?!哪一家不是低门娶媳,高门嫁女的;哪家女儿进了婆家门不是低了一头的。就他女儿金贵,难不成把女儿嫁进了小门小户里,人家就把他女儿供起来了吗?好!就你宝贝你的女儿,就你清高,老娘我不管了,你想咋地就咋地。
平阳伯夫人倒是无所谓,如果凌文婷嫁进了忠勇侯府,她们大房得的好处有限。现在还没有分家,凌文婷的嫁妆是伯府公中出的,她高嫁了,嫁妆自然也跟着提高,那花的可是以后自家的家产。
等莫氏再次上门时,平阳伯太夫人委婉地把儿子的意思转达了。她倒是很想跟忠勇侯府结亲,毕竟忠勇侯府的繁盛明眼人一看便知,只是儿子死心眼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莫氏满心以为这次上平阳伯府,伯府一定会松了口风的,谁知却听到了这样一个结果。草草客套了几句,便告辞。
出了平阳伯府,莫氏火速上忠勇侯府与李氏和周氏把凌家拒绝的理由原本说了出来。
周氏听了心生不悦,自家儿子门第人品均是京中数得上号的。虽不能承爵,但自小用功读书,武艺也没有落下,连当代大儒唐君毅都称赞他有乃叔之风。现下已有秀才功名,过两个月就参加府试了。之前有好几户高官勋贵让人探她的口风,她都婉拒了。现下倒好,自己向凌家提亲,倒被嫌弃上了。
李氏听了,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她也为人母,对于凌家的拒绝她很能理解,换了自己,可能也是跟他们一样的选择。
莫氏则略显尴尬,没有把亲家托付的事办妥,她的面子也有几分下不来,心里直埋怨凌家夫妇的死心眼,没坐一会儿,便告辞离开。
送走了莫氏,李氏想着一心为女儿着想的凌翰林夫妇,赞了句:“这凌翰林夫妇倒是个真心疼女儿的,难得。”
李氏的话让周氏不解,“母亲。”
李氏看出周氏的不高兴,拍了拍她的手,道:“将心比心,若是今日你处在那齐氏处境,你可愿把秀霞嫁到那些高门大户去。”
“当然不愿意。”周氏冲口而出,旋即明白李氏的意思,歉然道:“……母亲,是儿媳着相了。”
“当年母亲如你一般时,听到别人嫌弃自己的孩子,可比你气愤多了。”李氏忆起年少时自己的火爆性子,抿唇一笑。
“各位姑奶奶和小叔们一向被京中各家交口称赞,怎会被嫌弃。”
“怎么没有,当年娘上你家求娶之时,不也是磨破了嘴皮子,才把你给娶进门的。”李氏看着周氏打趣。
周氏也想到了自家爹当年为难丈夫的情景,抿唇一笑。随即话头一转,又说:“母亲,这宇儿的婚事……”
“既然凌家不允,那我们就再慢慢寻摸吧,总能再找到个满意的。索性是个男儿,耽搁个一年半载的,也无大碍。”
周氏想想也点头同意,儿子才刚满十六,拖个一年也就十七,也没甚要紧。
“夫人,八爷在外求见。”大丫环白蔹在门外禀报。
“快让他进来。”都是一家子,李氏并没有让周氏回避。
“娘,大嫂。”进了屋,林婉蓉向李氏和周氏问安,才在右上首坐下,拿过白蔹送上的茶喝了一口。
“怎么不回屋歇息片刻再过来。”看林婉蓉还穿着御前侍卫的官服,料想是回了府就直接过来,李氏有些心疼儿子。
“儿子想娘了嘛。”林婉蓉在李氏面前一向嘴甜。
“没个正经。”李氏嗔了儿子一眼,虽然知道这话是哄她的,但李氏还是觉得甜到心里去了。“是有什么事要跟娘说吗?”
周氏想着婆婆跟小叔的私房话,自己并不适合在场,便起身告退。
不等李氏发话,林婉蓉便止住了她,“大嫂,请留步,承康说的事,还是要你清楚才行。”
听到林婉蓉这么说,不单周氏奇怪,连李氏都不解,“老八,是什么事?”
“娘,儿子收到密报,承恩公有意让太后为宇儿赐婚,他现下正让人挑选家中适合的女孩儿。”她口中所谓的密报其实是阿三在她回府途中给她的,她看完了后,连屋都没回就赶到了李氏这里。她爹忠勇侯曾说过他们家决不能与承恩公府扯上关系,现在,留给他们运作的时间不多了。
周氏听了心中一凛,公爹不想跟承恩公府扯上关系她也是知道的,“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到哪去找合适的姑娘?”娶妻娶贤,她就怕忙出错,让儿子以后的日子过得不顺心。怪只怪自己这阵子只顾着宏儿的婚事,想着以宇儿的条件,只要上平阳伯府提亲,对方定是没有不应的,就没有留意其他人家有没有适合宇儿的姑娘。现下要再挑一个适合宇儿的姑娘只怕已来不及,只可惜自己娘家没有合适的姑娘。
“我还是属意这凌家姑娘。”李氏抬手止住了欲要说话的周氏,“老大媳妇,我之所以一直属意她,撇开平阳伯府一直的处事态度,是因为她的性格不但适合宇儿,还因为她适合当忠勇侯府的次子媳妇。而且……”想到孙子羞红的脸,李氏偷笑了一下,“当日老二那事,宇儿躲在一边都看到了,他对那凌家姑娘甚有好感。”
啊?!原来自家儿子早对那凌家姑娘上心了,怪不得她跟他说其他家姑娘时,他总是不满意,“可是,凌翰林夫妇并不同意,这……”自家总不能压着人家同意吧。
想到凌家夫妇坚拒的架势,李氏也是为难。要是条件不好了被人家嫌弃,她也认了,但是因为条件太好了被嫌弃,她也是没辙了。
林婉蓉听着李氏和周氏的对话,想到刚才在前来华茂堂路上碰见的有些失魂落魄的张长宇。这孩子应该是听到李氏和周氏的话,知道平阳伯府拒绝了忠勇侯府的提亲,正伤心呢!想不到平时一副高冷男神范儿、被京城各家暗暗掂记的侄儿,还会有被拒绝的一天。
“娘,大嫂,不如让承康明天带宇儿去拜访拜访凌翰林。”作为叔叔,怎么都要帮自家失恋的侄儿一把,况且也没时间让他们再找合适的人选了。
在对方已经明确拒绝的情况下,由忠勇侯府其他人出面都会给人以一种以权势压人的感觉,只有她这个在外一直浑不吝的人出面是最合适。
周氏想到自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心上人,却被无情拒绝,回头要是让他知道了,不知道会有多伤心,不让他努力一把,可能他一辈子都会遗憾,最终还是同意了林婉蓉的提议。但她们也不能闲着,还要抓紧时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适合的姑娘,绝对要在承恩公请太后娘娘赐婚前,把宇儿的婚事定下。
得到了李氏和周氏的同意,林婉蓉便让人把凌翰林平时的作息探听好了,第二日一下值,便带着张长宇直奔凌翰林平日最喜欢逗留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