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心惊
“也是个精明的。”
皇上看着葛洪永的背影轻声道了句,这些人都是他继位后上来的人,都不是世家子弟。
葛洪永的伪装并不高明,他不过是普通人家长大的孩子,多年岁月打磨,憨厚里已带上了世故与精明,可是张才对这个人到是佩服,不装傻怎么办,难道说皇上您怕是要杀了宁国公府的人,还是说会抄了宁国公府邸,那不是当着皇上的面说皇上是个昏君吗?
何况这个葛洪永几年也到不了皇上跟前来回话,如此表现已经让人吃惊了,多少世家子弟也不见得有他表现好,毕竟皇上的威严愈重。
启德帝长出一口气,有些后怕,失去了武将的支持,怕是正中了其他人的心,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背后之人,所图一定不小的。
“主子,当初那些罪臣的子女都要细查一下了,就怕不是一个,宁国公不过是个文人,那些武将的府邸里要派暗卫梳理一下了。”
主仆两个人暗暗心惊,要真是这样,可太危险了,大齐开国的皇上,他在写给后代的手札就告诫后代,要宽和对待武将,不允许诛杀对大齐有功的武将,只是后代子孙却都忘记了。
到启德帝继位,因靠的是武将,到是很是感恩,可是真到了关键的时候,涉及了到了自己切身之痛,怕是会忘记了,三皇子要是出事了,启德帝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不放心明面上查的那些人,启德帝叫来暗卫,交代了几句,暗卫退下了,大殿内一时沉寂无声,高旷的殿内清冷起来。
在这沉默里,十多年前的事,启德帝突然想了起来,不由得问道:“张才,你还记得那年突然传出来的镇国公在边关拥兵自重的谣言吗?当时可是怎么查也没查出来是谁传出来的,还有我记得不久后,镇国公的世子就回来了,带着他们家的五郎六郎,不过是不是出过什么事?”
启德帝越是回忆越是记不起来了,只是知道动静闹得挺大的,当时他也是很生气的,不过到底是没惩治镇国公府的人,不过心里对镇国公府到底是不悦了,这些年镇国公府的荣宠已大不如从前了。
“镇国公?”
张才想了半天,也是没有什么头绪,不由得苦笑,“主子,奴才也老了,多年前的事也记不起来了。”
两个人相对摇头,启德帝却警惕起来,那批人太多,让他不能不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人在颠覆着这皇城的繁华,如果是从他继位之初呢,还是说十多年前镇国公的事就是个阴谋,毕竟当初他也是奇怪的,怎么突然就传出了镇国公府的谣言,连边关的镇国公都听闻了,最后派了世子回来。
他怕镇国公谋反,更怕的是自己去逼反他们,前者是臣子不忠,后者可是他的无义。
如果一切都是现在他所想的,那还真要小心了,可别踩进人的圈套里去,那就会离亡国不远了,镇国公家的七条虎,唯有老七被养得骄横了些,老二没练武却也不能小视。
皇上到是又犯了疑心的毛病,不过这对外面的事态到是好事,张才也就默默不语地琢磨着这件事,不过也是有几分后怕,好在是三皇子没出事,不然皇上是真的冷静不下来的。
昨日里一知道外面出事了,何淑妃哪里还稳得住,心里七上八下的,带着身边的人就去了清平殿,死去的皇后是清平候家的,皇上把自己住的宫殿改为清平殿,其中怀念的意思,谁能不明白,宫妃们自然都是不喜这里,皇上也从不招妃子们来这里。
淑妃到是顺顺当当的进去了,小太监已得了皇上的令,告诉他们淑妃来了不要拦着。
“皇上。”
淑妃一个人进去的,到了近前,叫了一声,连礼也没行。
“不要慌,不会有事的。”
皇上站在殿内,挺直了身躯,双眼威严料峭,带着透骨的冷意,犹如猛虎露出了狰狞的一面,他伸出的手,却扶上了淑妃发抖的双肩。
随后,两个人挨着坐下,双手还紧握在一起,对淑妃来说这是她唯一的孩子,对皇上来说,这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头一次两个人觉得心贴得很近,无声的殿内,却有几缕温情流淌着。
