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嬷嬷
外面院子突然传来一阵喝叱声,并隐隐有向屋里来的趋势,秦翊转头看了熟睡的林婉蓉一眼,小心地抽出手并帮她盖好被子,方翻身起床,披上黑色外袍,大步出了房间。
张承忠黑沉着脸,冷眼看着从闺女房间里大方走出来的秦翊,恨不得把这男人剥皮抽筋。
“王爷过府,不走正门而要当梁上君子,不知何意?”
“只是想来看看她。”示意跟进来的人退守门外。
看看?!手里还拿着腰带,这叫看看!虽然自家女儿失德在先,但你也不能想睡就睡啊。
“王爷,小女闺房虽处侯府内院,但也得防隔墙有耳。这世间对女子的苛刻,想必王爷不会不清楚。”传出去女儿婚前失贞,她会一辈子被人耻笑,以后还怎么当镇南王妃,怎么管理偌大的镇南王府。
“是翊鲁莽了。”
张承忠见秦翊嘴里说着鲁莽,却一点没有要走意思,直气得吹胡子瞪眼,“王爷还是快快离去吧。”还想吃了晚饭再走吗?
“青天白日,容易被人发现。”
“……”张承忠第一次发现,原来秦翊是这么没脸没皮的人。
“属下来迟,还请王爷恕罪。”阿三暗暗擦了擦额上的汗,还好他在外面越想越不妥,飞奔回王府的库房里拿了个贺礼赶过来。
“嗯。”
阿三又转向张承忠,呈上手里的锦盒,道:“张大人,这是王爷命属下送来的贺礼,因属下途中有所耽搁,所以来迟,还请大人莫怪。”见张承忠并无动作,阿三乖觉地打开锦盒,“张大人,这是前朝大书法家虞山居士晚年所绘的虞山春居图,是王爷听闻大人酷爱虞山居士的画作,特意命小的送来的。”
听到是虞山居士的虞山春居图,张承忠伸手拿过锦盒里画卷,慢慢展开,“不错,不错,确实是虞山春居图。”
见张承忠心情愉悦,阿三又道:“张大人,王爷还让属下从王府拿来了上月新进贡的君山银针,不如您与王爷坐下边品茶边赏画。”
这一次,不用阿三圆场,秦翊非常上道地向张承忠说:“岳父,请。”
“王爷与小女还未成亲,王爷这声岳父,臣实在担当不起。”
“圣旨已下,婉儿便是本王板上钉钉的妻子。”
见秦翊坚持,而且确实也下了圣旨,张承忠便也随了他去,举步进屋。
秦翊伸手挡住了张承忠,说:“岳父,婉儿在歇息。”
张承忠闻言白了他一眼,一甩袖子,转身走向园中的凉亭。
“岳父,我们还是到外面花园的凉亭妥当些。”秦翊跟在张承忠身后又道。
张承忠顿了顿,走出了林婉蓉的院子。
林婉蓉一觉醒来,觉得精神好了很多,身体的酸软也减轻一些。唤了在外面候着的下人进来,为自己梳洗。见她们拿着胭脂,还要为自己上妆,忙摆手让她们放下。
等用了早膳,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些服侍她的下人的名字,便让她们把自己一一名字报出来。
两位嬷嬷分别是胡嬷嬷和丁嬷嬷,而几个侍女却是一溜的数字,从小六到小十一。
“你们原来的名字呢?”如花似玉的女孩儿,名字却是一溜的数字,她实在叫不出口。
几个女孩儿互相看了几眼,一个较稳重的女孩儿上前回话,“回主子,奴婢们都是自小被捡回王府的,并不知道自己原先的名字。”
“原来是这样。”可是让她用数字唤这一溜水葱似的女孩儿,实在是太糟踏人了。
胡嬷嬷看了林婉蓉一眼,福身道:“主子,不如您给她们每人赐个名字。”
几个女孩儿听胡嬷嬷这么一说眼睛发亮,能得主子赐名,是她们的荣辛。
林婉蓉看着她们希翼的眼神,没有拒绝。想了想,便问她们的生辰,六人均摇头表示不知。
林婉蓉考虑了一下,让她们在二十四节气中自己挑个喜欢的作为自己的名字。
六人觉得这样也挺好,纷纷选了个自己喜欢的节气作为自己的名字。
之后胡嬷嬷又让林婉蓉在六人中提两人为一等丫环,林婉蓉想了想,觉得都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便让最为年长的秋霜和秋露当了一等,余下四人均为二等。又问了胡嬷嬷和丁嬷嬷能否当她的管事嬷嬷,因为在来这里之前,秦翊就已经跟她们言明此后她们便林婉蓉的人,两位嬷嬷自是答应。