好容易盼着三皇子回宫了,皇上还好,何淑妃一看几乎要晕过去,三皇子从头到脚都是血,吓人极了。
张才想着昨日也是庆幸不已,皇上对淑妃很有些不同,如果三皇子出事,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怕是又弄得僵硬了,从前两个人感情也是好过的,淑妃进宫后,皇上很是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在没有什么心机的淑妃跟前,皇上是最乐呵的,可是随着两个皇子皇女的死亡,淑妃却是变了。
这宫内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皇上当初如果不是太子,怕是不会想当皇上的,奈何他是位太子,张才越是老了越是想这一生无趣之极,主子也好,他也好,都是无可奈何的人。
养心阁外柳美人来过后,冯昭仪没亲自过来,也派人送了吃食来,随后又陆续有人过来,小太监在外面并不敢放人进入,也不敢通报,他只留心着养心阁内的动静。
好在来的人也都知道外面的情况,并不敢难为小太监,见实在是见不着皇上也就都悄悄地退去了。
德妃的永馨宫内婆媳两个正在说话,古佩琼多数时只是听着,昨日的一番惊吓,一夜后已散去了,只是细细想总是难安与后怕。
“近段时间府内一定要安稳,不能出任何事,府内女子的来历都好好查查,天润的事,你打理的很好,成渝亲事你也多在心些,皇上怕是要封王了。”
德妃说话很慢,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好像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话多么让人心惊,好在古佩琼也不是新媳妇。
马上回道:“母妃放心,不会误了爷的大事。”
她有些不敢置信,在这个时候怎么皇上会有心思封王,不是应该查杀人事件吗?可是这么多年的经验,让古佩琼对自己这个婆婆的话却从不怀疑。
五十不到的德妃,望上去也不过像三十几岁的人,保养得很好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光泽依旧晕人,一身家常的湖水蓝色的衣服极其简单,连半点刺绣都无,一头青丝如缎,被一根白色的玉簪轻轻挽起,许多时候,古佩琼看着这样的德妃,就像是看见了平常后院的妇人。
许多年前,皇上因为淑妃儿女的死,迁怒后宫,哪怕德妃与冯昭仪还手握着宫内的内务,可不过是两个管家的,德妃已有十多年没了宠爱,可是这样一个无宠的妇人,却依旧有滋有味地生活着。
古佩琼许多时候悲哀地想,有一天自己遇到了如此的情况,是不是也能好好活着,种一地花草,植满院蔷薇。
“天润能娶了你是他的福气,只是天润的脾气还是要你多多劝诫他,我是困在这宫里,什么都帮不上你们,你们自己好自为之吧。”
最后那句里的无可奈何,听得古佩琼更添伤感,没注意一丝流光在德妃眼里划过,却被她低头的动作,掩饰了过去,“没想到寇家真出个武功高的女子,不知和她那老祖比谁更高些。”
想到自己给弟弟的信,知道宁家是没人能娶得了这个女子了,她心情有些黯然,有了这个女子,就是败了,也能保住命啊,皇家之争并不简单的是胜与败,还是生与死,她一个做母妃的,不能看着,却许多时候也只能看着,当然能帮的时候,自然也是不会手软的。
“王爷知道轻重的,母妃保重好自己,也免得王爷在外挂心,至于那个寇小姐,现在怎么也算共了患难,等一段时间,找机会宴请一下她,答谢一下这次的事,我看那个寇小姐是个很心软的人。”
封王,就是说会封太子了,终于到了最后了,古佩琼说不上什么心情,想要早早的有了结果,又怕天不遂人愿,二皇子上位对他们可不是好事。
她知道德妃的担心,努力安慰着,这些年他们的府里,女子越来越多,可没有一个女子是德妃送的,冲这点,古佩琼都很敬重自己的婆婆。
“心软吗?傻孩子,那得看对谁,薛家门前的事你忘了,真的心软,昨日里死的那些人又怎么算,都是活着的人,不是杀鸡杀狗。”
德妃可不认为寇明嫣是个心软的,那个女子在德妃看来,到是很有些铁血无情,不是那么好对付好收买的。
宫中的气氛压抑,太监宫女连走路都小心的不发出声音来,平日里皇上不是个严苛的,可是这个时候,谁都知道不能犯错。
看见人下马,寇明嫣和柳胤之停了下来,梧桐树直冲云天,到这时只觉得隐天蔽日的,有些幽暗起来。
有过一刹那的惊慌,在看见猿背蜂腰一身黑色御林军服的李云松时,寇明嫣没想到刚想明白这个人对她有杀心,就会路窄地碰见了。
柳胤之是个敏感的,寇明嫣故作的镇定,他一一看在眼里,心里不由得暗自皱眉,怎么这闺阁之中的二小姐会认识如此多的男人,这两个人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出自威宁侯府的柳胤之是认识李云松的,孩提时的记忆许多时候是最深刻的,尤其柳胤之以后的人生变了模样,旧日的事情点滴在心里回想,当初的人事在午夜梦回里,伴着孤灯冷寂,支撑着他不甘的心灵。
李云松跳下了马背,挑着眉头,看了下不远处的两个人。他做为宁国公府的世子,尤其是府里还牵涉到了昨日一场事件里,哪怕皇上在朝堂上说出的话,对宁国公府有利,可是事件的走向也不是以皇上的意志为转移的。
李云松的心情极其糟糕,带着手下的人一户户地搜查着,却没半点好的消息,如果今日没有收获,明日的朝堂上,怕是怒气会冲着宁国公府而来。
皇上并没撤了围着宁国公府的兵,他也不好回去,最担心的是祖父知道了,想到祖父的身体,他的眉头一直没解开,始终皱着。
得了寿平侯卒的消息,这里怎么也要来祭拜一番,他并不敢在这时特意过来,可是顺路却能过来,都是勋贵之家,平日里也是交好的人家,在这时刻最好能守望相助,得几分助力那就更好了。
朝堂之上口舌如刀,宁国公府在祖父那时是最辉煌的,可是近十年来却是已曾颓败之势,皇上年纪越老疑心越重,这次就怕的是皇上的疑心又起,说起来庆幸的是现在的宁国公是个文人,不是武将,没有兵权。
可是没有兵权是好事也是坏事,皇上想动就能动,没有什么顾忌,如果是镇国公府,皇上想动也是要思虑一番的。
想到失去的兵权,李云松一阵叹气,却无可奈何。
寿平侯世子孙銘作为兵部主事的,也许说不上话,何况这时有孝要守,更是不可能了,可是他们宁国公府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坦坦荡荡的,如果这个时候,畏畏缩缩的,看在外人眼里,没罪也有罪了。
正是种种考虑,他亲自过来一趟,许多人的反应也在预料之中,不过皇上到现在还让他执掌御林军,有心思的人也要考虑了下,是不是真的要取而代之了,如果他们宁国公府连这个位置都失去,那就真的糟糕了。
再入皇上的眼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也许要等到下个皇上了。
出了寿平侯府,李云松面色就变了,他想去岳丈府里说几句话,打马行了一半路,却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人,到是意外之喜。
“二小姐又见面了,真是荣幸之极了。”
明明打算好好说话的,只是想到府内的情况,自己判断的失误,都是从眼前这个人发现锦绣衣坊开始,不免有些迁怒。
这世家的公子,自有一番高贵在上的气势,不怒时已带威严,此刻眼带刀光,微微皱起的眉,更是带着凌冽。
听着李云松冷冰冰的口气,寇明嫣深吸口气,知道必有事发生了,抬眼往上看了看,淡色的一轮月已挂在天空上,夕阳却应还在天边,绮色的余霞布满半边的天空。
她此刻身边的人,一个带着阴柔的美,一个带着阳刚的美,如此的互相辉映着,看得人真是心里舒爽。
这古代的豪门里出的都是俊男美女,尤其男子一般都随的是母亲,那个大户里挑媳妇说是看德,可是美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故所生的孩子是一代比一代的美貌,那些庶子就更是美得令人惊心动魄了。