既然有了管事嬷嬷,林婉蓉便把自己院里的事务全权委托给两位嬷嬷,自己掌握大方向便可。
因赐婚的圣旨已下,林婉蓉已经算是皇家的人。李氏便遣了心腹杜嬷嬷到林婉蓉的院子里客气地表示,因大婚将至,请姑娘在院里好好休养,不必再向长辈行礼。
林婉蓉对要见到李氏等人,本就有些纠结,听了这话正中下怀,乐得整日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顺便跟着胡嬷嬷和丁嬷嬷学皇家各种礼仪。林婉蓉以男儿身在大秦帝国生活了几年,对这些礼仪都不陌生,但是男子与女子毕竟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在自己的院里关起门来过了两日悠闲日子,便接到了秦肃帝赏来的两个教养嬷嬷——文嬷嬷和刘嬷嬷,说是怕她没有称手的人,特意赏了两个有经验的嬷嬷给她。
文嬷嬷看着温温和和的,跟谁说话都轻声细语,让人心生好感。而刘嬷嬷长相则有些严肃,话里总有些盛气凌人之感。
虽然不喜欢这两个嬷嬷打量她的目光,但皇帝赏下来的人,林婉蓉不好待慢,让人在院子西边给两位嬷嬷安排了两间房间。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林婉蓉便被院子里的争吵给吵醒了。
听她们争吵的内容,应是文嬷嬷和刘嬷嬷意欲进入她房里,而春雨和夏至拦着不让,刘嬷嬷正在喝叱。
随意披了件披风走出了房间,“春雨、夏至。”
“姑娘。”春雨和夏至转身向林婉蓉福身行礼。
“老奴见过四姑娘。”
林婉蓉侧身受了半礼,道:“两位嬷嬷不必多礼。”
刘嬷嬷上前半步,道:“姑娘,虽说老奴两人是陛下赏给姑娘的下人,但毕竟是下人,礼不可废。”
“……”得,敢情她收到两个老古板了,“是婉儿的不是,以后还得劳烦两位嬷嬷多加教导。”
“老奴奉旨而来,定当尽心教导姑娘。”刘嬷嬷看了一眼林婉蓉,道:“姑娘,虽说这里是侯府内宅,但仍是有外男出入,姑娘如此衣衫不整地出门,实在伤风败俗,不是良家妇女所为。而且,现在已然是卯正时分,姑娘居然还未起身,实在是不成体统。须知王爷每日寅正时分就已起床,身为王妃,应寅初时分便起,梳洗停当,方至床前恭请王爷起床,亲自侍侯王爷梳洗、用早膳,而后恭送王爷出府办差。”
听着刘嬷嬷滔滔不绝地对她的数落,林婉蓉挑眉,感情这是有人看她不顺眼,特地让这两个嬷嬷来削她的呢。
春雨、夏至面有怒色,若不是有林婉蓉的眼神压着,她们早就打了过去了。
刘嬷嬷顺了顺气,继续说:“送了王爷出府后,身为王妃便要接受府内各侧妃、庶妃及侍妾的请安,好好安抚众人,务必使王爷的后院和睦共处,令王爷没有后顾之忧。辰初时分,王妃便要到理事厅升座,处理王府内务。理完了府内内务,身为王妃还须巡视府内各处,杜绝府内的隐患,还要排出时间,为王爷亲手缝制衣物。晚间,在王爷回内院之前,须将侍寝的事宜安排妥当,务必要让王爷雨露均沾,以保证王府香火繁盛。”
这时,胡、丁两位嬷嬷和秋霜、秋露、冬至、冬雪几人都赶了过来,站在林婉蓉身侧。
文嬷嬷暗暗拉了拉刘嬷嬷的衣袖,上前半步道:“姑娘,现在时辰已晚,可否容老奴二人侍候姑娘梳洗。”
林婉蓉点头应允,转身进了里间。
在文嬷嬷和刘嬷嬷的侍候下,换好了衣裳。林婉蓉不得不感叹一句,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侍候人的活干得如行云流水般,没有一丝停滞,让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换好衣裳,洗漱完毕,坐到了梳妆台前,文嬷嬷拿着玉梳,为林婉蓉细细地通好了发,随即开始盘发。
“嘶!”林婉蓉被文嬷嬷的手劲弄得头皮发麻,“嬷嬷,松松挽个发就好,不必太紧。”
刘嬷嬷立刻在一边反驳,“姑娘,女子挽发须得端庄整洁,一丝不苟,方能显示女子的贞静端庄。只有那轻挑之人,方会放任发丝凌乱,借此达到其他目的。若姑娘一意如此,老奴两人实无颜再教导姑娘,只得回宫向皇上请罪。”
林婉蓉没有答话,只是透过镜子,看了文嬷嬷一眼。
秋霜等六人若不是有胡嬷嬷和丁嬷嬷两人压着,早就冲上来把刘嬷嬷和文嬷嬷赶走了。
或许是文嬷嬷知道不能把林婉蓉得罪太过,接下来的力道放轻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重,但至少在她的忍受范围内。
梳妆停当,刘嬷嬷询问早膳是否备好,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请了林婉蓉到外间用早膳。
看到桌上美味的早膳,林婉蓉方觉自己已经饥肠碌碌。虽然恨不得马上坐下大快剁儿,但是鉴于有两个牢头在,她还是克制地没有立刻上前。被刘嬷嬷逮到错处,又得训她一通,这才第一天,不能不顾皇帝的脸面,忍忍吧。
刘嬷嬷扫了一眼桌上的早膳,眼皮一翻,道:“姑娘乃未来的镇南王妃,岂可用此等粗糙的吃食,还不快着人换些精细的过来。”
秋霜上前福了一礼,问:“嬷嬷,奴婢等见识浅薄,不知嬷嬷能否列个单子,让奴婢吩咐厨房立即去做。”
“嗯。”刘嬷嬷点头同意,用了些时间,把单子列好,交给秋霜,“以后就让厨房照着单子给姑娘做早膳。”
秋霜把桌上的早膳收拾好,拿上单子即刻赶去厨房,把单子交给了厨房的管事媳妇,把刘嬷嬷的话转叙了一遍。
管事媳妇接过单子一看,为难地跟秋霜说:“秋霜姑娘,不是老奴不想给你家姑娘做,只是这上面的吃食,没有一个时辰根本做不出来,而且,这份例都超过了府里的主子合起来的份例了。”
“这……”秋霜也为难,“郑大娘,我也知道这令你难做了,只这是陛下赐下来的刘嬷嬷吩咐要做的,我也无法。而且,我们家姑娘还饿着肚子呢。”
郑大娘咬了咬牙,说:“秋霜姑娘,我现在呢就先给你把今天早上的份做了,至于以后,我还要回禀了世子夫人才行。”
“好,谢谢大娘。”秋霜笑着道谢,又塞了五钱银子给郑大娘方离开。
郑大娘安排了人手按刘嬷嬷写的单子给林婉蓉再做一次早膳,自己则拿着那张单子,到了银心院求见周氏。周氏看了郑大娘递过来的单子,挑了挑眉,把单子还给了郑大娘,说:“既是两位嬷嬷的意思,你们照做便是,我等下会吩咐下去,让帐房把四姑娘院里的例银按这个单子算给你。”
“是,世子夫人,老奴告退。”
“等等。”周氏唤住了郑大娘,“你都是经年的老人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应该很清楚,可别临老了把自己的体面给丢了。”
“谢世子夫人提醒,老奴回去了一定好好约束底下人,不会让她们传出什么话的。”
“嗯,下去吧。”
“娘,那两个宫里的嬷嬷这是什么意思?”等郑大娘退了出去,一直坐在一边的张秀霞问周氏。
“你给我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周氏含笑看着自己的小女儿。
“虽说这两个嬷嬷是陛下赏赐的,但是以陛下的风光霁月,既已下旨赐婚,必不会在这上面为难四妹妹。如此看来,就是宫里有人要教训四妹妹。”张秀霞歪头想了想,“不对,并不一定是宫里的人。”忽而又想到了什么,抬头向周氏道:“娘,那两个嬷嬷只把四妹妹的早膳单子写了出来,还未写午膳和晚膳呢,您还得派人让那两个嬷嬷快些写清楚,可不能再让四妹饿肚子了。”
“嗯。”周氏点头认同,示意身边的周嬷嬷去一趟,“好了,你都在我这赖了一早上了,还不回屋去。”
“自从有了大嫂,娘就越来越不待见女儿了。”张秀霞故作委曲地说,“怕是等二哥把二嫂也娶了回来,家中就没有我喘气的地了。”
“你这鬼丫头,从小到大,有什么不都是你独一份的,居然好意思在这里说酸话,讨打。”周氏没好气地嗔了女儿一眼。
张秀霞扑哧一笑,向周氏福身告退,带着丫环回了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